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过程中,桓秋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一些流民因为长期的苦难生活,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不愿意配合。桓秋也耐心与他们沟通,鼓励他们重新振作起来。
渐渐地,流民们被桓秋的行动所打动,开始积极地配合她的工作。安置点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流民们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随着流民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桓秋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她的善举,纷纷称赞她是一位贤德的王妃。
一些有志之士也慕名而来,愿意加入她的队伍,为了百姓的福祉而努力。桓秋的势力逐渐壮大,她开始有了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论什么时候,什么时代,什么世道,心怀天下大爱的人,都不曾少过。
然而,桓秋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知道,要想真正改变百姓的生活,还需要做很多事情。她开始关注教育问题,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
她在安置点设立了一处学馆,聘请了一些先生来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她还鼓励流民们送自己的孩子去学馆学习,告诉他们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孩子们是我们的未来,我们一定要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桓秋看着学馆里的孩子们,充满希望地说,“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这些孩子一定能够成为有用之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发展教育的同时,桓秋也没有忘记后宅的事务。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妾室的管理。她制定了严格的规矩,对那些违反规矩的妾室进行严厉的惩罚。
在处理流民问题上,桓秋和马文才的冲突逐渐显现。桓秋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家族的支持,开始积极筹备流民的安置工作。她动用了自己的私房钱,还通过家族的商路筹集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她亲自去城外的流民安置点查看情况,组织人手搭建帐篷,安排食物和水,甚至还请来了医生为流民们治病。
桓秋试图过去改善与马文才的关系。为了百姓的未来,她能忍。马文才的支持对于她的事业非常重要。
“文才哥哥,我知道我的行为可能给你带来了一些困扰,但我真的是为了百姓着想。”桓秋真诚地说,“我希望你能够支持我。“
“秋儿,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马文才坐在床边,轻轻握住桓秋的手,“但你也知道,我需要各方的支持。王家的势力对我们很重要,顾瑶的事,我也是没办法。”
桓秋没有抬头,声音冷淡而平静:“我知道你有你的考虑,但百姓的事也很重要。流民们无家可归,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而不是空洞的承诺。”
马文才皱了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秋儿,你总是这么理想主义。我知道你心系百姓,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需要的是稳定的支持,而不是四处树敌。”
桓秋抬起头,“文才哥哥,我明白你的想法,但百姓的疾苦不能等。我们既然有资源,就应该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你看看那些流民,他们连饭都吃不饱,我们却在这里争论不休。”
马文才沉默了一会儿,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秋儿,我不是不想帮你,但你这样做,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那些世家大族,他们不会轻易答应的。你这样做,只会让我们陷入更大的困境。”
桓秋冷笑了一声:“那又怎样?难道我们就因为害怕麻烦,就放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吗?我手上有商路,有家族的支持,我可以调动这些资源。你不是也说过,我们需要各方的支持吗?那为什么不从真正需要帮助的地方入手呢?”
马文才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显然没有料到桓秋会这样直接地反驳他。他沉默了一会儿,终于说道:“秋儿,我知道你有你的想法,但你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就破坏了现有的平衡。”
桓秋摇了摇头:“这不是冲动,这是责任。我作为北景王妃,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还要看到百姓的疾苦。如果你不愿意支持我,那我就用自己的方式去做。”
马文才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显然被桓秋的话刺痛了。他沉默了一会儿,终于说道:“秋儿,你真的决定了?”
马文才觉得桓秋的行为过于激进,可能会触动世家大族的利益,进而影响到他在北景的地位。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控制局面,甚至暗中派人去劝说桓秋的父亲,希望他能出面阻止桓秋的行为。
桓秋的父亲桓泽是个精明的氏族领袖,他知道桓秋的行为虽然可能会带来一些短期的麻烦,但从长远来看,却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他决定支持桓秋,但同时也提醒她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过于激进。
在桓泽的支持下,桓秋的流民安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她不仅解决了流民的温饱问题,还开始组织他们进行生产活动,教他们种植粮食、养殖家畜,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她还利用家族的商路,帮助流民们销售农产品,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马文才也在暗中寻找机会,试图通过其他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开始更加注重对下属的赏赐和提拔,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赢得他们的支持。他还加强了对北景王府的控制,试图将桓秋的影响力限制在后宅之内。
然而,桓秋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资源,继续推进自己的计划。她不仅在流民安置点设立了学馆,还通过家族的影响力,邀请了一些有识之士来教导流民的孩子读书识字。她相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桓秋的努力逐渐得到了回报。流民们的生活逐渐改善,他们的脸上也开始露出久违的笑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桓秋,她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而在不能让外人知道北景王夫妻不和的前提下,马文才虽然在表面上仍然保持着对桓秋的支持,但他却莫名感到不安。
他开始意识到,桓秋的行为虽然可能会给他带来一些短期的麻烦,但从长远来看,却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而这种支持,正是他登基之后所需要的,现在却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