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颂舀了瓢水,招呼画砚和自己先洗手,然后又给黎仁诚打了盆热水出来。
“黎兄快洗洗,那包子还温着,再热热很快就好。黎兄家中一切都好?”
“多谢颂弟,家中还好,这几日渐暖,林间土也好收集,用上推车一日就能施灌近两亩地,不过家中田地贫瘠,又赶上返青,春耕事多,我就多干了几日,后面压实除草这些二弟大姐也能干得,下个月回去看雨水和麦田的长势,再决定是否追肥灌溉。中午还没吃饭,县城中的饭食自是比不得颂弟做的。”
黎仁诚答得仔细,还难得打趣了一下程颂。
这话听得程颂也有些意外,他这是被黎兄夸了吧?是吧?是吧?
高兴!!
“黎秀才快吃,今日这韭菜包子不仅有肉有鸡蛋,少爷还让王小哥买了些虾干放进去,特别香!”
午时刚过,他俩也是刚吃完,包子热得快,画砚端了一大盘出来。
“这包子味道好。”黎仁诚咬了第一口就给出了评价。
“好就多吃几个,赶了半天路肯定累了,我去调个醋碟来。”
程颂和黎仁诚都喜欢蘸点醋,画砚一般不用,也没想起来。
一勺醋加点豆酱、香油,又从腌萝卜里夹点辣椒,醋碟就调好了。
程颂当初穿回家取来的那点辣椒都用来腌了萝卜,后面再想吃辣就夹出一点,也亏得这辣椒味道够浓,否则真禁不起程颂的二次利用。
院子里的西红柿和辣椒都冒出了小苗,后院西红柿种得早,画砚日日都要去看看长势,盘算什么时候能再吃上那酸甜的果子。
严格说来他们三人上次分食的是半个西红柿,汁水包裹种子的精华部分黎兄和画砚还没尝过,程颂也盼着它能早日开花结果。
吃完包子,黎仁诚被画砚念叨地先去看了菜苗。
当初一个西红柿取出了二百多个种子,前后院各种了一半,后种的也都破了土。
程颂数过,冒了将近二百个小苗,也就是一大半都活了。原本他担心自己也没做什么浸种催芽,种子成活率不高,现在看来要么是阿姨买的西红柿好,要么是小院菜畦的土壤肥沃,再不然就是黎兄属于天生擅种植的体质,实在都不对就只能归功自己不讲道理的穿越光环了。
辣椒苗冒得更多,当初的几个辣椒扒拉出七百多粒种子,秀才院种不下,程颂还留了一半晒干没种。
现在出苗的也有将近三百棵,程颂不确定是否需要移栽,黎仁诚说再看看,他当初撒种留了间距,生长空间应是够的,只是这菜畦最好也灌些肥水,让菜苗长得更壮实些。
“这豆腐要如何做?”
虽然画砚和程颂都说了在处理发霉的豆腐坯,可乍一面对这满笸箩白毛,黎仁诚也是惊讶不小。
程颂拿下刀在白毛上横竖划了几刀,取出一块边顺毛边给黎仁诚解释。
“将白毛搓倒,贴着豆腐捋顺,再放入这陶罐中即可。这腐乳制作,使其发霉长毛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放入罐中用盐腌制。小弟也是第一次做,发酵这步最易腐败,只有发出白毛或浅黄色毛才可用,绿毛和黑毛均不可,幸好这批菌毛发得都算合适。”
几个笸箩都发成了白毛,程颂对自己的手艺也愈发自信。
豆腐比黄豆发酵更易失败,网络上教的大多要放曲种或菌种,程颂手里没有,不过就算现代家里有他也不打算用。穿回去他也出不了家门,所有东西都是有限资源,要想在大琞做好一样东西,就要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否则只能是做一两次娱乐一下自己。
如果有曲种,豆腐坯两三天就能发酵完成。
没有曲种,自然条件下空气中的毛霉菌也可以发酵,只是需要的时间略长,这次长好白毛就用了近十天,夏日温度高了应该五天左右差不多。
发酵好的豆腐还需用盐腌制几天,当初看阿姨制作的时候,程颂也刷了几个短视频,讲得都是发酵出白毛后用调料水腌制就可以了,但阿姨坚持用老法子,先用盐腌制五六天再灌调料水封坛二次发酵。
程颂和舅父特意要的大块豆腐,十块豆腐切了差不多六百个小块,一层带毛豆腐一层盐,用盐量差不多就是一百个豆腐块一斤盐。
大琞的盐价不低,一斤盐七十文,能买十斤细粮,黎仁诚和画砚都随着程颂一起捋毛摆豆腐,看六斤细盐用下去,心中多少都有些心疼。
“少爷说这腌好的豆腐叫酱腐乳,那除了这几斤细盐,是不是还要费酱?”画砚问道。
一块豆腐三文钱,就算周大伯给切了大块,加起来也就值三四十文。
焖了十天长了堆毛,再腌制居然就要四百二十文盐钱!后面居然还要费酱!谁见过这么奢侈的毛!
程颂被他憋屈的小表情逗得直乐,忍不住接着下刀:
“不止盐和酱,这些豆腐还须用差不多十斤黄酒,炖肉的香料也要用一些。”
画砚!!!!!
“用如此多的银钱伺候这豆腐毛?少爷这是为甚啊?”
“不是豆腐毛,是霉豆腐,能为甚,自是为了吃,这酱腐乳用处大得很。”
六百块豆腐坯捋起来也是枯燥,逗逗孩子取乐当放松了,程颂边干边吓唬画砚。
“若不舍下料,还有个青方,二次发酵时不用酒也不用酱,只需用此次腌制豆腐的盐卤水,再去舅父家取些黄浆水兑进去,调料加不加都看个人口味。”
“那少爷为何不用青方,酱和酒价都不低呢。”
“因为青方腌出的不叫酱腐乳。”
“那叫甚?”
“臭腐乳。”
“少爷!!都长毛了再等等不就臭了,还费甚的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