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颂听了倒不觉意外,除了最早送给画砚的两本经义笔记,他还看过一些黎仁诚做的文章,字迹都是十分工整流畅,抄书定是没什么问题。
“黎兄,学子抄书不会耽误功课吗?”
“通常不会,抄些圣贤书也能巩固学问,算不得耽误,若无心科考,就多抄些话本小说,酬劳会给得多些。”
程颂没深问抄书具体能挣多少,要是给得够多,黎仁诚也不必租种学田,只抄书好了。
“既是如此,黎兄能否将画砚带上,这几日跟着佃农施灌辛苦,也让他去县城买些吃食补补。”
其实画砚虽日日下田,但更多是凑个热闹,没有哪家佃农会真让他多干,程颂让他跟着主要是去付钱,直接把钱给黎兄怕他不收。
“善,明日让画砚与我同去。”
黎仁诚也能猜出些程颂的想法,但他不愿为此与颂弟争执推让,怕显得生分。
第二日程颂一早去找舅母要了两块豆腐,晚上回来用黎兄买回的菜肉加入揉碎的豆腐做了一大锅小狮子头,除了给周家送了一大碗,他们三人也都吃了个尽兴。
画砚问过程颂后,还把虎子、牛娃和牛娃妹妹小花邀来,一起分食了自己的一碗丸子,程颂看他们一人一个一轮一轮分得好笑,还又给加了一大勺。
做饭的时候他就听黎兄和画砚说起章家蜜汁排骨的售卖盛况,据说铺子里备货一日多过一日,卖得更是一日快过一日,画砚说要代少爷看看买卖,拉着黎仁诚在肉铺前欣赏了好一会儿销售盛况。
早上章清已经和程颂讲了一通,说第二日排骨卖得更好,但米饭又剩了不少。他大嫂干脆将斩下的大骨也炖了,下同样的调料烧出不少汤汁,将剩米饭卖了个汤汁版的套餐,一勺汤汁一份米饭一份菜蔬,五文钱,许多不舍得买排骨的人家就买份汤汁拌饭过过瘾。
“就是家中担心每日的排骨不够卖,铺子里以往每日就宰那几头猪,能出的排骨有限,不过祖父说若是排骨一直好卖,那就每日多宰几头猪,生肉太多卖不动就降些价钱。”
“那蜜汁做法也不拘于排骨,烧五花肉、烧肘子都可,只需将肉皮处理干净,炖煮时间略长,其余做法与排骨无异。”其他部位做出来好不好吃程颂不太确定,但五花和肘子肯定没问题。
“还可做五花和肘子?那敢情好,今日回去就与父兄讲讲,这几日二哥要去府城买调料,若能炖的种类多了,正好让他多买些。”章清高兴道。
“为何去府城买调料?”程颂问。
“县中铺子也是从府城进货,其他调料还好,这蜜汁需要的沙糖量大,调料铺卖二百文一斤,多买也只肯便宜五文,父亲便打算让二哥去府城看看价钱。”
糖价贵程颂也知道,相比七文钱一斤的粮价,七十文的盐价就够高了,但盐铁自古是国家重要收入,价格受到很多非市场因素制约,而且就算盐价再高,作为生活必需品,食盐也是不愁卖的。
只是盐价越高铤而走险贩私盐的人就越多,所以大琞的官盐价格就一直维持在有些贵但多数人还买得起、盐贩子获利空间有限的水平上。
糖价则不然,甘蔗的种植受地域限制,大型的甘蔗园、制糖坊都在南方,北方售卖的沙糖都是从南方运来。
以前运河未通漕粮南货走陆路过来的时候价格更高,据说有过一贯钱的高价,就是一千文一斤糖。
现如今不仅漕粮运得便利,包括沙糖在内的不少南方货物还能走海运再倒运河或陆路到云州,两种方式都能大幅降低运费,这才有了现在看似很贵,实则已经便宜不少的二百文一斤的价格。
“沙糖价贵也可混入蜂蜜或饴糖,减少沙糖用量,味道并无太大影响。”
程颂想了想又说:“蜂蜜分不同花蜜,气味有些差别,还是饴糖稳定些。”
“蜂蜜县城很少能买到,饴糖一百文一斤,倒是便宜很多,晚间我与父兄说说。”
听程颂说饴糖也可用,章清觉得二哥应不用跑府城了,会做饴糖的作坊多,讲讲价也许还能便宜些。
“饴糖也要百文一斤?”
程颂就在县城买过一次沙糖,没碰到过卖饴糖的,最近小院的糖也不多了,还没来得及让王止代购。
若饴糖也能卖百文一斤,那还不如自己做些,长宁没有甘蔗做不了沙糖,饴糖就简单多了,只需麦子和糯米,大琞的粮价那是相当便宜。
“平日都是百文一斤,若买得多,家中去讲讲价,便宜个十文八文应是可以吧。”章清猜测道。
“那你先让家中去问问价,这几日我也做些饴糖试试。”
“程兄会做饴糖?”
见两人说正事,一直没插嘴的谢驰惊讶道。
“会是会,但十分手生,这饴糖的制作需要小半月,这两日我就试做。”
做饴糖需要先发麦芽,程颂根据自己穿着的厚度猜测最近的温度大概在十到十五度间,估计麦芽生长不会太快。
“颂弟定是这县学中最不惧落榜的学子。”
饴糖就是麦芽糖,制作方法很简单,基础材料是发好的麦芽,配合材料并不唯一,最便宜的是绿玉米秸秆。
将秸秆切段碾碎和麸皮混合蒸到彻底软化,稍微晾凉后与碎麦芽混合,加水发酵一夜,大部分糖分就析出到水里了,然后把挤压过滤出的糖水熬制到糊状就算做成了。
但玉米和西红柿辣椒一样,都是起源美洲的作物,大琞的地理分布程颂基本一无所知,没见过就只能当没有,而且最关键的是程颂家里没有,就算有也是冰箱里的速冻食品,作不了种子。
没有玉米,就只能选择最常见的糯米,好在大琞几乎所有的主要粮食作物都不贵,糯米一斤也才十文钱。
程颂让王止代买了十斤麦子,三十斤糯米,这个比例不算严格,对味道甜度不满意可以随时调整。
怕制作失败,他把材料都分了三份,连续三天,每日取三分之一的麦子浸好后放到笸箩里避光发麦芽。
室外温度还有些低,他将笸箩都放到了灶房,嘱咐画砚每日都要均匀洒些水上去,但又不能量太大。
最后一批麦子浸好等待发芽后,用盐腌制的腐乳坯也差不多够日子了。
晚饭后程颂用食盐、面酱和甘草、肉桂、丁香、砂仁等香料熬煮了汤料。
煮这汤料不用水,只用黄酒,煮好后滤去料渣和腌制好的腐乳盐坯一起装坛,一层腐乳盐坯一层料,最后还要撒层封口盐,盖盖封坛抹上封泥,几个月后就可以吃了。
程颂第三个休沐前一日,第一批麦芽已经长到一指高可用了。
这日散学回来,程颂蒸糯米,黎仁诚剁麦芽,画砚等糯米饭晾至温凉后跟着一起搅拌,搅好的糯米麦芽还需要发酵一宿。
休沐当日,将发酵好的糖水滤出后再用铁锅熬煮,煮至粘稠就是饴糖了,只是水多锅小,一锅一锅熬得程颂分外想念大号铁锅。
秀才院飘了整日的麦芽甜香,几乎全村的孩子都在院门外转悠不肯离开。
佃农家买不起沙糖,最多年节时花上几文钱买上一小块芝麻糖给家中孩子甜甜嘴,芝麻糖就是用饴糖加工的,这甜香味对孩子们来说诱惑力确实太大了。
程颂在锅边熬了一日糖,只熬得肩痛腰酸,实在没力气再把饴糖拉成硬糖了,只能让画砚告诉院外的孩子都回家取碗,自己舀了一勺刚熬好的饴糖准备煮锅糖水给他们分分。
煮糖水容易,黎仁诚没让程颂动手,自己煮好后端到院中,让孩子们排好队,一人两大勺。
小点的孩子还不太省事,端起糖水就喝了个眉开眼笑,大些的孩子不少都将糖水端回家中,与父母家人一起分食。
“少爷,能取一勺饴糖送与吴婶子家吗?今日虎子大哥回来了,他家可热闹了。”
“虎子大哥去哪儿了?”
“说是去服徭役了,去了一个多月。”
画砚的话听得程颂心中一动,但也没露声色,取碗舀了勺糖让他端走了。
一直在旁边学习熬糖的黎仁诚看出来了,问道:“颂弟可是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