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42章 挂牌事件

第142章 挂牌事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乍闻礼部的奏议,除了提前得到消息的几个大臣,包括皇帝盛宣和太子在内的不少人都很是意外。

只不过意外的不是作坊联合体挂了书院牌子,而是这件事怎么会被奏到早朝上了。

一个简单的挂牌事件,顶天算是名不副实,既未谋财害命也无伤天害理,礼部下个文责令整改即可,哪值得搬到早朝上让群臣讨论。

事出反常必有妖。虽然心中疑惑,一时之间倒也没人站出来驳斥礼部小题大做,全都默契地静观其变。

只有提前参与这场局的一些官员站出来附议了一把,强烈提议将程颂拘传到京城审问。其中就包括常定侯和另外几个当初反对修路的。

这戏做得实是恼人。原本严昭就看不上他们尸位素餐的言行,如今见这些人又要拿程颂开刀,怒火升腾下他就想站出来替程颂辩白,同时质问这些人的居心,却被盛宣用眼神制止了。

靠着从程颂手里进的货物,皇家铺子去年的利润超了百万。只冲这一点,盛宣也不想难为这送财童子,更何况听了两个儿子和沈衍王显的汇报,他也对程颂和黎仁诚的善行有了不少了解。

这样的百姓于江山社稷而言自是福气,只要程颂不举旗造反,盛宣肯定不会为难于他。不但不能为难,还要时常给个奖赏,鼓励他做出更大的贡献,哪能随意扣押拘传。

拦住了儿子的请奏,盛宣立刻下旨:

“程颂是有功之人,不必拘传。传旨去长宁,宣程颂尽快进京,自己到朝堂上来讲一讲他那作坊为什么挂了书院的牌子。”

……

新生报到结束后,程颂正忙着培训夫子。

除了已有的木工专业,今年新开的专业还有医学、农业、绘画和最传统的科举方向。

未来程颂还打算增开一些手艺相关的短期班,类似制陶制衣、打弓描金之类的。只要找到合适的匠人夫子就开班,也不求培养出什么大师,只为让更多人能学到一个可以立身的本事。

新专业看似数量不多,内容却是不少。像是木工就包含了农具、家具和营造三个主要部分。农业更是覆盖了种植和养殖两大块。

专业课预计最快要下半年开始,前几个月都是先上识字和算术。进了书院,必须学好这两样是程颂的底线坚持。

基础专业课的夫子是从招聘来的书生中选出来的。程颂按照他们本身的功底和爱好做了划分。比如略通医理和家中有木匠手艺且对专业有一定爱好的自然就被分去讲授相关课程。他们虽然不精于实践,纸上谈兵的能力倒是还行。

书院授课要求严谨,专业课都要以自制教材为准,夫子个人经验只能作为辅助,不能弃用教材和讲义随意发挥。

正式开课前,程颂会带着这些预备夫子将专业课全部梳理一轮,之后就由他们自己消化准备。备课过程中如有疑难可以随时去向院长讨教。

为了把课程知识传达得更准确,近几个月程颂把几门网课反复学习了好几遍,光笔记就写了好几本。

遇上实在不好理解的地方,就把老师的原话记下来。再转述给招来的夫子们一同研讨逐渐消化。

一番努力没有白费,这些书生备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程颂已经都能够应付。不过这个模式也仅适用于基础课程,之后的精进提升还要依赖夫子和学生们共同去实践中成长。当然程颂还会尽力去寻找行业大家来授课,只是这个愿望需要一定的机缘运气,他也只能尽力。

随着新生一起招来的有近三十名书生。他们中一大半都是冲着包食宿来当助教的。为了对得起程颂给的工钱和包下的食宿,即便没有专业基础,他们也一起参与了几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准备工作,反正多学些知识也没坏处。

然而这些助教们一旦开始了学习,就被程颂口中的基础内容震惊了。

所有课程讲义内容全部由浅入深,内容完整,极富条理性,更重要的是十分通俗易懂。只要脑子不是太笨的读书人,几乎都能通过自学啃下来。而且他们也发现了,这讲义和书籍之所以易读好解,和内容都断过句有很大关系。

大琞的书籍和程颂熟悉的古籍一样,绝大部分都没有标点,只有个别书籍上偶尔能看到个代表停顿的符号,样式还不统一。书怎么读,从哪里断开都需要夫子讲授,而且偶尔还会出现不同的理解。

标点符号这么隆重的发明不能轻易拿出来,程颂不会给自己找事儿,但用空格断句还是可以的。

不论教学还是自学,断过句的书籍用起来都方便得很,极大加速了助教们的成长速度,也让程颂对几月后的专业课安排有了不小的信心。

书院的运行日渐上了正轨,京城的消息也到了长宁。只不过比起圣旨,程颂他们先收到的是严昭的来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