那一夜,李长贵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如麻。他想起和妻子一起在田间劳作的场景,汗水湿透了衣衫,两人却相互扶持,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想起孩子成长的每个瞬间,那些平凡而又珍贵的回忆。又想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课堂上渴望知识的眼神,还有同事们信任的目光,在困难时刻大家相互鼓励、携手前行。他的内心痛苦挣扎,一边是血浓于水的家人,一边是无比热爱的教育事业,到底该如何抉择?这个问题如同一把沉重的枷锁,紧紧束缚着他的灵魂。
就在李长贵陷入两难之际,刘力力从南方打工回家。刘力力是肖敏的舅舅,路过学校时,正好是午饭时间。他好奇地走进学校食堂,眼前的景象让他大为震惊。食堂里,老师们正吃着清水煮豆腐,饭菜简单得近乎寒酸。在南方见识过繁华与美食的他,深深感受到老师们生活的艰辛。
刘力力想起自己上学时的老师段俊豪,那时段老师对他关怀备至,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了他很多帮助。有一次,刘力力在学校生病,段老师不仅带他去看病,还悉心照顾他,让他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如今看到老师们如此艰苦,他的心中一阵酸楚。于是,他决定把准备给父母的钱拿出一部分,借给学校改善老师生活,另一部分资助段俊豪老师。
他找到李长贵,诚恳地说:“李校长,我知道老师们不容易,这点钱您拿去,给大家改善改善生活,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段老师对我有恩,我不能看着他受苦。”李长贵看着这个朴实的年轻人,心中满是感动,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刘力力,你的这份心意我们都领了。老师们一定会更加努力教学,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这件事给了李长贵很大触动,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不能因为家庭困难就放弃帮助同事和坚守教育事业。于是,他开始四处奔走,向公社领导反映情况,详细说明老师们面临的困境,争取更多支持。为了引起公社领导的重视,他准备了详实的资料,将老师们的生活状况、教学成果以及面临的困难一一罗列。在与公社领导沟通时,他言辞恳切,声情并茂,希望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他还组织老师们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种植蔬菜、养殖家禽,增加收入。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老师们遇到了不少困难,缺乏种植经验,蔬菜时常生病。李长贵便四处请教有经验的农民,学习种植技巧,还购买了相关书籍,与老师们一起研究。养殖家禽时,资金短缺,李长贵便带头拿出自己的积蓄,还发动老师们筹集资金。
在这个过程中,妻子看到了李长贵的坚持和努力,逐渐理解了他的苦衷。她开始主动承担起家里的重担,精心照顾生病的父亲和孩子,还鼓励李长贵要坚持下去。妻子的转变,让李长贵无比欣慰,也有了更多动力去解决问题。
尽管困难重重,李长贵和老师们始终没有放弃。他们相信,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度过难关。在他们的坚守下,石山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稳定开展,孩子们依旧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遨游。而李长贵也在不断努力和探索中,寻找着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他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着,激励着更多人坚守初心,为教育事业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