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用穿回家翻书,什么什么的问题就有了答案。
程颂虽然记不清书上怎么写的,但他知道家政阿姨每天都要带走什么。
大致就两类,所有的厨余垃圾和一切纸制品。
他做题的草稿纸,快递包装盒,连小区过期的物业通知都被阿姨撕走了。
秋天小区里的落叶她也捡,说以前老家土灶的草木灰也是很好的肥料,这东西以前程颂没什么机会见,现在厨房灶膛里天天不少清理。
想好了要堆肥,程颂提醒画砚:“中午吃完排骨,剩下的骨头都别扔,以后家中剩饭、淘米水、厨房剩下的蛋壳菜叶都不能扔。”
“为何啊少爷?”
“有用,这皮也不能扔。”
程颂指了指画砚手中的柑橘,“还有灶膛里的草木灰也须留着。”
谢驰和章清也好奇上了,“程兄,这吃剩的骨头能有何用啊?”
“先保持期待。”
吃剩的骨头,发霉的豆腐,为何程兄/颂弟让他们期待的都不怎么想要期待呢……
叮嘱完画砚,程颂打算回厨房看看排骨的火候,正好王止买好陶罐回来了。
代买一趟的费用是五文,程颂对王止家的这个服务项目愈发满意,确实能给自己节省不少精力。
“这时节应是没什么落叶,就捡些枯枝,铲些大树下的松土,不用深挖,千万不要铲出个大坑,混着草根烂叶的泥土最好,就这样的给我挖几车,二十文一车。”
这附近的山上都是植被茂密,多年积累的表层土应该很适合做堆肥土,程颂自己没时间尤其没力气挖,他也不打算让黎仁诚去。王止家的兄弟多,他就直接问了,如果不行他就去雇几个佃农。
“就几车土,哪用得了二十文,一车土公子给十文即可。”
王止高兴地说,铲土可比送干柴还省力,不用劈不用晒,这山离学田也近,铲好一车送过来一个时辰都用不了。
“公子打算要几车?”
“先要五车。”
程颂看着王止的独轮车估算了一下。
“我这就回去取锹镐,唤家中兄弟再推辆车来,今日之内定将五车土与公子送来。”
王止说完将车停靠在小院墙根,就要回县城,被程颂叫住,给他打了碗水又塞了两个昨日孙大做的炊饼:
“今日若干不完,明后日也来得及。”
画砚看王止来送陶罐就跑出来了,问少爷这些东西怎么用。
之前发酵黄豆用的笸箩已经清洗好了,程颂让他拿几个放到院子里晒晒,再把这些陶罐洗干净,洗好后再烧开水都烫一遍。
程颂自己回到厨房开始处理豆腐,豆腐是舅父家早上刚做好的,豆香味很浓,程颂要了十五块。
做豆腐的技术是从外甥这里学来的,周家人坚持不要程颂的豆腐钱。程颂也没坚持,反正十几块豆腐也不多,将来用量大了再说给钱的事不迟。
做腐乳的十块豆腐用清水泡上备用,其余五块豆腐切薄块,等铁锅腾下来程颂也打算做个煎豆腐。
在灶上炖了一个多时辰,陶釜与铁锅中的排骨都熟到软烂脱骨了,最后大火收汁的时候程颂翻动得很小心,怕温度太高把陶釜烧裂了。
有惊无险地收好汁洒上芝麻,陶釜中的排骨就烧好了,铁锅中的也盛盘后程颂开始煎豆腐。
铁锅毕竟不是平底,说煎其实算是半煎半炸,裹好蛋液的豆腐煎熟后再倒入调好的料汁烧开撒上葱叶就完事了,虽然没有平底锅好用,倒也影响不大。
排骨都盛出后,程颂将陶釜涮洗干净,自己抱着陶釜,让画砚端了一碗切成小块的排骨,一起给吴婶子家送去。
就借个陶釜,吴婶子哪好意思收下一碗排骨,说什么也不肯要,可架不住程颂坚持给:
“这排骨吃完,剩下的骨头吴婶子如果不用剁来喂鸡,就还给我送来。”
画砚……
吴婶子……
趁吴婶子被这不同凡俗的请托惊闪了神,程颂和画砚放下排骨赶紧离开了。
“少爷,为何给吴婶子家送小块的排骨。”
画砚以为那些小块是给自己的。
“她家里老人孩子多,一碗都是大块,家中大人可能都不舍得取食,小块的兴许还能人人尝个味道。”
程颂也不是豪富,做顿排骨能让家家都吃个饱,一家人都能吃到两口解个馋,让日子多丝甜味就好。
“回去我给舅父家送些,你再给孙大家送上一碗,那小块的还剩不少,你想吃哪个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