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43章 进京准备

第143章 进京准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少爷,严昭说让我们无需多带行礼,下船之后他会安排人来接,吃住都由他安排。”

“这……少爷和严昭提了要去京城吗?”

画砚举着好友来信越读越迷糊,又有些激动,以为程颂之前给严昭的回信中提了要去京城。

“没提过啊,严昭这是何意?”

程颂接过信也看了一遍,这次严昭只给画砚来了信,而且内容不长,除了画砚刚刚提到的,就是提醒他们去京城的安排可以完全交给雷冲,搭乘严家的商船。

“严昭给你来信了吗?”

程颂问雷冲。

“回公子,送信人捎了口信,说近日让我们陪同程公子去往京城,公子定下日子即可,其它的我会安排。”

“没说为什么让我们去京城?”

“口信中未曾提到。”

雷冲也有些疑惑,不过太子不会随意安排,他也只需听命即可。

“会不会是漏了信?”

黎仁诚看过信后推测了一个可能。虽然猜测过严昭身份贵重,但严家兄弟在与他们的相处中一向持重有礼,不应该出现擅自安排他们行程的举动。

“也许,写封信问问再说。”

程颂点头,除了漏信,也猜不到其它原因了。不过这回信刚刚写好没等寄出,宣他进京的圣旨就到了。

圣旨宣读依旧在长宁县衙。第三次见薛公公,也算得上熟人了,程颂递出银票的同时试着打听了一下皇帝宣他进宫的用意。

“程公子无需忧心。此次进宫就如圣旨所言,皇上听闻公子不但有巧思、擅工艺,还开办了书院,故而宣你进宫一叙,说不准还会当面给些赏赐。”

收下银票,薛公公笑意更深了几分。朝堂上的事这老人精自然不会多言,嘴严得很。不过他跟在盛宣身边几十年,这点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有的,知道皇帝对这个小郎君甚是欣赏,应该不会为了礼部的折子为难他。

早朝上贬损程颂的那些话不说无稽之谈也没有几分力度,连他一个老太监都看得出这些人是存了私心。

前两次传旨回京,盛宣就问过他对于程颂的看法。“谦逊有礼、赤诚仁善”是他当时给皇上的回禀。这评价完完全全出自肺腑,还真不是因为收了程颂的银子。薛公公对程颂的印象实打实得不错。

程颂贡献的都是助农增产的大功绩,于百姓于社稷都是有功之人,所以面对他的打听,薛公公很有耐性地说了几句安心话。

圣旨只说尽快,没有规定具体进京日期。薛公公宣旨之后就要回京,叮嘱程颂最好三日内就出发,毕竟是圣旨,还是越早到越好。

进京令来得突然,单筠也没事先得到消息。不过依照经验,如果是什么不好的事,通常宣旨后就会把人带走,不会留几天准备时间,所以单筠虽然心中疑惑,倒也不算担心。

“你且安心进京,若是作坊或书院遇到难处,可以让黎仁诚或是作坊里的管事来衙门求助,无需担忧。”

“谢大人关爱,学生会与颂弟一同进京,临行前会将作坊书院都安排妥当,请大人放心。”

黎仁诚抢在程颂前面回了话。他俩还来不及沟通进京的事,但让程颂一人进京他肯定挂念,听过圣旨后他就决定了同去。

男朋友跟着程颂肯定乐意,心中的不安也减轻了些。赶紧跟着向县令大人道了谢,之后两人便离开县衙,回去准备了。

“所以严昭是已经知道了会有圣旨来宣我进京,才会给画砚写了那样一封没头没尾的信。”

出了县衙,程颂就开始和黎仁诚嘀咕。没等对方说话,又转头问向刚等在门口,现在已经跟了上来的雷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