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韩岐交出兵权,赵怀琰派别人去镇守边境,守疆之人便成了郑永将军。
郑家虽说不是和韩家一般有世袭的将军位,却也是西陵朝堂上颇有盛名的家族。
郑永为人刚直不阿,和韩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最不擅长玩朝堂争斗,阴险斗狠那种伎俩,有什么话都会摆在明面上。
郑永同样是在年少时便被送到宫里做了皇子伴读。
因此赵怀琰也是对这位郑永将军多些信任。
郑永对韩岐被“明升暗降”这件事有些抵触,但是还没轮到他自己,却也没什么话说。
流言蜚语总是会传很远,他想传给韩岐的密信,在几日之后也终于到了韩岐手上。
“韩兄见信安。自兄交出兵符回宫已数月有余,对于兄担任禁军首领一事,永深感不易,武将家庭,持兵符本就有拥兵自重之嫌,未可知哪一日亦会累及自身,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还望兄,暗自珍重。边境虽苦寒,如今无战事,却也乐得自在。”
郑永的来信说的话倒是坦坦荡荡。
“另有消息,东戎太后崩逝,其子萧时晔调查死因遭拒,与皇帝萧时宣关系剑拔弩张,目前东戎局势混乱。”
韩岐与郑永既是同僚,又有一起长大的情分在,说话直白了点,韩岐也早已经习以为常。
韩岐匆匆去找赵怀琰,却见赵怀琰正拿着郑永的来信仔细阅读。
韩岐一着急居然忘了,郑永自然也是会给赵怀琰来一封信的,只是和给韩岐的那一封相比少了点内容。
相比起赵怀琰深宫里养出来的心机,韩岐和郑永这两个武将从小倒是性情直爽。
“郑将军来信说,边境目前安稳,东戎现在内战,局势混乱,无暇开战,萧时宣和萧时晔两人各自为营,朝臣各怀鬼胎,两兄弟明争暗斗。”
萧时宣比起赵怀琰,处理权臣和兄弟的手段实在是有些软,赵怀琰手起刀落,快刀斩乱麻就除掉了意图把控朝政的秦西崇,萧时宣却一直留着对自己有威胁的萧时晔。
“嗯。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好现象。”韩岐点了点头。
萧时宣虽然已经登基,但识人不清,留奸臣孟均廷在身边挑拨是非。
“洛尘,我知道你也想和郑永一样,去边关对吧?”
“边疆苦寒,现在这样挺好的,还能时常回家探望父母。”韩岐眼神闪烁躲避。
“我知道你心里不是这么想的,你瞒不过我的。”赵怀琰语气突然变得很温柔。
韩岐没有回应。
作为武将,无战事便是最大的心愿。
“我心里想的,你真的知道?”韩岐反问了一句。
“我平生最大愿望就是世间无战事。我是个武将,但是我并不觉得我习武的目的是为了杀人。我可以解甲归田,也可以和郑永一样镇守边疆,可如今,刘易琨说的‘明升暗降’这种事,不也是你对我的做法吗?”
“我……”赵怀琰居然也觉得理亏,一时半刻也想不出理由来反驳。
“既如此,那你不必待在我身边了,你走吧。念在韩家劳苦功高的份上,我不追究韩韶的过错了。”赵怀琰略略有些失落。
“臣韩岐,多谢陛下成全。”韩岐面色凝重的挎着剑走出了门。
“等等!洛尘,我还有话没说完。你,会给徐姑娘机会吗?”赵怀琰试探的问。
“多谢陛下提醒,臣自会与徐姑娘说清楚。”韩岐连头都没回。
赵怀琰坐在靠椅里,捏了捏鼻梁,长出一口气,随即失望的闭上了眼睛。
他实在是很担心他放手以后韩岐会和徐芝兰在一起。
韩岐离开宫里后,并没有回韩府。因为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和父兄解释,回家说不定还被韩韶阴阳怪气嘲讽一番,韩岐不让自己有机会做韩裕平接班人,也为打消韩韶的疑心顾虑。
韩岐突然觉得自己有父母兄嫂,甚至有侄儿,却始终是个无家可归之人。赵怀琰,若不是用手段,自己会心甘情愿的呆在他身边吗?
韩岐想了很久,虽说伴君如伴虎,可赵怀琰对自己也并没有做什么,若说“明升暗降”,倒也是皇家必备的手段,即使不这么做,自己交出兵符倒也是迟早的事。
若是真能如平常夫妻一样,也不是不行。
韩岐浑身一惊,摇了摇头,觉得这想法来的没缘由,有点疯狂。
“逸安,若你我都没有那么多的身不由己,就好了。”韩岐心里想。
赵怀琰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进过后宫,他不想和秦婉清有孩子,更不想立秦婉清的孩子做太子。
“陛下驾到。”崔海泉跟着赵怀琰来到漪莲殿。
刘妃淡定从容的出来接驾。
刘妃是秦婉清封后以后赵怀琰主动纳入后宫的,相貌自是美艳,性子又不是张扬的那一挂,为的也是有搪塞秦婉清的理由。
赵怀琰对刘妃,虽然说没有那么明显的喜欢,倒也是表面功夫做的很足。
“臣妾参见陛下。”
赵怀琰弯下腰,将刘妃温柔扶起来。
“爱妃快请起。”
刘妃抬起眼,稍稍有一些惊讶的看了一眼赵怀琰,但是什么也没有说,满目含情的跟着赵怀琰走进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