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弟打算用这些盒子做甚?”
送廖阔三人离开后,程颂他们回到了秀才院。
刚才没顾上,黎仁诚现在才看出这盒子有木制的也有竹编的,大小形状都不相同,看不出能做什么用。
“给绢花做个包装。”程颂答道。
“包装?那为何样式用料都不同。”
这盒子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有些还像个果子,颂弟说那是桃形,就是比真桃子对称许多。
“一是为了分出档次,普通款用竹编盒子,贵价一些的就用木盒。听传回来的消息说,有些样式的头饰在京城都涨到了三四两银子一支,而且越贵的卖得越快,既然有这么多不差银子的买家,那就多加些花样上去,让它贵得更有道理,这盒子上还要印上品牌,就是商标,类似诚颂书坊,把咱们的正品身份给立住了,二是为了难为一下做仿品的。”
“如何难为啊少爷?”画砚插话问道。
“绢花上不易添加标志防伪,只得从包装入手,咱们给不同的样式配上包装盒,再放入一张花笺,贵价的那些还可以加入一块绢帕,总之就是为了让仿制的作坊越费劲越好,要是还有死犟的,那就仿吧。”
此刻黎仁宁也回来了,她也很认同程颂这个精包装的办法。
现在绢花的制作已经不拘于头饰和插花,耳饰手串挂饰都有,虽然还会出些清雅秀丽的样式,但逛过云州的首饰行,又与谭四娘交流了一些富贵人家的喜好后,她们也设计了不少繁复艳丽的款式。
这些新品批发价最低都到了三百文一支,高的有七八百文,但工料并未增加多少,加上木盒与绢帕,成本至多涨上四五十文,利润依旧很高
与之相比,包装确是短板,很多饰品都是批量装箱卖出的,如果按程颂的想法做,确实要精致许多。
“这几个盒子是舅父帮忙做的样品,大姐选好后交给刘实和陈家制作就好,我会与黎兄再设计一下‘宁工坊’的标志,设计好后就用竹片制成镂空的模板,直接压覆在盒上涂色即可,十分简便。”
程颂把后面的工序简单说了一下,绢花制作肯定比盒子快得多,其它步骤能快尽量快,用模板压涂肯定比一个一个画省力。
“宁工坊?”黎仁宁重复道,作坊起名字了?
“是,我打算用‘宁工坊’做绢花的牌子,这‘宁’既扣了大姐的名字,也有长宁县之意,我思索了几日觉着不错。”
程颂说完看看其他人,等着他们发表意见。
“好听!”画砚先表态了。
“嗯嗯!”梁家兄弟和程胜也跟着点头。
“颂弟费心了。”
黎仁诚看向程颂,眼中的柔和与往日一般无二。
黎仁宁一向不善于表达,听了程颂为绢花起的名字,双目低垂一时无言,只是更加用力地攥紧了手中的木盒。
……
次日去教学处,程颂只带了二弟和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