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钱毅要留他们在自家里住,说客房一直空着呢,简单打扫收拾一下就能住。
于凤华推辞说今天夜里就要去周家探看,而且涉及官府,怕给他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何钱毅没有强留,把他们送到了门口。
走出何家巷子,郁善洲揽住万俟旻,把胳膊耷拉在他的肩膀上,笑道:
“小旻儿,你觉得这何大人有没有什么古怪之处?”
万俟旻不假思索道:
“何钱毅自恃甚高。他说自己读圣贤书,通识礼节,却一开始便忽视了师父,还追问大师兄的婚娶与年岁。他嘴上尊我们为仙人,却又要给大师兄和自己的女儿拉郎配。而且他只是一个秀才,却用一千两请修士,如此露财,怕是已经惹来了是非。”
“嗯,分析的不错。而且,他院子西边那个屋子,门朝东北,鬼门大开,黑气萦绕,血光忽闪,应该是出过命案的。是吧,师父?”
于凤华轻轻点头表示同意,却没有说什么。
而那个给他们指路、自名黄半仙的算命先生已经收摊了。
他们在镇子里逛游找客栈,却在于凤华的带领下进了一个卖糕点的铺子。
那铺子版面装饰古色古香,进门一股甜腻香气扑鼻而入。
明亮干净的架盘子上盛放着各式各样的精致花式点心,每种点心旁放着一块木牌子,上面用朱笔标着点心的名字以及价格。
一眼望过去,有云豆卷、豆面糕、姜丝排叉、麒麟酥、鸳鸯酥卷等等,色香形俱全,足以叫人眼花缭乱,唾涎横流。
于凤华在牌子上写着荷花酥的点心盘前站住,认真端详。
一个店家走过来,谄媚地笑道:
“大爷,那边有样品,您要是不放心,可以尝尝,绝对的正宗味道。”
于凤华轻笑:
“我看着颜色品相,确实与之前在钱塘吃的一样,不必尝了,给我包上两份。”
“得嘞”
那店家喜笑颜开,麻溜地从旁边的柜台下抽出专门包装点心用的淡黄色油纸,抄起木夹子就要打包。
“要一份就可以了,我不吃。”
郁善洲远远地站在门口,这句话明显是说给于凤华的。
那店家已经打包好了一份,听到这话,便住了手,抬头看着于凤华。
于凤华也满脸的疑惑,不解道:
“哎?为什么呀?你小时候不是最爱吃这个吗?每到一个镇子都要拉着我去糕点铺逛逛......善洲......”
郁善洲不等他说完,转身走出了糕点铺。
于凤华面露尴尬,轻轻叹气:
“小哥,没事,你继续装吧,还是两份。”
那店家一份了然写在脸上,笑劝:
“大老爷,这半大的孩子都这样,你不用太忧心,过了这阵子就好了,我儿子之前也这样,现在可是乖巧孝顺极了。”
于凤华把一袋糕点塞给万俟旻,自己拎着一袋子,他的神色依旧有些失落,就要走出铺子时,万俟旻拽了拽他的袖子。
“怎么了?”
“师父,您看看来铺子里的都是些什么人?”
听了这话,于凤华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还是照做了。
环顾四周,看到的都是些妇女牵着半大的孩子站在点心架旁挑选。
那些孩子都是些和万俟旻差不多大的年岁,脸上兴奋,嘴角垂涎。
他又低头去看万俟旻。万俟旻虽然外表上只是八、九岁儿童模样,但实际上至少已经活了二十年了,他的神情是普通儿童不可能有的严肃与深沉。
“......原来是为师老糊涂了,善洲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他浅笑,继而叹了一口气,开始絮叨:
“善洲小时候性子就别扭,喜欢什么,想要什么都不亲自开口,非得要人去猜。那时我第一次带他去糕点铺,他在荷花酥前站了许久,我问他要不要吃,他不吭声。我自己是不爱吃这些东西的,怕买了浪费,就作罢了。我们离开镇子没走多久,他就不肯走了。我问他怎么了,他委屈巴巴地说自己饿了,要吃点心。我就又折回镇子去给他买,也不问他吃什么,各色点心几乎都买了一份。结果他只吃荷花酥,剩下的都是我吃的,腻得我一闻到糕点味就想吐。这之后,给他买什么,我都不问了,就看他的脸色,他盯着什么看了一会,我就给他买,他说不用买,也要买下来,省的走远了又闹腾着想要。”
于凤华说到这,感慨道:
“那段时间,我总是想,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闹心的东西,又当爹又当娘的,真是上辈子造了孽,欠了他的债了。”
万俟旻安静听着,他的心情很奇怪。
有点想笑,似乎看到了缩小版的大师兄在于凤华面前撇着嘴撒娇的模样,那时候的他一定要比现在总是在自己面前死皮赖脸的样子可爱。
但又有点心酸,他见到的郁善洲,在怼于凤华,挖苦耿星河时,总是面带着再明显不过的讽笑,语气轻蔑,言语刻薄直白,怎么还会有这么拧巴别扭的时候呢?
似乎是现在的他更自由快活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