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掌中看 > 第65章 第六十四章

第65章 第六十四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越往楚州城内走,雨势就越大,天像被捅了好几个硕大的窟窿,雨水哗啦啦地往马车篷上浇,姜见黎坐在车内听着外头的雨声,有好几下声音听上去都像天在往下砸刀子,让人忍不住怀疑车篷会被捅穿。

“楚州的雨比下官预想的要大得多。”傅缙一脸担忧地望向姜见黎,姜见黎的面色并未比他好上多少,正敛眸沉思着什么。

稍稍一想,傅缙就明白了。

“这么大的雨,也不知道城中情形如何。”外头乌云滚滚,没有日光,马车里头也昏暗得紧,傅缙盯着车窗,却什么都看不见,“希望城中粮仓尚能保全。”

姜见黎目光锐利地看了过来,傅缙所言正戳中她最为担心之处。

江南地区最大的转运仓,隆化仓,就在楚州。

“太仓令接管太仓也有一段时日了,不知有没有收到地方呈上的奏疏,其中可有提到隆化仓?”

大晋粮仓分为三种,一种叫做太仓,太仓设于战略要地,其中存粮皆为军粮,非军用不得出粮,第二种叫做义仓,义仓大小等级不一,大到郡州,小到县城,都会有义仓,义仓统归户部辖制,实际事务归地方管理,发生天灾人祸之时,各地依照所需从义仓调拨粮食进行赈灾,还有一种粮仓叫做转运仓,转运仓既做军用,也做民用,当大战一起,或地方发生大灾大祸,太仓与义仓的存粮难以应对之时,便会起用转运仓的粮食,转运仓多设于江河湖海等水运发达之地,便于起用之时其中粮食可由水路运往所需之地。

转运仓也归司农寺太仓署管理,但太仓署并无起用转运仓之权,若要从转运仓出粮,必得由天子亲自下诏。【1】

姜见黎口中的隆化仓建于承临五年,是长江南岸最大的一座转运仓,之前南方诸郡遭遇雪灾,各地义仓存粮不够之时,萧贞观就在萧九瑜的提议下,从隆化仓调拨了五万石存粮运往各地,缓解灾情,此次姜见黎听从萧九瑜之言,从楚州登岸,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隆化仓在此。

民以食为天,楚州既有江南最大的转运仓,转运仓中存粮无数,若是隆化仓情形尚可,那么于稳住江南灾情将极为有利。

只是眼下这样的雨势,让姜见黎不得不做起最坏的打算。

“也许是下官多虑。”傅缙的安慰苍白无力,姜见黎需要的也不是避重就轻的安慰之言,她需要知道隆化仓实际的情形。

“姜主簿想了解隆化仓,下官陪同您一道去瞧瞧就是了。”

姜见黎沉默不语。

她担心事情不会这么简单,隆化仓是他们想看,就能看得彻底的吗?

愁眉不展之际,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孟识的声音再度从马车外传来,听上去惭愧又焦急,“姜特使,前面有一座石桥被连日的暴雨压垮了,这条路行不通,我们怕是等往回走,从另一条路前往道府。”

姜见黎倾身上前打开了车窗,从马车中探出半个身子向前方望去,雨势太大,视线模糊,隐隐约约地,她只能瞧见不远处有许多短曳打扮的人在往一处抗沙袋。

孟识被姜见黎的动作一惊,急忙拍马上前劝道,“特使,雨太大了,您还是赶紧回马车躲一躲吧。”

又继续看了两眼,姜见黎才缩回马车之中。

不过一会儿,她半个身子就被风雨淋湿了,傅缙秉持非礼勿视的君子之道,撇过头去。

马车缓缓后退,过了大约一炷香才有了继续前行的架势。

江南道府衙坐落在楚州第二大街治平街北侧,治平街地势稍高,积水比楚州其他低洼地好些,但仍有半条街被淹没在雨水里。

马车在治平街艰难跋涉了将近三刻,才走到府衙正门前。

正门檐下,上至江南道下至楚州的大小官吏已在此等候了半个时辰,这样的天被江南道行军总管强行征召前来迎接京中来的特使,其中有些人已经等得面露不耐,都暗道这位特使不过区区七品,却摆了一副好大的架子,但无论心中如何做想,都不敢当着仇总管的面抱怨。

不知是谁打头说了声,“来了来了,”已经有些懈怠的官吏立刻端正了姿态,恭恭敬敬地低头肃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