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说,士农工商,将商人排在最后,还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利益的诱惑下,这些商人不仅交易货物,还提供大明王朝内部的情报。
这些晋商的生意其实也离不开大明,这些人最开始是负责给大明边军运送物资和军械的商人,相当于明朝政府默许的军火商。但是在他们发家之后,却并没有安分守己,毕竟明军的装备更新慢,经常拖欠货款,价格还很低。而后金给出的货物价格乃是明朝边军的数倍,还是真金白银,如此大的差距,晋商们很难不为所动。
他们从全国各地购买物资,以给边军做生意为幌子,然后从山西口岸北上,经蒙古绕道张家口,在蒙古控制的张家口与远道而来的女真人做生意。凡是明朝禁运的物资,都是他们谋取重利的工具。满清从山西商人手中购买了弥足珍贵的铁器、军火和军工产品,还有就是粮草,也就是说,正是晋商解了后金的燃眉之急,而且还因此大发了一笔战争横财,同时也将大明王朝推向了深渊。
后金在入关夺取天下、建立大清王朝之后,并没有忘记这帮投机的商人。在摄政王多尔衮的主持下,大清皇帝顺治帝在紫禁城设宴款待了八位做出巨大贡献的晋商,给予他们皇商的身份,并且将张家口一半以上的店铺都赐给了晋商,这些店铺和包头的店铺一起,成为了晋商立足蒙古、远结沙俄的重要支点。
至此,以范永斗为代表的范家辉煌了近两百年的历史,晋商也正因此成为满清天下商帮之首。【1】
清朝中后期,著名的晋商八大家,乔、常、曹、侯、渠、亢、范、孔曾显赫一时,仅把这几家掌握的部分财富加起来,就可以远超一亿两白银。
虽然现在的晋商远不如清朝时期的晋商,但是为了情报、军火、粮草等不外泄,胤礽还是决定:抓了这群眼里只有钱的王八蛋,剐了他们,看谁还敢跟建奴做生意!
想到明朝官商勾结一事,胤礽又传来王安,令他去查:官员之中有谁收了晋商的银子,趁他还没发火,赶紧自首,还能得个从轻发落,不然等他查出来,没他们好果子吃!
王安连忙去传旨。
结果也显而易见,没人站出来,甚至还有人走动起来,为被抓的晋商说情,说他们不过是做了点生意,就这么全家抓起来,是否太严苛了。
这下都不用胤礽说,王安就已经命手下番子去查这人的家底,而注意到王安什么眼神的朝臣,也自动地疏远了此人。
王安:“呵!什么时候了,还在说这些话!没看首辅都进了诏狱嘛!你连进诏狱的资格都没有,说不定得去陪那群晋商!”
他天天侍奉在皇爷身边,怎么不知道皇爷的心思,他对叛国投敌之人恨之入骨啊,早早就确定了通敌的晋商是什么待遇——凌迟!
瞧瞧客氏的对食吧,本来可以网开一面的,但是因为李进忠(即后来的魏忠贤)与郑氏勾结,皇爷都没管乳母的求情,直接杀了那个李进忠。
这居然还有不长眼的,为晋商说话!
到底是怎么考上科举的呢?王厂公百思不得其解。
但这并不妨碍他命令手下番子严查,就查这些给晋商说情的,王安也知道,这些人就没有干净的!
胤礽则是又拿出了自己的小本本,上面写满了自己要做的事,但他总觉得自己忘了什么。除了宗室、江南赋税、隐地以外,还有其他的能搞到钱的来源,他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
他想了两三天也没想起来,总觉得那个答案就在嘴边,但是总也说不出来。
直到群臣求见,商讨如何晋商一事。晋商家里的成年男子,已经预订凌迟了,通敌卖国,里通外国,这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辩无可辩。再说了,自萨尔浒之战后,大明也需要处理一些人给外面看。
如今,这批晋商送上门,正好用他们来告诉百姓:萨尔浒之战残暴,不是大由于明军事衰弱,而是这群商人出卖情报,我们很被动。
剐了他们,也正好震慑其他蠢蠢欲动的人,别以为朝廷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处置晋商家的女子、未成年的孩童,以及拿了晋商银钱、被抓起来的朝臣。
有人提议:网开一面,女眷充入教坊,孩童没为官奴。至于那些朝臣,就处以流放。
有人反对,认为对出卖情报的朝臣处罚太轻,提议主犯斩首,家眷或流放,或没入宫中。
好在他们也都清楚了新帝的脾气,没人说赦免他们。朝堂诸公也明白,如果抛出一些人能平息新帝怒火,那他们愿意把那些人当弃子。
拿大明军事情报换银子,朝堂大佬是不会这么做的,大佬自有别的干净的生财路子。
吵吵嚷嚷了一下午,最终结论就是:
至于对那些敢伸手的朝臣,胤礽的态度十分坚决:满门抄斩!
君臣拉锯战了几次,最终群臣妥协。
而被抓的晋商中,主犯凌迟,年满十六岁及以上男子斩首,成年女眷,以及未满十六岁的,流放到辽东前线去。
孙如游忍不住撇撇嘴,感叹新君年纪虽小,心却挺狠。晋商家里的妇人少爷小姐平日里也都是锦衣玉食,一下子被抓,还被流放到辽东,那边的百姓和军队知道这批流放犯是什么身份,还不得把他们给撕了?
皇上本来就没想让他们活着,可能只是之前因李选侍、福王、郑贵妃之事与群臣多番争执,如今在晋商问题上小小退了一步。
只是个态度问题,内里还是那个狠辣的陛下。
行吧,乱世用重典。无论是卖国的晋商,还是出卖情报的朝臣,都是杀鸡儆猴的那只鸡,用以警告其他人:别在这个时候生事,别在对敌的问题上生事。
不过,面对有些独断专行的少年新君,群臣到底是联合起来,让他知道世事险恶了。
有人提出:光宗的陵寝该怎么办?
胤礽:“……用景泰皇帝未用上的那个皇陵吧!”
光宗继位才一个月,来不及给自己修陵寝,现在大明财政紧张,也无法大兴土木,所以就按历史上的做法,把景泰帝给自己修的、后来被朱祁镇给废掉的陵寝修整修整,作为光宗的万年吉地吧!
这个提议群臣通过,很快,他们又提到神宗与光宗的丧葬费用。
胤礽:没钱!
群臣也知道福王府的钱财不能动,他们只是想让新君知道知道难处,别成天只顾着杀人。
到哪里去弄一大笔钱呢?
想动宗亲也不能是现在,江南那片地得慎重,要不然就又是虎头蛇尾……
晚上,他去东李那里找朱由检,看到他那里的饭菜,福灵心至:光禄寺啊!
名副其实的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