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十天没见,程颂只能比孩子们更激动,刚想说什么就被黎仁诚拦下了,说廖阔也来了,在后面的骡车上。
说话间骡车就到了,程颂赶忙迎了出去。
廖阔也不是一个人来的,同车的还有两名书生,打过招呼后程颂把人都迎进了秀才院,画砚和梁言跑去隔壁端水切水果,没一会儿就端着桃子木瓜和酸梅汤过来了。
这木瓜还是方四爷送来的节礼,除了木瓜,还有葡萄和石榴,都是长宁少见的水果,几盒糕点存不住,已经分给制糖院孩子们吃完了。
几句寒暄过后,廖阔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前几日黎仁诚给他送去的除了月饼,还有几百本识字书,见了面才知道廖家的书肆里已经有货了。
“是从方四爷处进的?”程颂问道。
“是,方家的几个孩子都在书院读书,平时也偶有往来,那识字书十分受欢迎,虽然上面印着诚颂书坊,但我却没想到居然是你们二人编写的。”廖阔笑着说。
程颂也笑了:“那廖兄来是为了进书?”
方四爷是八十文一本买走的,程颂猜他卖给廖家至少得加五成,不过他想买书,和黎兄说一声即可,用不着亲自跑来吧。
“不止,黎贤弟说你们想在云州各处都开办教学处教人识字诵读,我便想跟着来瞧一瞧这诵读课是如何办的。”
听到黎仁诚去府学上课也没忘了为自己奔忙,程颂心中发热,但此刻不好多言,只能先感谢廖阔愿意相助。
诵读课是每日上午巳时,今天已经晚了,程颂本想送廖阔三人去县城的客栈,再请他们去和乐居吃饭,明日再去教学处。
但第一次见面时廖阔就听画砚梁言用力吹过程颂的手艺,特别好意思地申请尝上一尝。
这有何难,现在院里日日都有不少菜肉,做几道菜待客算不得费事。
冰糖炖的肉自然更香,廖阔等人吃得赞不绝口、十分满足,直夸程颂的手艺名不虚传。
另外两名书生是随廖阔一起来观摩诵读课的,若是府城的教学处开起来,这两人应该就是最早的领读人,程颂对他们也是十分客气,席间讲了不少长宁诵读课受欢迎的盛况。
“那识字书确实便利,就连黎贤弟送去的那几百本也都卖光了,只是这书虽然受欢迎,但也有些批评之声,程贤弟可曾听说?”廖阔吃饱之后对程颂说道。
“倒还未曾,请教廖兄。”
“我也是在府学听到的,有些人认为识字书过于浅薄,讲得都是些三岁小儿都能懂的道理,没有一处能引人深思,书中的图作也是过于儿戏。”
廖阔把听到批评转述了一遍。
程颂听罢看了看黎仁诚,对方点点头,说自己已经听廖兄提过了,且未以为意。
“多些廖兄,若都是此类言论,我倒不觉是批评,反而是赞扬。”程颂笑着对廖阔说。
“哦?为何啊?”
“我与黎兄编写这识字书,本就是给幼童和不识字的百姓看的,若是三岁小儿都能懂,那正说明我们编书的目的实现了,至于引人深思的道理,便请他们去其它书中寻找吧,这书,就只为识字。”
程颂浅笑轻言,再次为识字书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