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71章 上税

第71章 上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千五百两?”

厅堂内,县丞略带惊讶的重复了一句。

“是,那程小郎君是这么说的,说是绢花与杏干一共售卖了三千五百两,绢花占了近九成。”主簿回道。

程颂带着画砚在主簿房等候,之前虽然一直在卖货,但数额都不大,他也没想过上税的事,而从章家分到的钱属于分红,也无需上税。

不过刚卖出的这批绢花数额不小,作坊也开在了县城里,程颂还是决定来把税交了,别一不小心招惹个偷税漏税的罪名。

但他的积极守法,却让县衙的几位大人颇感为难,只是难的不是应收多少税,而是这税以什么名义收。

大琞近年来社会安定,税额不算高。

普通的农人做些手工艺品出来卖或是售卖自家的蔬菜鸡鸭是不需要交税的,因为农户们收入低,多数人都要靠这些贴补家用。

只有专门做生意的商人,不论坐商还是行商,才需要缴纳商税,除了土地、房屋和人口买卖税额较高,其它普通生意的税额都是二十税一,就是百分之五。

可一旦按这个名义收了税,就等于定了程颂的商籍。这一点来衙门之前他自己没想到,黎仁诚又去了云州,没人提醒他,冒冒失失地就跑来依法交税了。

这事若换了旁人,哪用得上几位大人犯愁,直接收钱就好,但程颂的作坊之所以快速做大和他助困行善脱不开关系。

接收本县灾民、买下那些因灾被卖的代州少年都是仁善之举,若是因此绝了他的科举之路,整个衙门都有些过意不去,甚至于心不忍。

虽然以程颂的成绩,这路绝不绝可能都考不中。

不过这税钱也不能不收,毕竟他那作坊敞开门做生意,若是日后被有心人抓了把柄可能麻烦更大……

就在程颂等得直犯困时,终于被通知去交钱了。

“交钱?”

程颂问给他办手续的吏员。

“对,交钱,不是交税。”

吏员笑着回话。

刚刚厅堂内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县丞给出了一个相对两全的主意。

这钱程颂得交,但不是以商税的名义交给衙门,而是作为学田产出的分成交给县学,性质与佃农交粮类似。

县学可以留存其中三分之一贴补开支,再以超出收益范围或标准为由,把其中的三分之二上交到县衙。

交到县衙的这笔费用也不会归入本县税收,而是要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因暴雨受灾的两村重建,包括打制曲辕犁、租用耕牛、征用更多役夫去帮助灾民清路、建房和耕种。

“但我没有租种学田,如何算作学田产出呢?”

小傻子程颂没理解大人们的一番苦心,继续向吏员提问。

“小郎君你不是租了好几个院子吗?”

“是,租院子也算县学的佃农?”

“算,算吧,大人说算,那应该就算。”

这吏员是主簿的心腹,见程颂还没明白,就低声把刚才厅堂里的商议经过透给他了。

听完之后程颂才猛然醒悟,向着吏员深施一礼,并请他一定帮忙向主簿和县令县氶转达自己的感谢。

“程小郎君不必多礼。”

吏员赶紧伸手相扶,接着对程颂说道:“大人吩咐了,在小郎君赴考院试之前,都能以此种方式将税钱交上,也不必更改户籍。”

说清了原委,吏员还让程颂把钱直接交了即可,单据也给他开好了,县学的三分之一他们会派人送去,不用程颂自己跑了。

“多谢官爷!”

从县衙出来后,程颂不免感慨自己时运有加,长宁县衙的几位大人是否绝对清正他不敢说,但至少在自己所经历的几件事中,并未受到任何难为和欺压,大人断案也是十分公正。

听崔勇说,他们那里受灾后,衙门过了好几天才来人送了几袋陈粮,更没人接他们去县城暂住避难。

只说等雨季过后再派人来清路,期间让他们协力自救或去投亲靠友。

他被卖掉就是因为家里孩子多,喂不饱几张嘴的无奈之举。

两相对比,虽然长宁县衙将一部分救灾压力转移到了自己这里,但总算是为灾民尽了力,就算这么做包含了积攒政绩的目的,也比那些尸位素餐的冷漠官员强得多。

既然大人们为维护自己指了明路,把他交的税钱都用在救灾上,那他就得尽力将买卖做得更大,多挣些银子才能不负所托。

想通这道理,程颂心中清明,对着身边的画砚笑道:“回吧,挣钱去。”

……

为了多等一船甘蔗,王止一行三天后才回到长宁,骡车刚进村子,所有人就闻到一股特别的浓香。

“准是少爷又在做什么吃食。”

天气热,车帘没挂,梁言吸着鼻子和黎仁诚说道。

“应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