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种猪肉的做法,今日应是来不及,等做好了你们再回去可能耽误进城,以后再给你俩做。”程颂回道。
今天只有一斤五花肉,就算时间来得及肉也不够,程颂就没留他俩吃晚饭。
错过城门关闭确实麻烦,章清谢驰只能放下对酱肉的向往。
“颂弟居然能将芦菔做得如此酸甜爽口,还有些辛味,好吃!”
章清尝了一口就觉得这腌萝卜方子也得买。
“确实好吃,配那排骨合适。”
谢驰也喜欢这个味道,听了一日的之乎者也,午食也是应付,这爽脆开胃的腌萝卜是越吃越饿。
今日确实来不及请他们吃酱肉,程颂只能给他俩一人装了一碗腌萝卜,还是熟悉的陶碗陶盘,这两人道过谢后背好书笼又一次端着碗盘向县城家中走去。
“所有佃农都去山中铲土了吗?”
程颂向吃得满嘴油的画砚发问。
“应是都去了,吴婶子说的,不过有人怕少爷的主意不好用伤了麦苗,打算先少浇几亩看看。”
这酱肉真香,等少爷院试落榜,定要开个馆子,指定比老爷能赚钱,有出息!
程颂不知道已经被自己书童判定落榜了,只想着要不要晚上穿回家去再搜搜肥料制作的方法,琢磨了一下还是放弃了,书上和网上的知识大多是现代改良版了,既然不具备完美复刻的条件,就毛糙点吧。
同一时间,已经到家的黎仁诚取出酱肉,给母亲、大姐和两个弟弟都分了几片,只给自己留了一片,心中惦记家人。
这酱肉路上他没舍得吃,但颂弟的心意他也不想辜负,留给自己的一片吃得也是极慢。
“大哥,这肉真香!”
说话的是三弟黎仁安,他与画砚同岁,个子却要矮上几分,不知是不是颂弟所说的营养不足。
这时候大部分人家儿女都是分开排行的,黎家唯一的女儿黎仁宁是大姐,两个小儿子也习惯称呼黎仁诚大哥。黎母平日唤他们都是叫名字。
“仁诚,这酱肉是你同窗做的?”
黎母看向一个月未见的大儿子。
因为自己体弱,黎母总觉得拖累了家中儿女,最有出息的大儿子考上了院试案首,放在别人家就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至少要大摆筵席请请亲友乡邻,她家却只买了块肉,宰了只鸡,自家人吃了顿团圆饭权当庆祝了。
放榜那几日也有些乡绅送银子过来,还有给儿子说亲的,都被他挡回去了,说是要心无旁骛准备乡试。
可他连府学都没法安心去读,就为继续租着县学的学田补贴家里,做母亲的自然是内疚心疼。
“是今年才入县学的学子,也可算作是师弟,与我一同租住在学田,人品与厨艺均是出众。”黎仁诚回复母亲。
二弟黎仁平抬头看了眼大哥,想了想还是没说话,只在心中琢磨着大哥的评语。
大哥自入学后与同窗少有往来,每日除了读书就是耕作,其它人或事都不挂心,这还是头一遭听大哥夸奖其他学子,夸的还是人品和厨艺……
黎家所在的村子算不得富裕,包括他家在内,几户流民户分得的土地都很贫瘠,其他原住民的土地也就勉强算是中等田,产量比流民户的下等田每亩多个两三斗。
看到黎家的秀才儿子回来春耕,村民们都愿意凑上去打个招呼,看到他和二弟日日去山上铲土回来浇地也很是好奇。
黎仁诚对闲话家常不感兴趣,但村民若问起田地施肥,他回答得都还算耐心,只是强调这法子自己也是头一次试,效果如何不确定。
有的人家肯定是不敢试,家中土地不多,万一把这嫩苗浇坏了,今年的口粮都无处可寻。但也有愿意随着黎家一起尝试的,特别是几家流民户。
外来户融入本地相当不易,流民总是容易被看低一等,而黎仁诚绝对是这些流民家中最出息的孩子,给他们挣了不少脸面。再就是他们的土地产出也确实太低,糊口都费劲。
黎仁诚虽嘴上说对法子没把握,但他既然敢把自家的十亩田都施上,这些流民户就愿意跟着他一起尝试,左不过就是多费些力气上山铲土,现在的他们能拿得出的也就只有力气了,使出来去挣个希望怎么也强过无处使力。
黎仁诚回家的这几日,整个佃农村都在忙着春耕。
往年这时候田里也要施肥,只是多用农家的粪肥,今年多了去山上铲土的活儿,一下显得忙碌了许多。
家中就自己和画砚,每日要做的主食也不多,程颂让王止代购了两袋细面和一些油盐调料,直接送到孙大家。
春耕最忙的这段时间,让他把两家的主粮一起做了,都用这细粮,不用跑两边做两顿,在他自己家做完,给程颂他们送去就好,工钱不变,算作特殊时期的雇工福利。
与章家的分成拉锯战最终以利润三七分成交,程颂又附赠了腌萝卜的方子,并告诉章清方子中的辛味可以试试山茱萸和食茱萸,柑橘汁可以根据季节调整成其他香味足些的果子。
原版的方法用的是柠檬,大琞可能有类似的品种,但程颂还没见过,不过他觉得用些酸梨杏子之类的味道应该也不错,只要别拘于柑橘就好。
回家施灌用了将近十天,黎仁诚返回学田这日正赶上县学休沐,他先去县城人力市场找王止还了推车,便匆匆往佃农村赶。
秀才院中,程颂正带着画砚整理发好的豆腐坯。
饶是对少爷有着不小的盲目崇拜,对着几笸箩长了白毛的豆腐块,画砚也很难昧着良心夸这豆腐真好。
前些时日那些长了绿毛的黄豆虽然也有些奇怪,但好歹他是吃过豆酱的,对少爷说的酱油也有些信心,可酱腐乳都没人听过,这么多毛的豆腐更是前所未见,实在是不知好在哪儿啊!
黎仁诚刚一进院,就被消极怠工的画砚发现了。
“黎秀才回来了!”
突然一声咋呼吓得程颂差点把手中刚理好毛的豆腐捏报废了。
心里爆了句粗口的程颂在揍孩子和继续整理豆腐毛中间选择了黎仁诚。
“黎兄回来了,我还以为你至少要在家中忙上半月,画砚,先不弄了,去将包子热上,黎兄午食还没吃吧?稍待,我去打些热水黎兄先洗把脸,赶路肯定疲累。”
黎仁诚进院后都没轮到开口的机会,就被这主仆二人抢完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