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干得好!少爷也想你了!”
看着孩子越来越圆的小脸,程颂忍不住上手揉了揉。梁文也不恼,陪着傻冒少爷一起瞎乐。
晚饭后舅父舅母和黎仁宁崔勇轮流到秀才院说了作坊的情况,共同点就是都在赚钱,主要问题依旧是货物供不应求。
“需要就招人,反正西城门的几个大院也住得下。”
印书坊和冰糖坊都搬去书院后,程颂在西城门租的大院就空了两个,只剩绢花作坊和酱油腐乳的制作还在那里。要是从远处村子招工就得包吃住,好在当初大院翻修时都建了火墙,一年四季都能住人。
而且皇帝又赏了他三千亩良田,肯定要雇人开荒整地,还真不怕人手招多了。
听外甥说又多了田地,周伏一下没了顾忌,说明日就把招工告示贴出去。
不过这良田是赏了,具体在哪儿还不知道,得去衙门找主簿划地。
村里住不下,晚饭后,他们一起去了书院。程颂把盛岐、楚家人和三位乐师都安排进了为夫子准备的独院中。
见书院的水泥路都铺好了,程颂有了新的打算,不过他得先去县衙把三千亩地领了。第二天一早,黎仁诚陪着他进了城。
程颂获封爵位的消息早就传回来了,这次再来,单筠换了个厅堂接待他们,屋子正中摆了张圆桌。
单筠是正七品的县令,领六品俸禄。程颂是从五品的男爵,单看品级比单筠还高。但单筠是实职官员,而且年龄比程颂大不少,他俩谁给谁见礼都有些别扭,围坐圆桌说话,没了上首下首的分别,都能自在一些。
就算是圆桌,程颂也坚持让单筠坐了主位。他可承受不住县令把他当上级招待的尴尬。
一番谦让下来,看出程颂并未借有了品级就添了傲气,单筠对他的赞许又多了几分。
“良田的位置已经列好了,稍后你选一下即可,只是食邑的三百户你可有想法?这几日已有不少人找到我这里了。”
食邑?县男的爵位确实带着三百户食邑,可程颂对这些不是太了解。穿越前在书上看到一些,以为就是地方衙门随意抽取三百户的税收作为他的收入呢。不过大琞有许多规矩都和他了解的历史不同,听单筠的意思,貌似这食邑也有些门道。
“学生可以有什么想法呢?”
不懂程颂就问。
“你获封的是‘长宁县男’。三百户食邑自然从县里出,只是本朝的规矩,这三百户可以由县里指定,五年内无需变更。”
单筠耐心给程颂讲起了食邑的规矩。食邑三百户就是长宁县内有三百户人家的税收是要拨给程颂的,算作他的爵位收入。
前朝这类食邑是从当地的税收中随机抽取,不可指定。而大琞朝享有爵位的人不算多,几乎都是皇家近亲或是确有功勋之人,所以封爵的人有权挑选一部分自己的纳税户,指定之后五年内这些人家的税就直接交给程颂了。
不过这指定的范围通常是贫富均有,不可能把县里纳税前三百名都划给他。
“那大人说有人找来是何意啊?”
程颂还是不明白,听单筠的意思是有人来单筠这里托关系,那是不想把税交给他?怕自己中选了?
“非也,正好相反,他们是希望自己成为这三百户之一。”
程颂不懂,单筠却是很清楚这些人的盘算。
封爵赏赐食邑的消息一到长宁,就有不少人坐不住了,而能找到县令跟前的自然都是些有头有脸的大地主或是大商人。这些人每年交的税不少,尤其是商税,县里还会派人核查账目防止偷税。
长宁之前没人有爵位,所有百姓的税收都是交到官府。这次程颂封爵便让不少人看到了机会。虽说县男食邑的税收标准与官税相同,可官府的税不能迟交更不能少交,但县男这里就不好说了。尤其程颂不仅年纪小,仁善之名更是全县皆知,那些富户很可能觉着他好糊弄。一是在账册上做点手脚程颂不好察觉,二是借着生意不好或是收成不佳来程颂这里卖惨少交税应该更容易,所以这食邑的名额一下就成了香饽饽。
程颂醍醐灌顶。
不过这些人如果成了他的食邑户,那衙门的税收不就少了,他们为这事找单筠,是不是进错门了?
“去年借着你的光,百姓的收入和县里的商税都涨了不少,少几个大户倒也无妨,总是不及你交的税钱多。”
单筠叹息道,程颂成了男爵,他自己就不用交税了,他一个人交的可顶得过至少十个大商了,这才真是县里的损失。不过想想长宁被程颂带起来的发展,还有自己靠他积攒的政绩,这点损失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而且去年商户聚会商讨修路的时候,程颂的脾气这些人也见识了。加上之前素无交情,为食邑的事求到他面前,想也得不了好脸,反倒是求到自己这儿还能多几分希望。
“那就劳烦县令大人了,这三百户我只要一个名额,其余的全分给近两年受灾的农户或是县里最穷的贫户。正好最近我还要招不少人干活儿,如果这些人家中能出一名青壮来做工一月,那就可以免掉今年税钱。”
听懂了这里的弯弯绕绕,程颂当即做了决定。
“只要一个?是给哪家?”
单筠虽并不意外程颂的决定,也还是忍不住赞叹他的大度。长宁最穷的人家一年纳税不过二三两银子,三百户加在一起超不过千两。对程颂而言确实不算什么,但即便如此,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舍弃这些收入。而且如果这三百户由县里公平安排,名额定不会全分给贫困户,程颂的收入也肯定比一千两多得多。还是只能说这小郎君心慈地一如既往。
“我家,青寿镇程家。”
改成商籍后,程颂就将户籍从程家迁出来了。这样程家还是按农户纳税,不会受他牵连,但同时他获封爵位后也免不了程家的税。虽说亲爹不太靠谱,但毕竟是自己家,这点优待还是可以照顾一下家里的。
他本来想要两个名额,把黎兄家也算上,但明年秋闱黎仁诚就要下场了,中举之后就要上京,会试顺利就封官了,户籍自然就跟着走了。免这两年也省不下多少银子,不如多照顾一户贫苦人家。
至于说黎仁诚可能落榜?程颂坚决反对这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