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梁祝之回归 > 第42章 42今生-暗流无声处

第42章 42今生-暗流无声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青州城的日头如常升起,街边早点摊的蒸笼腾起白雾,挑夫的扁担吱呀作响。没人察觉,北景王府朱漆大门后,马文才与桓秋这对夫妻之间,一场不见血的较量正在悄然展开。

无论马文才的态度如何,桓秋都需要整顿后宅,管理王府内外产业,管理嫁妆产业,管理自身商路,努力兼顾北地百姓。

这日,桓秋晨起时,铜镜映出她眼下淡淡的青影。没了王府男主人的支持,甚至隐隐有掠夺之意时,总是要花费更多的心思。

昨夜,丫鬟夏眠捧着新裁的账本进来,压低声音:“王妃,城西布庄新换的掌柜,是陈参军的远房表亲。”她指尖划过账簿上突兀的进项记录,墨迹未干的数字在烛光下泛着冷意。

远远的传来秋香院顾瑶娇笑的声音,混着丝竹声飘进窗棂,她握笔的手顿了顿,继续批注下月的采买清单——这场博弈,她要从最细微处开始布局。马文才太看重氏族和军队了,烛光中,桓秋提笔写下:覆舟水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

而马文才接受各方投靠势力,管理军队,派人打仗,还要收拢更多的产业到自己名下,同时还很有危机感想防备桓秋。

同一时辰,马文才在书房展开军事舆图。陈参军递上密报,字迹被汗水洇得发皱:“王妃名下的漕运船只,近日多走隐秘水道。”他用朱砂笔重重圈住扬州港,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桓”字标记的田庄上。“传令下去,各关卡严查私盐。”他将密报塞进暗格,“顺便查查,哪些商户突然与王府走得近。”

外人眼中,王府依旧维持着体面。经过王玉珩在青明寺那件事之后,每月初一,桓秋都会带着妾室们在佛堂诵经。顾瑶穿着马文才新赏的织金襦裙,腕上赤金镯子撞出清脆声响。桓秋数着佛珠,余光瞥见陈漱玉偷偷往袖中塞了张字条。

三日后,她在王府库房查验时,发现本该运往流民安置点的二十石粮食不翼而飞。 “王妃明察,是管库房的老周监守自盗!”陈漱玉跪在地上,眼泪涟涟。桓秋翻着老周的供状,墨迹在“陈姨娘授意”几字上晕开,叹了口气,“待明日族中大会之后,将陈姨娘送入家庙修行。”

“我要见王爷,让我见王爷!”陈漱玉听了这话,大惊失色,没了先前那股子惹人怜爱的梨花带雨,“这都是王爷同意了的。”

“那你便看,王爷认不认吧。”

第二日家宴,她当着族老的面,将账本、密信与证人证言一一陈列。马文才捏着酒杯的指节发白,最终只是淡淡道:“既然查明了,按规矩办吧。” 这场风波看似平息,实则暗流更涌。第一轮,王府的规矩胜了,而桓秋在规矩之上。

戌时三刻,青州城西桓氏粮行的算盘珠子声戛然而止。

桓秋端坐在账房太师椅上,看着新刻的朱砂印鉴在烛火下泛着暗红光泽,对掌柜周明远说道:"从今日起,所有粮车出城,必须见我印信与账册核对无误方可放行。若有人持王爷令牌来取粮......"她顿了顿,"便说王妃有令,需先查验文书。"

周明远额头沁出细汗,双手接过印鉴匣:"小人明白。只是前日陈参军府上来人,说要调拨二十石军粮......"

"按规矩办。"桓秋将茶盏重重搁在桌上,茶汤溅出些许,"记住,粮行姓桓。"

与此同时,王府书房内,马文才听着陈参军的汇报,手中狼毫在纸上划出凌厉的墨痕:"她倒是反应快。"他将密报推给心腹管家王德,"明日去知会税课司,就说为平抑粮价,需对粮行加征三成税赋。另外,传令各营将领,即日起军饷支取改由王府账房统一发放。"

王德拱手道:"王爷,如此一来......"

"如此一来,"马文才冷笑一声,"她就该知道,青州的地,姓马。"

三日后,城门税卡前,桓氏粮行的车队被拦了下来。税吏举着新颁的告示:"奉王爷令,粮行货物出城需额外缴纳税银。"

押车的管事从怀中掏出印鉴和账册:"我等俱是按王妃新定章程行事,这是查验文书。"

消息传回王府,桓秋正在教禹宁识字。听到禀报,她看着儿子稚嫩的字迹,轻声对夏眠说:"备车,我要去见几位乡绅。" 当夜,青州城最有名的醉仙楼被包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