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胜这个年纪的小孩少有不喜欢小猫小狗的,家里没养过,这里一下见到三只,孩子眼睛都亮了,问过哥哥之后,带着自己书童也下车去和小狗玩了。
按家里的意思是再给他们兄弟带两个小厮,被程颂拒绝了,说已经雇了妇人帮忙做饭洒扫,人太多反而不方便,祖母便没坚持,林春杏也不好多说。
程胜跟着画砚一起逗小狗,勤学见那狗不咬人,便回来说帮大少爷搬东西,程颂也没拒绝,递给他一个装了几件衣服的小布包。
吴婶子见他们回来了便喊儿子出来帮忙,程颂让石头兄弟把屋里的绢布搬出来,送到代州男孩居住的院子。
那院子人少些,屋中的土炕也大,十几个孩子就占了两间屋,除了堂屋用来发酵腐乳黄豆,还有两间屋子空着。
腾下来的房间就给程胜和勤学住,条件自然比不上程家舒适,但两个孩子眼里都没有一点嫌弃,全都盛满了对新生活的好奇与期待。
刚才追着小狗跑进制糖院,程胜勤学都被院子里的热闹惊住了。程胜没去过私塾,家里亲戚也少,就算随母亲上街,他也从没一下见到过这么多小孩儿。
不但人数多,还特别热闹,有围着桌子摆弄杏果的,有抱着笸箩翻弄杏干的,还有几个跑出去蹴鞠的……
这里,这里就是哥哥说的县城私塾吗??
……
“前日方四爷派人送来了节礼,我放到堂屋了,少爷准备的月饼和腐乳也让那伙计带回去了。”
见程颂回来了,梁言背着小书包过来汇报工作,包里装着小本和炭笔,预备随时拿出来做个记录,每日晚间他再整理到账册上。
自己和黎兄都不在,这两日院子里不少事都是九岁的梁言在操心,程颂听着他一板一眼地认真汇报,心中不住感慨这孩子太能干了。
这回礼还是程颂回青寿前仓促准备的,他是因为不操心忽视了,黎仁诚则是因为平日里不需走动亲友没意识到,两人都忘了过节要给合作商送份心意,还是梁言提醒才想起来。
长宁也没什么稀罕吃食,程颂便自己做了不少红枣豆沙月饼,还加进去一些切碎的杏干桃干解腻,味道十分不错。
这月饼做了不少,除了给方四爷的,还装了几份让黎仁诚带去送给夫子和廖阔。
腐乳是个新鲜物,但成品不多,便只备了一份给方四爷,也算新品尝鲜,最近他们又做了不少,再过几个月就能批量出货了。
本来这礼物是打算黎仁诚去云州时顺道带过去,没想到十四那日程颂刚离开,方四爷商行的伙计就到了,便让他顺道带了回去。
“少爷,方四爷让伙计传话,说京城已经有绢花头饰的仿品了。”梁言有些郁闷地说道。
“那批货样子简单,能挣上一个月的高利已经超出预期了,无需介意。”程颂不怎么在意道。
作坊里早就做起了新款,黎仁宁问过他是不是再招些人手继续做旧款,降点价钱也能卖出去,总是能赚的。
程颂思索过后就否决了,招人可以,旧款就不做了。饰品的市场太大,消费能分出好几档,他们没必要全去争抢,最好还是坚持创新和品质,把长宁这间作坊的牌子打出去。
至于被仿制,千年后都无法根治的难题,他们也别费神了,反正自己捣鼓出的最初版本也是和中学同桌学的,这设计权还真不好追溯。
不过由黎仁宁和女工们再创作出来的这些,倒是可以想些其它办法保护一下。
“走,去趟舅父家。”
……
黎仁诚是又过了五天才回来的,一进秀才院就见程颂正坐在院中摆弄矮桌上大大小小的盒子,旁边画砚梁言和四个副队长也在,手里都抓着个盒子捣鼓。
除了程胜和勤学,其他孩子见了黎仁诚都很高兴,一串乱七八糟的黎秀才喊下来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