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综]废太子穿越记 > 第380章 大明风华(六)

第380章 大明风华(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登基之路,并不顺利。

张太后还没有走出丧子的痛苦,什么也不想管,整日在宫内流泪痛哭,根本就不可能下懿旨,让胤礽登基。胤礽见指望不上她,就直接去找金英和兴安,两人见状又找来徐滨,找了三杨,由他们直接提请太子登基。

还不容易走完了三请三让的流程,胤礽登基那天,朱祁镇又出了幺蛾子——原本他是不会走的,可是就像原剧中那样,登基那天,他忽然就站了起来,还在登基大典上啊啊啊一阵乱喊。

这回也一样,不同的是,在他站起来开始在登基大典乱跑的时候,金英手下的小黄门就眼疾手快,捂着他的嘴把他抱了出去,主打一个不能误了登基吉时。

胤礽很是满意地看了金英一眼。朝臣都说这些宦官阴柔狡诈,但比起心思不明的朝臣,这些宦官才是陪着皇帝更久的人,也是皇帝更为信任的人。

群臣们在三杨的压制下也不敢有意见,谁都知道大位已定,大皇子会不会跑、会不会说话都影响不了什么,先帝把心肝孙皇后废掉,复立胡皇后,可不就是为了给新帝名正言顺的嫡长子身份嘛!

孙太妃比较有意见,说朱祁镇是新帝的哥哥,理应出现在登基大典上,他会说会跑了,这不是好事嘛!

金英历经几朝,是掌印太监,还被宣德帝看重,强将手下无弱兵,能被他选中,在登基大典上露脸的小黄门自然也不是个善茬儿,这小黄门脸上带着恭敬的笑,言语却不怎么让孙太妃舒服:

“大皇子会说话能站起来了,这自然是好事,但是也得分场合啊!如今老皇爷去了,皇爷正在举行登基大典。这登基大典何等隆重,满朝文武、藩国使臣都在看着,登基的时辰都是算了又算,旺大明国运的!若是为大皇子一人耽误皇爷登基吉时,扰了大明国运,这可怎么是好?所以,掌印命奴婢送大皇子回来,先让太妃您高兴一下。”

主打一个你自己为你儿子高兴吧,我们有正事忙着。

孙若微被气得又摆出了厌世脸。

小黄门不在意,微笑着躬身行礼,离开了。掌印说了,今天是好日子,谁也不许哭丧着脸。

不过,他也确实说对了一点,儿子能跑能说话,孙若微的确高兴,高兴得直掉泪那种。然而,她再一听奉天殿传来的礼乐声,就满心悲戚了,抱着朱祁镇说道:“儿啊,你要是早点说话,咱们娘俩儿就不用落到这步田地了!”

登基过后,胤礽自然也就得知了全部,孙若微的那句话什么意思他自然清楚,感觉孙若微就和如懿差不多,表面上不在意什么位分,其实内心里最在乎的就是她。

当初,太孙是心悦她的。但是在朱棣的干预下,朱瞻基选了她妹妹做太孙妃,后来她只是贵妃,而妹妹却是皇后,她不是不在意的,只是她的人设就这样,在人前必须得说一句“对皇后之位没有想法”,她不慕名利如何如何,实际上就是等着别人把东西捧给她。

胤礽哪有心思去理会那娘俩儿,让宫里好好养着就是了。

鬼差好奇地问:“如果你到来的时候,朱祁镇已经被册封为太子了,你该怎么办?”

胤礽想了一下,“那就该让宣德帝知道一下,他心爱的女人给他生的宝贝儿子都干了什么,也不用看历史上的,就看这个剧里的。”

三大营精锐二十多万人,半朝的文武重臣和勋贵,他还厚颜无耻地叫门,和也先的妹妹生孩子,回来后发动夺门之变,杀了他朱家三代都宝贝的于谦,明朝重臣出现两次断层,文官集团的势力空前膨胀,导致后面的皇帝不得不重用宦官来压制文官……

你猜,朱瞻基看见这些,他会不会马上劈了朱祁镇这个王八羔子?

或者你猜,发生了这样的事,他还想让朱祁镇登基,他前面那几个皇帝会不会在地下等着劈了他?

& & & & &

杨士奇冒着雨走进了乾清宫偏殿,小黄门连忙帮他整理衣服,风急雨急,浇了一身雨水,可不能就这样去见皇帝。弄不好,还会被言官弹劾一个御前失仪。

杨士奇收拾着,有小黄门奉上姜汤、毛巾,说这是皇帝命他准备的,杨士奇听了心里暖融融的,连忙接过。

杨士奇作为首辅,先帝在的时候就教导太子,新帝登基他也依然在教皇帝,时间虽不长,但他也能看出来,他原本心里存着的那些想法是不成了,他根本就影响不了小皇帝一点。皇帝虽小,但并不是听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性子。

有一回,他曾经对小皇帝说起明君之道,说起唐太宗善于纳谏,又说起宋仁宗仁善。

怎么形容皇帝当时的神情呢?

杨士奇觉得,那就像一头小老虎,遇到了心仪的猎物,有点兴致,于是懒洋洋地起身,却又发现,自己与猎物之间相差甚远,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拿下这猎物,于是又俯下身子,接着闭目养神——并不是说它放弃了这个猎物,而是它在等自己长大,有了足够的力气,将那猎物一举拿下。

杨士奇也是从那天起,心中有了一个念头:这个皇帝虽然小,但他绝不是能受他影响而成为文官集团所希望的那种皇帝。

更何况他身边还有金英、兰英、徐滨等厂卫,以及以张辅为首的勋贵。

意识到这点的杨士奇,也把自己的小心思收了起来,尽心尽职地辅佐幼主,以后也好得个好一些的谥号。

杨士奇迈着四方步走进偏殿,一进来就看到小皇帝正在看舆图,而一旁的掌印太监金英正指着一处,为小皇帝讲些什么,杨士奇仔细一看,发现是蒙古瓦剌部。

金英已经讲到宣德八年,瓦剌部顺宁王脱欢立脱脱不花为大汗,并将自己的女儿嫁与脱脱不花,自己以太师的身份把持朝政,并以脱脱不花的名义安乐王、贤义王及和宁王所部,并联姻忠顺王,目前频繁骚扰我朝边界。【1】

趁着空隙,杨士奇连忙行礼,小皇帝随意摆摆手,命平身,然后问他,边防之事当如何。

杨士奇斟酌一下,见小皇帝明显不悦的样子,便知他对瓦剌骚扰明朝边界极为不满。

说实话,杨士奇也很不满。

当初太/宗五征蒙古,打得欢脱的父亲马哈木亲自来贡马谢罪,太/宗还特封马哈木为顺宁王。

欢脱继承了大明封给他父亲的王位,也应该忠诚于大明——不然,你大可自立为王,继承顺宁王的王位干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