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浮生 > 第23章 第 23 章

第23章 第 2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老师很是有点激动,站在讲台上不住地默默点头。

凌波和张宇相互看了一眼,他俩心里有着更多的不安和难舍。原先说好的一起报考厦门大学,但这些天张宇发现,只要一提到这个话题,凌波总是有意回避,或者岔开话题。自从凌凯峰去世后,凌波一直闷闷不乐,从来没有开口笑过,这让张宇尤为担心。

“晚饭去我家吃吧?”张宇试探性地问,虽然他知道凌波心里惦记着他妈妈。

“我妈一人在家不行。”果然,凌波如他料想般的回答了。

“张姨在家吧?”

“在。”

“那就让张姨陪妈妈,你今晚去我家散散心,吃完饭我就送你回家,好吗?”

凌波听张宇这样说,明白张宇的良苦用心,不由得点了点头。说实话,凌波现在也很怕回那个家,家里的每一处角落,似乎都能找到凌凯峰的身影。放学后,凌波默默地跟着张宇,来到了张宇的家。

“妈,我们回来了。”一进家,张宇就嚷嚷起来。

“回来了?哦,小波也来了?”聂文倩正在和几个闺蜜打麻将,抬了一下头,看见凌波,简单地说了句。

“阿姨好!”凌波依旧乖巧地打着招呼。聂文倩停下手中的麻将,起身走到凌波身边,抚摸着凌波的肩膀:“小波,你爸爸的事情,我都听小宇说了,真是没有想到,阿姨真替你难过。”

“阿姨,谢谢您的关心,事情都过去了。”凌波低下了头。

“就是就是,事情都过去了,我就不该再提这个。小波,你自己要想开点啊!小宇,你带着小波玩吧,我这会正忙着呢!嗨,今天手气不太好。”聂文倩心不在焉地说完,就回到了麻将桌边。

“我爸呢?”张宇皱了皱眉,问道。

“他忙,不回家吃了!对了,家里没饭啊,你们自己想办法吧,我晚上减肥就不吃了。”聂文倩的眼睛始终盯着手中的牌。

“什么?没饭?李姐呢?”

“她今天家里有事,请假了。”

张宇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尴尬地看了看凌波,“我不知道今晚家里是这情况。”

“没事,咱们去外面吃吧,也正好散散心。”凌波看了看张宇,张宇却觉得凌波这一眼,包含着太多的情愫在里面。

“阿姨,你们先玩着,我和小宇出去随便转转。”凌波对着聂文倩说着。

“好啊,小波,今天没有招待好你,改天你再来做客啊!”

凌波动了动嘴唇,却什么也没有说,笑了笑,转身走了。

两人在街上转悠了半天,在凌波的坚持下,一人一碗水饺打发了晚饭。吃完晚饭,二人在街道上漫无目的地逛着,凌波一直低着头不说话,仿佛在想心事。张宇总是不安地看着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说了几个笑话给凌波听,可凌波一点反应都没有。

“我想回家了。”凌波突然说着。

“嗯,我送你回家,正好,今晚我也住你那。”

“算了吧,你还是回家吧,我一个人看看书。”

“有我在就看不成书了?”张宇很是纳闷,但看着凌波懒懒的神情,心想或许凌波希望一个人整理一下心情,于是又说道:“好吧,待会我自己回家,你这三天在家好好复习,准备养好精神迎接高考啊!波,记得我们的诺言啊,一定要努力,我们要成为厦大的一员!”张宇按住凌波的肩膀,动情地说道。

凌波的眼睛里一片茫然,傻傻地看着张宇。初夏的晚风送来淡淡花香,流动的空气中仿佛有点青涩和哀伤的味道。

六月底的天气已经骄阳似火,一中门前挤满了黑压压的送考家长。决定孩子未来命运的关键时刻,与其说孩子压力大,倒不如说家长们更心焦,目送进了考场都还不忘大声叮嘱几句。

张宇依旧一个人来到考场,他的父母是没有时间陪他的。刚走到考场门口,张宇就心急地四处张望,他早就注意到了凌波的考场号,也早早地就在凌波的考场门口等着凌波。一直到快打考场预备铃,凌波才一摇三晃地走过来。

“你怎么才来啊?这都几点了?”张宇气急败坏地指着手腕上的手表责怪着。

“路上堵车,我也没办法啊。”

“复习的怎么样?”

“也没怎么复习,就那样吧。”凌波依旧淡淡地,“你呢?都准备好了?”

“我感觉还行。波,一定要打起精神来,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致志地考试啊!”张宇总觉得有些不放心。

“知道了。”

“波,别忘了我们的约定。”张宇拉起凌波的手,温情地看着凌波。

“行了,这是在考场门口,别这么磨磨唧唧的了,快松开。”凌波连忙抽出手,“你快进考场吧,也要好好考。”

张宇使劲点了点头,满怀期待地看着凌波,凌波则浅浅地笑着,眼神依旧朦胧。

考试铃声一响,每个孩子都卯足了劲,在试卷上尽情挥洒着汗水。为了这一张试卷,这些孩子们整整苦了三年时间,今天即将是检验他们战果的决定性时刻了,谁也不敢马虎大意。一个考场两位监考老师,个个面无表情,像看守一群犯人似得,四道目光如探照灯,虎视眈眈地扫荡着每一位考生,生怕放过了一丝一毫的作弊嫌疑。

张宇在考场里聚精会神,第一门考试科目是语文。还好,这些考题基本上都是他复习到的内容,做起来很是得心应手。只是作文题大大超乎他的意外。题目看起来很简单,写一篇游记,题目自拟,要求主题鲜明,立意深远,寓景于情,言之有物。张宇看着这十六个字的要求,不觉有些犯难了。作文题目本身不难,但要是达到这个要求,想得高分,却也不易。张宇停下笔,思索了半天,仍理不出个头绪。自己玩的地方太多了,可是要立意深远,怎么才能立意深远呢?眼见距离本场考试结束还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张宇突然想到了凌波,脑子里闪过了厦门,于是灵机一动,提笔写下一个题目:《鼓浪屿的猫》。他把自己化作一只流浪到鼓浪屿、为这里的美丽风景而倾心驻足的猫,在鼓浪屿的蓝天碧海中,怀揣着梦想与爱情,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张宇这是一招险棋,如果阅卷老师认同这个另类的题材,那么这篇作文应该会很出类拔萃;如果不被阅卷老师认可,就算语言再生动、文笔再流畅,也无法得到高分。经过一番紧张的思想斗争,张宇还是毅然决然地写了下去。

凌波接到这个题目也是一愣,他很快也意识到,这个貌似简单的作文题其实并不好写。所谓的立意深远,如果不足够新颖,往往会陷入或以景言志、或借古喻今的俗套。凌波思索了片刻,提笔写下一篇文章:

“我从未去过乌镇。

始知乌镇源于沈雁冰先生的故居。毕竟相隔甚远,数十年间从未对乌镇有过关注,直至一部关于乌镇的影视剧出现,才令我对乌镇由最初的文字印象转化为视觉留恋,经年未淡。

那是一部关于情感的影视剧,导演成功地把缱绻的爱情融入乌镇寂寞的风景中,令这个古老的水乡小镇充盈着画一般朦胧的境界,萦绕着诗一样的灵动与缠绵。因此,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格外关注乌镇。然而相隔千里,纵有爱慕之意,却总被世俗繁琐的事务困扰了手脚,一直未能如愿亲手触及那份美丽。所幸,这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关于乌镇的点滴信息可以轻松揽入,蜂涌眼前。古戏台、访卢阁、茅盾故居、逢源双桥、昭明书院等景点摇曳着岁月的光环,鉴证出历史的沧桑;米酒作坊、蓝花染布则烙刻上丰富的民俗印记,给人太多的留恋与向往。

乌镇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很小。这也许是乌镇多年来并不为人重视的原因。而我对乌镇的懵懂情愫可能更偏重于乌镇整体的印象。印象中,那是一个充满灵气的水乡古镇,处处漫溢着一种闲散与淡定,时光仿佛在这里停下了脚步,一切都那么宁静而致远。古老的青石板铺就的小街,曲径通幽,旁边两层的木质小楼,一户紧接一户,清漆的古老木门,雕花的窗棂,似乎都在向人们诉说历史的悠久。偶见一两位白发老人悠闲于门旁的太阳下,用零落的牙齿和浑浊的眼神回忆着往昔的斑驳岁月。

喜欢清晨的乌镇。薄薄的晨曦中,沉睡的水面升腾起轻盈的水气,整个乌镇便笼罩在一片轻纱般的薄雾中。古老的拱桥依偎着流水,沐浴着第一缕朝阳,透露出鲜嫩的色彩。幽静,便是此刻乌镇最大的特色。弯弯曲曲的老街,两旁紧闭的门户,藏身于白色的晨雾中,神秘而圣洁。整个镇子不见人影,宁静的可以听到风的呼吸,仿佛令人置身于一幅水粉小画之中,竟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喜欢夜晚的乌镇。万家灯火明亮出夜幕笼罩下的乌镇,勾勒出一份祥和与温馨。一排排灯火挑檐于房廊之下,倒映在水面之中,借助水的柔情,增添了几分妩媚。迷幻而温暖的灯光,糅合着乌镇古老的建筑、沧桑的小桥、安详的流水,便有一份禅意弥散于沉沉夜色。

更喜欢雨中的乌镇。撑一柄油伞,漫步在雨中的青石板路上,在一片白墙黛瓦的古老建筑中探寻历史的足迹。雨点轻快地落入水面,激荡起小河亘古年不变的悠长情怀,雀跃着、澎湃着诉说相思的缠绵。蒙蒙烟雨,为乌镇凭添了几许迷离的幻彩,增加了几分恬静的氛围。漫天的雨帘笼罩着乌镇的老街、小巷、古宅、小桥、流水、人家,与境外喧闹的人群和车水马龙构成鲜明对比,恍如隔世。

这便是我对乌镇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建立在没有去过乌镇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源于心灵的印象,是一种对古镇悠闲的向往,是一种对超然入世人生境界的追求。

古镇之外,便是灯红酒绿的现代生活。林立的高楼,忙碌的脚步,尘封的心灵更加印衬出古镇的宁静和超然。印象中的乌镇,宛如一朵清静之莲,植根于我桃花源式的梦想之中,闲暇之余,细细品味,宛如中夜观心,清静透彻。

一日,偶遇一友,与我诉说起乌镇的旅游感想。言语之中,对已开发成旅游区,充斥着现代商业气息的乌镇,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失望。我为之一怔,继而便是感伤。

我或许不会去乌镇了。不是懦弱于逃避现实,而是希望可以固守住一份内心的唯美。在我的心中,他将始终成为一种人生境界,散发着茅盾先生的文字墨香,雕刻成一片净土,凝聚心灵。”

凌波写完,看着空白的标题,想了想,挥笔写下:印象乌镇。凌波心里也拿不准,要求写一篇游记,他却写了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只是从神交中感受意境,这样的写法不知道会不会得到老师的认可。之所以写乌镇,凌波是有用意的,因为他心里原先盘算着要和张宇一起去乌镇,去那样一个江南水乡,感受一下古典爱情的踪迹。只是目前家里的变故,怕是这个愿望将很难实现。

第一场考试的结束铃声终于响了,凌波舒了口气,最后再看了一下试卷,默默地交了上去。走出考场,就看到门口站着的张宇。

“结束了?考的咋样?”

“感觉还行吧。”

“你作文写的啥?”

“胡写一通。你呢?”

“鼓浪屿的猫”。

凌波听了,先是一愣,紧接着心里又是一阵凄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