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52章 遇纨绔

第152章 遇纨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兼职夫子?”

听完程颂的合作条件,楚鸿拿起一本医学基础问道:

“只有贯通医理的大家才可能编撰出如此浅白易懂的书籍,程公子的书院既有如此人才,为何还需要从他处聘请?”

有眼光!这书确实出自名家之手,但名家不会穿越,请不来啊,程颂被囧得一时无言。

“编书之人已经故去了,只留了手稿。以此书引领更多有志之士走入医门正是编书人的心愿。”

“这书用词浅白便于理解,寻常夫子也能讲出一二,但若是能请到精于医术之人到书院授课,结合实例传授技艺,必能事半功倍,让学生们学得更加扎实,不负编书之人的苦心。”

见程颂卡了壳,黎仁诚将话茬揽了过来。

“原来编书之人已经……实是可惜了。”

楚鸿信了黎仁诚现编的说辞,满脸惋惜。但清风山庄从未与外人有过传承技艺的合作,这事看似不大,他却不敢擅自做主,说是要回去与父亲商议一番,会在三日内给程颂回复。

程颂还沉浸在他黎兄面不改色胡说八道的魅力中没回过神,听完楚鸿的话,回应都慢了半拍。

“自然,我们也还要在京城住些时日,静候楚大伯佳音。”

……

送走楚鸿不久,严昭就来了,随行的还有位俊朗英气的青年公子。没等人介绍,这青年就自报了家门。

“盛岐?就是揭开了甘凉贪污案的那位小王爷?”

程颂问道。他们都听严昭讲过甘凉案始末,没见之前就对这靖亲王家的三少爷存了好感。

“我可不是什么小王爷,家中世子是我大哥,几位若不嫌弃,与太子一样唤我三哥即可。”

盛岐自由练武,中气都比别人足几分,话音清亮,特别有活力。

别说程颂刚封了爵位,就算无官无品,只冲他与太子交好,盛岐就不会傻到在这端架子,何况听过传闻和他爹讲述朝堂上的经过,他是真的欣赏程颂。

程颂他们与严昭兄弟都是直呼名讳,哪能与头次见面的皇室子孙称兄论弟。好在双方都是痛快人,盛岐比黎仁诚还大两岁,很快定了个稳妥又不失亲近的“岐兄”和“颂弟、诚弟”。

“颂弟这里可还有其它新鲜物?那旋转生肖颇有几分趣味,你这真没存货了?”

盛岐除了好武,也喜欢新鲜玩意儿,听说了旋转生肖后就跑进宫瞧新鲜去了。他今日也是揣了靖亲王府的新订单过来的,之前他爹订了十套,他又来追加十套,打算送人用。

“现下真没有,岐兄若是着急,下批运来一定先给王府送去。”

有也不能拿出来啊,程颂在朝堂上已经说了新货就三件样品,现在拿出来不成欺君了。

“多谢颂弟!”

盛岐是个自来熟,而且重度颜控。听过程颂的事迹就对他起了神交之心,见真人长得如此俊秀就更多了好感,这一会儿功夫就属他这个首次上门的能叨叨。

“你作坊里那杏干好,我娘和外祖母胃口不好时就爱吃几块,比别处做的软糯香甜。只可惜不能久放,过了秋日就太干了。”

“开胃的话,吃果丹皮啊。”

画砚插话道。他正坐在严昭旁边剥榛子。京城铺子里的大榛子比长宁得好,不过少爷对干果一般,他刚剥了小半碗给严昭,现在正自己吃得欢实。

“果丹皮是不错,不过外祖母年岁大了,还是更喜欢软糯好咬的。”

山楂制品除了果丹皮,其它的都没往京城卖过。比起山楂糕,果丹皮嚼起来确实费力,不太适合老人。

“去取些山楂汁来。”

程颂吩咐画砚。他们这次过来带的吃食少,山楂糕也没有。不过京城还有山楂鲜果,个头还大。作别的麻烦,只熬了不少山楂汁自己喝。

“好喝!这个好!这也是颂弟你想出来的?”

盛岐尝过之后大赞,一碗山楂汁两三口就干了。

“是,这果汁不难做,喝起来开胃,还有行气散淤的功效。”

“好像以前太医也开过山楂泡水的方子,只是特别难喝,是吧夕九?”

说最后两个字时盛岐转了头,问向身边的黑衣护卫。

“是。”

这护卫面容硬朗,与盛岐年岁相当,虽然腰间别着短剑,周身的气质却透着几分温和。

“颂弟,山楂汁还有吗?我想买几壶。”

这味道他娘和外祖母肯定喜欢。

“我把做法写给你,什么时候想喝现煮就好。”

山楂汁算不得秘方,就是山楂加糖,喜欢桂花的可以加些。想熬得好喝就得多加糖,用沙糖没有蜂蜜口感好,蜂蜜价钱又太高,很少有人舍得用来熬煮鲜果,所以京城里还真没有味道特别好的山楂汁。

程颂他们都更喜欢用冰糖熬煮的口感,冬日里没少做。

“冰糖的量可以随着家里人的口味做调整。”

程颂把写好的做法递给盛岐。

“那我替母亲和外祖母谢过颂弟了!今日高兴,中午我请,去丰乐楼如何?正好尝尝那东家秘制。”

盛岐叠起方子收好,热情道。

“东家秘制?”

程颂他们本就打算出去庆祝,谁请客都行。

“是啊,那日你与葛伯坚对呛,用了丰乐楼做比,可是给他家扬了名,去的客人都说要尝尝东家做的菜。”

“那丰乐楼也是精明,顺势就推了一道东家秘制菜,味道如何不说,至少噱头够了,据说他家这些天生意很是火爆。”

盛岐说得热闹,程颂几人都听乐了。画砚更是一脸期待地看向他家少爷,秘制菜啊……

“那就丰乐楼。”

程颂也好奇了。

“哦耶!”

他们去往丰乐楼时,楚鸿和儿子也回到了清风山庄,将程颂的合作建议禀告了父亲。

“这编书之人故去了?”

翻看着楚鸿带回来的“医学基础”,楚存信遗憾地叹息。想不到大琞还有如此大家,能将医理讲述得这般完备清明。

“是,说是编书之人不欲扬名,故去前将书稿赠给了程公子,心愿就是能以此书惠及天下医者。”

楚鸿认真回话。

临别前程颂赠了他一本“医学基础”,说“本草集注”只带了三本。如果清风山庄同意合作,他会传信回长宁,尽快把书送来。

“程公子说,书院的夫子也能照本宣科把这书讲了,但能找到精通医理的自然更好,而且他还打算通过开办义诊的方式给医学专业的学子增加实践的机会,所以希望与我们合作,派一些有经验的大夫过去帮忙。”

楚鸿继续说了程颂的想法和能给出的待遇。如果不想久居长宁,可以三月或是半年一轮换,只要医术精湛,要是擅于讲授带徒就更好了。

诚颂书院提供一切食宿,束脩是每月一百两,嫌低可以再谈。

要是聘请清风山庄中与楚鸿同等级别的大夫,这个束脩自然是低了。但像楚知问这样的年轻人,每月一百两,与在山庄坐诊挣的银子差距不大。

别看他们年轻,却都是自幼开始学医,识字和背诵医书药典同步进行,基础和经验都不错,去诚颂书院给学生们启蒙足够了。

“观这两本医书,这程公子应该不是沽名钓誉之辈,你去安排吧,嗯,问问申明、郑喆吧,那书院的学子都是初入医门,挑几个耐性足的过去合适些。”

申明郑喆论辈分算楚鸿的小师弟,医术在山庄也是排得上的,派他们过去足见父亲对这合作的重视,楚鸿赶忙应下。

“祖父,孙儿也想同去长宁。”

一直没吭声的楚知问忽然站出来报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