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09章 提前招生

第109章 提前招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圣旨赏赐的一千亩良田,六百亩孝敬了祖母,学田附近的四百亩全部租给了佃农村的村民。

县学规定每户最多租种二十亩学田,温饱是够了,但不少佃农家里都有余力,听说程颂要租地,全都跑来排队登记,连吴婶子家都租下了十五亩。

她家里几个孩子全在作坊里帮忙,家里能顶上的劳动力就是她男人和公公吴老伯。

吴老伯年纪还大了,虽说有抡扁担抓贼的爆发力,但地里的农活毕竟繁重,程颂问是不是需要石头兄弟回去帮忙。

“不用,翻地犁地就租头牛,那筒车一架上,浇地也省事儿了,三十几亩地石头他爹一个人都够使,等夏收了要是石头腾不开手就去雇俩人帮忙。”

吴婶子豪气道。

如今家里宽裕多了,她男人都想到作坊里干活儿挣工钱,但又不舍得租来的田地,这下多了十几亩,也不多琢磨了,整日在田里忙活得挺起劲儿。

“那也别租牛了,需要的话就把牛头拉过去,正好石头能使唤动它。”

程颂一共打造了三台糖车,买了两头骡子一头牛,最近这仨正处在休假期,都块被红绿蓝传染得好吃懒做了,赶紧拉出去干干活儿。

这四百亩地程颂决定都种黄豆。现在酱油和腐乳的名声都打出去了,年后作坊又招了三十多人,标准和之前一样,干净利索做活勤快的婶子大嫂,管事的还是程颂舅母。

年后程颂去周家和舅父舅母商量好,用三百两银子把他家的豆腐摊子收购了。全家四口人都不用再做豆腐,专心给程颂帮忙。工钱也都涨了,两个表哥每月都是十两,舅母和舅父每月二十两。

之前周家靠着做豆腐最多一个月挣了四十七两。这个进项基本就是挖空家里四口人体力的极限了,要想再多挣钱就得雇人扩大规模。

做豆腐的方子还是和程颂学的,那些工具全算上未必值三两,哪好意思收程颂三百两。

不过程颂坚持给,说买的是这一年来舅父家积累下的口碑。

舅父舅母拗不过程颂只能收下,至于说放弃做豆腐去给程颂帮忙,都不用开会商量,全家当场就答应了。

周伏两口子现在对自己外甥特别满意,觉着程颂做的这些事既挣钱又行善,特别给自家长脸。

给外甥做事挣钱多,也不用像做豆腐时起早贪黑那么辛苦,这么好的事哪有不答应的。

程颂收购豆腐摊是为了让舅父一家腾下手帮自己管理买卖,并没打算停了这个摊子。

周家的豆腐味道好,每日不少卖,制糖院和新北村的工作餐也少不了,所以收购之后只是重新安排了工人干活儿,摊子既没停工也没搬家,每日做的豆腐还多了。

豆腐加上酱油腐乳,每日消耗的黄豆上千斤。当初与村民合作种植的黄豆早都用完了。这四百亩就是全种黄豆也跟不上作坊的用量,不过自己种的总是比买来的合算,品质也稳定,而且南北新村种的辣椒西红柿数量不少了,倒是黄豆缺口太大。

有些村民去年种过辣椒西红柿,听说今年不种了还有些遗憾,问程颂以后还种不种。

除了黎仁诚,只有这十几户种过辣椒西红柿,经验作废确实可惜。

程颂和舅父商量之后,让他们每户出一个有经验的,去南北新村做种植指导,帮着那两处把第一批菜蔬种出来。

工钱是每人二两银子。另外将来新北村屋院盖好后,也需要招佃户,这些人可以优先过去租地。

二两银子,还只是指导,不需要自己出大力,十几户佃农高兴坏了,接连向程颂道谢后赶紧回家,准备商量今后如何租地去了。

“酱油作坊招了人,四百亩地也租出去了,可其它作坊人手也告急了。”

程颂捏着手里刚和村民签下的租约,头大地和他黎兄诉苦。

兴许是京城考察团泄露了消息,筒车的名声传播得比谣言还快,来长宁看筒车买筒车的商人也越来越多。这些人暂时买不到筒车,就想趁着来长宁的机会买些特产回去。

要说以前的长宁真是挑不出一样值得长途贩运的东西。可如今却大有不同,除了最大件的筒车,程颂作坊里的那些东西全是人人争抢的紧俏货。

酱油腐乳绢花酱料,还有话本和识字书算术书,样样供不应求。这些商人每日一早先去木工坊询问打造水车的进度,接着就跑到西城门程颂的作坊催着要货。

几家作坊的销货速度都赶上豆腐摊子了,除了答应给方四爷和严昭留出来的,剩下的都是当日做多少就卖多少。

绢花作坊也还好,去年招工时就预留了不少后备人选的信息,如今那些人已经全被招进作坊干活儿了。

现在人手最紧张的就是印书坊。代州少年加上后来从制糖院调过去的,刷印加装订的人手总共不到二十个,但急着购买两册识字书和“少年猎户异世奇遇”的书商一天比一天多,急得崔勇他们都想加夜班了,可惜少爷不答应。

要是换成其它畅销书,可能早就盗版满天飞了,也能分担一下印坊的压力。但诚颂书坊的书,要么插图太多不易盗,要么定价太低不值得盗。

他们还订了个如果盗版卖高价被查实,虽然官府不会治罪,但以后都别想从这里买书的规矩。

书商们也都精明着,看这书坊的势头,持续出好书还真是大有可能,谁也不想因为盗印丢了以后合作的机会。

所以,程颂最近听到的最大抱怨就是:你们不让别人盗印,倒是自己赶紧印出来卖啊!

……

“明日去找一趟曹匠人,看能不能把书院的宿舍先盖出来,提前招一批学生。”

黎仁诚给程颂倒了杯炖梨糖水,低声建议道。

“提前招生?”

程颂眨了眨眼睛,先是跟没听明白似的,随后蹭一下站起身来激动道:“对啊!提前招生!黎兄高见!”

建造书院原本就预留了开作坊的地方,为了给半工半读的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既然如此,那就先把人招来,虽然书院还没建好,完全可以先把学生招来挣学费嘛!

知道程颂出钱盖书院的人不少,但他只和黎仁诚说过自己的办学想法。其中有两条最重要的,一是课程设置分为必修和选修,二是允许且会助力半工半读。

必修和选修的划分标准没有参照科举考试的科目,而是根据课程本身的重要程度和就业实用性做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