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霁停笔许久,沈扶砚盯着画纸上的八九分相似的人像。只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画中人漆黑的瞳孔凝着他,沈扶砚忽然心下了然,原是眸色不大相似,瞄不出那琉璃般的剔透。
“陛下是否满意?”谢霁试探道。
沈扶砚耳边充斥着朝臣的吵闹声,半晌也懒得回话。
稠密的人声中,拳脚,推诿,权势压人,见风使舵。沈扶砚从前觉得是不得不融入进去,如今转念,不若将几个顽固拎出来杀干净完事。
“陛下,陛下?”
沈扶砚神思混杂,听到谢霁询问的声音似有错觉,好像比他往日说话都要柔和些许。
“朕心痛。”沈扶砚将似游魂般时不时冒出的统统塞进衣襟,顺势抚了抚胸口:“朝堂上恶心之人太多,全换一遍也不为过。”
谢霁无言以对,心中些许佩服沈扶砚大刀阔斧。目光不敢落在他心口上,开口却是:“陛下要不要传太医?”
察觉到与他坐在一处的沈扶砚了无声息,默默无语地盯着他。谢霁自觉失言,自嘲道:“朝中人盘虬卧龙枝节横生,陛下若要动刀,还请爱惜身体不要拼命。若蒙不弃,微臣可做那把刀”
沈扶砚见谢霁坐得笔直,似乎又把话听进去了。谢霁这把刀实在太钝,但沈扶砚玩心大起,不知谢霁轻信他人能到什么地步,假意允道:“谢大人关心,朕心甚慰。”
谢霁闻言,坐得更加笔直,手中毛笔握得太紧,几乎要折断当场:“是。”
言语间,这声答应格外清晰。帘外骤静,沈扶砚朝殿外望去,只见刚才吵嚷的朝臣自觉退向两边,只剩下齐愈清和柳容真对峙不解。
沈海廷在众人注视下疾步走进殿内,袖袍破风,人人噤若寒蝉。他停在缺了一瓣的金盏前,正要拂袖发难。凝滞的空气中银器碰响,如歌如乐打破了行云流水的氛围。
大殿左侧方听晚格外突兀地转过身,面上银链上波光闪过,隔着人群朝沈海廷望去。
沈海廷手中一顿,眼里考量横生,上清台……
让贤解忧一卦是方听晚算的,斥责沈扶砚的话到嘴边,沈海廷终究还是咽了回去:“皇帝呢?”
垂帘微动,谢霁被沈扶砚推了推,心中生出一种祸国殃民的罪恶感。他持正的声音不卑不亢地透过纱帘:“回太上皇,陛下身体不适,稍作休息。”
话音未落,帘后传出一阵怪异的衣物摩擦声。谢霁眉心微蹙朝身下看去,沈扶砚摁住大腿不让他起身行礼。谢霁几番挣扎,灼热贴着厚重的布料而起,顺着骶骨让他微微震颤。他顶着沈海廷锋利的视线将身子躬得更加板正,双目死死盯着案台。
“谢大人小声嘀咕什么?”沈扶砚伏在谢霁红透的耳边问。
谢霁咬牙:“君令不可违。”
沈扶砚拍拍他肩头,不走心地赞了两句:“谢卿啊,朕甚爱谢卿。”
话落,他刷地掀开纱帘。瞬间朝臣们的目光跟着沈海廷一道汇聚过来,看清了帘后记档横七竖八的凌乱景象。
沈扶砚轻佻地拢了拢衣袍,一想到若是惹人遐思地再说些什么将谢霁吓晕过去,那更是麻烦得很。于是抬手让朝臣起身,一边轻浮地扫了眼沈海廷:“太上皇免礼,可有要事参奏?”
沈扶砚不跪不拜,甚至连问安也自行免除。见他如此嚣张地挑衅着东风院的权力,当即有几人要照旧劝谏。不等众人开口,沈海廷借机大发雷霆,振袖道:“参奏?不敢。沈皎年幼身子也弱,你连皇弟都往火坑里推,有什么是为父敢参奏的?”
沈海廷面色铁青,目光如刀斩下。
常聚东风院的几个重臣更是察言观色,一脸痛心疾首。
沈扶砚心中哂笑,这些人纵然见过沈皎,但知晓今日沈海廷为何怒火中烧的恐怕寥寥无几。
他往鎏金御座上一靠,阖目深缓两息,悠然开口:“父亲此言差矣,皇室子孙自然是社稷为重。如今相亲相爱以涨士气,哪里来的火坑呢?”
沈海廷像被自己的话打了一锤,又分明记得从未对谁说过什么皇室受磋磨天经地义的话。
这话沈扶砚也记不起方才自己的话是哪辈子听的,只是了然谁听这话谁都像吃苍蝇一样恶心。他为自己从前的反思不值一瞬,轻笑数声:“皇弟属实年幼,只是先祖八岁临政,而皇弟长他十岁罢了,如今皇弟若喜欢这皇位也是坐得。”
“陛下不可戏言啊!”
“陛下临政是天意所托,臣等拜服!”
沈扶砚觑着说话的臣子穿得和柳容真一般黑,大概是刚吩咐下去的气氛组。他有些尴尬地清了清嗓子:“更何况,臣民已有一战之心。朕为天子,更是长皇弟一岁,应当明理。岂可过于退缩,任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陛下所言极是!”
“陛下所断英明!”
这次呼应之人更多,沈海廷脸色硬如铁板,狠狠扫了眼齐愈清。
齐愈清刚要开口,沈扶砚忽然一阵咳嗽堵住了齐愈清的话头:“咳咳,朕知道皇弟讨厌热闹,身子又弱。这件事委屈了他,朕自会补偿。”
“哎呀,只是讨厌热闹,这,这也好解决。”
“国事为重啊。”
“陛下才要保重身体吧,陛下不可为这些小事过于劳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