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院正给李琅月开的药方中,有安神助眠的成分。
李琅月服下药后,阵阵困意瞬间袭来。
沈不寒将李琅月打横抱起放在床上,将草药捣碎涂抹在眼带上,随后敷在李琅月的眼睛上,替她盖好被子。
沈不寒微微起身,瞬间就被李琅月抓住了衣角。
“别走,好吗……”
李琅月的眼睛睁不开,只能紧紧地拉着沈不寒。
“好,我不走,我就在这里守着你,我给你唱歌吧。”
“好。”
沈不寒替李琅月唱起了歌谣,是小时候阿娘给她唱的。阿娘说,这是她的家乡的歌谣。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阿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死了。
阿娘死后,他拜入师父门下,此后再也没回家。
海水梦悠悠,我愁君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起初每次想阿娘了,他只能独自找个没人的地方低吟这首曲子。
后来,偶然间被师父师娘发现了。
“这么好听的歌,怎么能自己藏着唱呢?不如教教师父和师娘吧。”
后来,师娘唱得和阿娘一样好,一样缱绻温柔。
“小寒,要是想你阿娘了,就和师父和师娘说,不要自己藏着掖着,会憋坏的。”
“好。”
再后来,他在西川的山道了捡起了被抛弃的李琅月。
当时的沈不寒不理解,这世上怎会有母亲如此狠心。
起初,李琅月说不了话,也看不见任何东西。
他便把这首歌唱给李琅月听。
他知道李琅月不是不想阿娘,只是不敢想她的阿娘。
年少时,他总想着要争气,要出人头地,一定要为阿娘争一个诰命。
可到最后,他不仅没能做到,还让阿娘死后也要因他蒙羞,还连累了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师娘。
他这一生,越想留住什么,就越留不下什么。
如今,他只剩下李琅月了。
她是他苟活于世的唯一念想。
沈不寒唱歌的声音很轻很轻,近似呢喃低语。
歌声尽,已是满面泪流。
耳畔传来李琅月均匀绵长的呼吸。
她没有皱眉,没有流泪,没有不安地不停翻身,她就安安静静的熟睡着,唇角微微上扬,像暗夜里绽放的莲。
若她余生能平稳顺遂,喜乐无忧,他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她以和亲为赌注,换他沉冤昭雪。
他唯有以性命为筹码,换她平安无虞。
沈不寒俯身,在李琅月的额头上印上轻轻一吻。
******
沈不寒没有回自己的府邸歇下,而是连夜进了宫。
李宣还在处理政务,赵蕙宁就伴在他身侧,拿着礼部送来的新科进士的家世人像,正在一一参看。
“福安马上就要及笄了,也到了要谈婚论嫁的时候,陛下觉得这些新科进士怎么样?”
“我觉得那个状元郎晏仲举就挺不错的,人长得端正,文章写得也笔力遒劲,鞭辟入里,是个可造之材。”
“晏仲举父母早亡,家里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亲戚,福安嫁过去便不必侍奉公婆。咱们要是想福安了,随时随地都能接回宫里。”
“这个晏仲举确实不错。”
赵蕙宁顺着李宣的话,中肯地评价了一番,可目光却只落在名册里的崔佑虔身上。
福安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女儿的那些心思,做母亲的怎能不知道。
只是可惜,崔佑虔姓崔……
李宣从背后环抱住赵蕙宁,将头埋在赵蕙宁颈间轻轻地蹭着:
“当然,最主要还是得看福安自己喜不喜欢。咱们也不必只盯着新科的进士看,大昭所有的好儿郎,都可以挑出来给咱们福安。”
“陛下说的是。”
赵蕙宁轻轻地拍着李宣环在她腰上的手,侧过身温柔似水地望着李宣。
李宣几乎要溺在赵蕙宁的秋水般的瞳眸中,俯身刚准备吻她,太监进来通传。
“陛下,沈不寒沈大人在外求见。”
“这么晚了,他怎么来了?”
被扰了和爱妻亲热的李宣,此时十分不悦。
“他夤夜前来,大概还是为了德昭的事情。”
赵蕙宁揉了揉李宣的眉心,展平帝王眉间的沟壑,扯了扯李宣的袖子。
“来都来了,去见见吧。”
李宣召沈不寒入内,沈不寒一见帝后,直接撩袍对李宣和赵蕙宁行叩拜大礼。
“沈大人这是做什么?”
李宣见状立马变色,随即就要伸手去搀扶沈不寒,沈不寒却跪伏在地,长跪不起。
“臣求陛下听臣一言!”
“有什么话快起来说!”赵蕙宁见沈不寒如此郑重严肃,一时也是慌了神。
“不,臣就跪在这里说。”
沈不寒从怀中取出一本奏疏,双手捧过头顶。
“这本奏疏上,详细记录了臣从齐王处追缴的赃款,还有一部分,臣现在暂时追查不到下落,但臣已经命令手下人日夜不歇地去查了。”
“此次科举舞弊案牵涉到朝中不少大员,其中不乏贪腐之辈,尤其是裴松龄,抄家所得又是一笔巨款。”
沈不寒又一连报了一系列账目,又呈上了自己的理财之策。
李宣当然知道,沈不寒这大半夜地闯进宫来,不会只是为了向他呈上这么些流水账。
李宣将奏疏合上,眸光凛冽如剑:“你到底想说什么?”
“臣想说,这些钱财加起来,足够支撑神策军和河西军两到三年的开支。”
“所以呢?”
“不要两年,只要给臣一年。臣一定可以拿回西北十州!”
沈不寒对着李宣重重叩首,只这一下,玉砖上便已洇开了赤色血痕。
西北十州原属于大昭,但百年前,西戎趁着大昭境内藩镇作乱之际,吞并了西北十州。
西北十州地势险要,谁拥有了西北十州,谁便占尽先机。
丢掉了西北十州的大昭,时时刻刻都感觉西戎在头顶悬了一把剑,稍不留神就会刺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