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57章 食邑

第157章 食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码头这条路前两日刚修好,去往长宁的水泥路也通了,现在赶车过去一个半时辰就到了。”

望景楼包厢内,方四爷给程颂他们讲起了近日云州府最热的话题。

上午船刚靠岸,就连程颂都被码头上三丈多宽的水泥路吓了一跳。画砚还带着小七在码头上跑了两圈,不知是被水泥路新鲜的还是这几日在船上憋坏了。

除了盛岐见过御花园那条“示范路”,其他人别说见,像楚知问都没听说过水泥路,从码头一路称奇到了望景楼。

见程颂一下船就来邀自己相聚,还送来两套京城老字号的文房四宝,方四爷心中十分畅快,派管家到望景楼定了最大的包厢,给他们接风。

“年前长宁的水泥路虽说没修完,但名声已经传出去了。云州的商人就筹谋着想要修路修码头,还联名给知州大人上了书,你们走后不久码头就开始修了。”

“那这修码头的银子?”

程颂好奇道。

“衙门出了三成,剩下的七成是码头上的商人门捐的,不过你那水泥卖得便宜,知州大人又作主把修码头的活儿发了徭役,从码头到城门加上连接塌房的一段也就花了一千两银子。因为这路实在便利,听说大人有意把码头上的其它地方也都铺上水泥,只等你那水泥作坊供货了。”

水泥作坊开春之后肯定会供货紧张,这点程颂和黎仁诚早有预料。不过建新窑也需要时间,当下就只能紧着重要的来,那些专程来长宁买水泥的客商还得多等等,毕竟现在的水泥除了自用的,都要优先供给官府修路。

“看来还得多建窑。”

离开望景楼,回去的马车上,程颂和黎仁诚商量着继续扩大水泥产量。

除了云州,严昭打算在大琞所有州府都把水泥作坊建出来。在京城时严昭已经与他们商量过,希望程颂能在云州再建个大的水泥作坊。这既能加快水泥的供应,也是严昭把云州境内的水泥销售都让给了程颂。

虽说水泥方子是程颂想出来的,两人也签了分成合作的协议,但程颂自己开的作坊严昭是不分利的。所以严昭既把云州以外红利分给了程颂,又把程颂最方便开拓的市场留给了他,这合作,实在是分外舒心啊。

“少爷,骡车在水泥路上跑,就像驾了风一样,真快!”

画砚没骑过马,水泥路上骡车的速度就给孩子快出了激情,恨不能攀上车顶吼两嗓子。

这就驾风了?那坐汽车不得是乘了龙卷风?程颂心疼起孩子的没见识。

“这不算快,还有更快的。”

“更快的?少爷说的是骑马吗?”

“骡车也有更快的。”

“比骡车快?那就是马车啊。”

马车他坐过,严昭就有。

“也不是马车,回去少爷给你做一辆。”

“欸!”

画砚重重回了一声。停车休息的时候,画砚跑去找和李老伯同车的小七,叽叽喳喳向往起了更快的骡车。

“比马车还快?”

黎仁诚都有些好奇了。

“回去我画给黎兄看。”

“好!”

京城一行一个多月,回到长宁的程颂几人受到了热烈欢迎,佃农村里的孩子们乐得比过年还疯。

“今年最后一批桔子榨的汁,少爷快尝尝,账本我都理好了,晚些少爷歇好了我再取来。”

“哥哥,夫子说我今年能下场了,不过我想等哥哥回来再报名,最近做的文章都在这儿了。”

“少爷,陈秀才的新话本又卖光了,我和崔勇按少爷吩咐的每次加印三千册,这一个月印了两次,‘本草集注’又做出了八百本……”

除了许正崔勇在书院还没回来,梁言、程胜和于超都围着程颂汇报起了这段日子各自的情况,听得程颂满心骄傲。瞅瞅这能干又懂事的娃娃们,照这么发展下去,再过几年保不准自己就能光荣退休四海逐浪了。

“你呢?”

程颂看向窝在自己身边啃点心的小梁文。这点心是画砚特意从京城买回来的,其实味道算不得惊艳,不过花模做得好,压出来的样式挺精致。

“嗯?”

梁文眨巴着眼睛看着程颂,嘴角都是墨绿的点心渣渣。

“这几日过得如何,可有想和少爷说的?”

不知谁用粉色碎布做了发带,缠在孩子双髻上,还留了个迎风飘展的小尾巴,很是可爱。

“我,我去书院读书了,还帮哥哥研墨了,嗯,想说的……我想少爷了!”

书院像梁文这么大的孩子都在上识字课。他这两年在秀才院都跟着学过了,重听总是坐不住,还可能影响其他新生,程颂就没拘着他日日都去。等识字课上完了再把他送去插班不迟,反正孩子还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