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出口长气的程颂望着眼前两丈多高、左右望不到边的石砌高墙,默默怜惜了一把长宁县城的夯土城墙,别说护城河,家乡的城门前连个防御的壕沟都没有。
其他人听他感慨一句废话也没多言,路上都只啃了些干粮,现下大家都饿了,就等程颂恢复些精神尽快进城,只有画砚理解了他的叹惜:
“这才是城墙啊!”
同样没见过世面的小书童跟在他家少爷身侧学了个舌。
云州商业发达,往来的商人多,进城需要按货物种类和重量缴纳进城费。
程颂是来给自家产品找销路的,杏仁杏干和辣酱都带了,只是数量不多,分装在几辆骡车里不显眼,被当作行李免费放行了。
进城之后谢驰的骡车在前面领路,去了祖父曾带他落过脚的客栈,位置好也干净,而且有程颂想订的大套间,可以让他和黎兄带着三个孩子一起住,免了操心遭遇歹人。
只是价钱略高,二百文一晚,比长宁最好的客栈还要贵一倍。
“少爷,我们去望景楼吗?”
几个月前谢驰就给他们讲过望景楼是云州府名气最大的馆子,画砚得了他家少爷真传,美食相关总是能记个魂牵梦萦。
程颂的晕车劲儿刚好一些,胃口一般,但孩子想去他也没什么意见,要是黎兄和章清谢驰不嫌折腾就出发。
“去唐家酒楼吧,望景楼在码头附近,过去需要小半个时辰,唐家酒楼也在客栈这条街上,走过去用不了半刻。”谢驰建议。
“唐家酒楼不就是望景楼?不是说搬了地方改了名字吗?”
程颂记得当初谢驰是这么介绍的。
“是,唐家酒楼是为了扩大规模搬去了码头,那边来往的商贾多,生意也确实好。不过近些年云州码头停靠的商船越来越多,可能是受了这个影响,城内的房价也跟着涨,城里的这家店就因为要价太高一直没卖出去,后来望景楼建起来钱赚得更多,唐家也不差卖铺子的钱,多请了些人手,两家铺子一起开了,原本这家还叫唐家酒楼。”
谢驰想着兴许是上次自己没把始末说全,仔细回忆了一些从家里听过的传闻多讲了讲。
“原来如此,那今日晚了,我们就先去唐家酒楼,改日再去望景楼。”程颂说。
唐家酒楼不愧是整个河东道都有名的酒楼,他们到的时候正是晚饭时间,一楼大堂的散桌几乎都坐满了,程颂他们人多还带着孩子,直接上了二楼的雅间。
相较长宁与合山的馆子,唐家酒楼的菜单上食材要丰富得多。
猪狗羊鸡鸭鹅样样不缺,还有不少野味,正值夏季,河鲜也不少。烹饪的手法倒是没有太多新意,生腌炖煮炙烤油煎。
大琞有铁锅却无爆炒,这个问题程颂一直十分困惑。
“铁锅多用来煎焙,比陶釜好用,爆炒的手艺之前确实未曾见过。”章清说道。
打从做了蜜汁排骨的买卖,除了铺子,他家中厨房都备了铁锅,用起来是比陶釜好使,但炒菜依旧只有去秀才院才能尝到。
章清他娘和两位嫂子听他回家讲述程颂做过的炒菜,也试着学,但味道总是不大对。
不过在他们认知中,即便简单的炒菜也算秘方,自己研究不出来也没想过请教程颂。
“我倒是听祖父说起过京城似有炒菜。”
谢驰是唯一光顾过望景楼的,唐家酒楼的名菜也都差不多,程颂把点菜的任务交给他了,点完菜合上食单,谢驰也加入了话题。
“具体都有什么菜呢?”程颂挺感兴趣。
“不知菜名,是去年有位祖父的故友来家中拜访,闲聊间提过几句,我记得那人说京城有先用油将生肉炒熟,盛出后调味的做法。”谢驰回忆道。
听起来和把菜肉蒸熟或者焯熟之后拌料的逻辑一样,看来在大琞葱姜爆炒的做法未必没有,但至少还没普及。
虽然烹饪的手法相似,但不得不说唐家酒楼的大厨还是有些本事的,调出的味道比长宁合山的馆子都强得多,更关键的是这里的食材好。
在长宁最常见的荤食是猪肉和鸡肉,羊肉都很少有,牛肉就更别提了。
大琞没有明文禁食牛肉,但各州耕地的牛都不够用,能供给酒楼食肆的就更少了,一般食客想吃上牛肉只能拼运气。
唐家酒楼的食单上也没有牛肉,但有炙羊肉和蒸羊肉,做法寻常,但这羊肉十分鲜嫩,腥膻味也不重,不知是云州本地养殖的还是像谭家兄妹那样的商人从西边贩来。
一顿饭吃下来,程颂对一桌子荤素搭配十分满意,倒是其他人评价一般。
“照少爷的手艺,还是逊色不少。”
肉食不如少爷做得香,倒是几道素食入了他的眼,咽下最后一块嫩苗煎,画砚点点头说道。
“好吃!”
梁文也正用小手拈起盘子里的樱桃蜜饯,幸福地眯了眯眼。
鲜樱桃的季节已经过了,长宁没有卖过,云州有没有程颂不清楚。
唐家酒楼的干果蜜饯种类不少,常见的核桃栗子桃干蜜枣,少见的香樱桃糖荔枝全都有,种类很齐全价格很伤人。
一盘香樱桃二十几颗,最多一两重,就要一百三十文。
香樱桃有两种口味,煎煮过的甜口和腌渍过带点咸的酸口。
咸酸口的味道更复杂些,应是加了其他调料一起腌渍过,具体用的什么程颂尝不出来。
而且他曾经是吃惯了樱桃鲜果的,对于蜜饯类不是太热衷,倒是几个孩子特别喜欢。
见程颂章清他们都放筷子不吃了,画砚才把剩下的五颗樱桃分了,他自己和梁言黎仁安都是一颗,给梁文盘子里放了两颗。
程颂看得好笑又心疼,唤来伙计又点了两盘,一盘现在吃,另一盘打包带回去让孩子们明天吃,想着回长宁前定要多买些,给采摘小队的娃娃们也尝个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