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初见黎仁诚时,程胜就是满心惊讶。
之前哥哥也没说案首是什么样子,他和勤学都以为是与林夫子差不多的秀才模样,肃容寡言,只是可能年轻一些,没想到真人居然如此挺拔俊气,虽然话语不多,却是十分和气。
相识之后,黎案首便说让他先听哥哥的话安心玩上几天,缓解一下之前紧张读书积下的疲累,若是想请教学问可以随时去找他。
今日早饭后与制糖院的孩子们一起上了小课堂后,他对这位耐心授课的黎案首好感更强了。虽然那些字他都认得,却十分享受和几十个孩子一起认字跟读的过程,一早的诵读结束后,心中的畅快都又多了几分。
考虑到绢花作坊肯定要扩大规模,程颂把这个院子的仓房也都清理了,砌火墙、盖宿舍,相邻的两个大院一并进行,所以他们到达时,这两个作坊同时也是两个工地,难免有些杂乱。
“这是做甚?”
廖阔指着印书坊院门处的长桌问道,这桌上摆着好几摞纸张,还有个装钱的竹篓,桌边守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卖纸的摊子。”
收山杏的活动已经彻底结束了,程颂把卖纸摊子挪到了印书坊门口,也不用许正每日跑来,直接安排这里的少年们轮流出来值守。
一是卖纸,二是给来咨询诵读的百姓指路,虽然教学处挂了牌子,但不识字的人多,免得有人跑到里面打扰了印书坊干活儿。
“你还卖纸?”
廖阔吃惊道,这印书的竹纸他自然认得,但未见过有人单独卖这种纸。
“这纸价钱低,家贫的读书人多得是,我进些便宜纸既方便了他们,也能多个进项,若是云州没有商家散售这种纸,那等教学处开张了就也支个摊子。”
“听黎贤弟所言,我以为你那教学处全部都是不收钱的善举……”
“卖便宜纸怎能不算善举,廖兄可知我这摊子给长宁的读书人省下多少银钱,善举并非只能一文不挣,靠着薄利为教学处做些贴补有何不妥?”程颂据理道。
廖阔听完顿了顿道:“似是,确无不妥。”
……
廖阔三人在教学处呆了半日,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长宁就能日日来几十人近百人学习识字。
“不止是长宁,有些是其他县镇赶来的,在长宁住上几日就为了把识字书上的内容记下,云州府十四县,目前只有长宁与合山开了教学处,日后其它各县都有了,自然就没这么多人了。”程颂介绍说。
合山的教学处是书肆老板帮忙张罗的,差人传话说每日去的人也不少,云州的若是开起来,只会更热闹。
程颂和廖阔商议之后,请他帮忙尽量在外城寻找地方,那里既是普通百姓聚居的地方,不识字的人多,房屋院落的租金比城内也低一些,若是价钱合适还可考虑买个院子。
廖阔刚通过卖纸摊子重新整理了行善的思路,答应程颂回云州后就去牙行仔细挑挑,定要选一处价格合适、利于开课也方便摆摊的地方。
“辛苦廖兄了!”程颂拱手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