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时刻被人宠着的感觉,真不赖。
一家三口的好时光,又开始了。
走廊里继续传来方阿婆、刘老太和老吴头的争吵声,间或夹杂着邻居们的询问和和稀泥。
一家三口就着热闹,很快地洗漱好。姜满城做早饭,陈金花扫地。是的,姜家习惯大早上扫地。姜楠坐到餐桌前,宣布准备听她娘陈金花的,上午去各厂子里转转。万一呢,是吧。瞎猫碰上死耗子的事儿,虽然是小概率,真遇见招工,可就改变命运了。
而且她还要去特车队呢,她可是带着任务的。
饭桌上,姜满城打开收音机,调到歌曲频道,美滋滋地吃起早饭。
新时代就是好,随时随地都能听曲儿,都不用养戏班子,上哪儿找这好事儿去,你说说。
要问为啥昨天吃早饭不听收音机?那不是昨天上午太热闹了嘛,林兵竟然要去相亲,多难得,一家子光说外面的闲话就够乐呵了。
吃完早饭,姜满城趁陈金花出门,悄悄给闺女塞了一块钱:“热了买根冰棍,该偷懒就偷懒,现在根本没有招工的,爸都知道。不过家里还是得听你妈的,爸走了。”
姜楠扯扯嘴角,无语地看着她爸一溜烟蹿没影儿了。
她爸,可是时刻都在维护陈金花一家之主的地位。
姜楠又无语了下,收拾了收拾,准备下楼,却发现楼下又,又,又闹起来了。
原来是被吴建国砸了玻璃的那几家,不约而同找了过来。这年头,玻璃可不便宜呢,这下子都被碎了,可不得找来嘛。
她们丈夫做错了事?那是范桃花那个女人不要脸,勾引的,她们男人才没错呢!
再说,这种事儿,她们家男人又不吃亏。被点到名儿的,什么郑老蔫儿、孙大牛、钱大胆,三家媳妇儿,通通齐聚四号楼前。
“赔钱,我家前后六扇玻璃呢,都碎了,至少得赔我家十块钱。”
这年头,一块大些的玻璃也就一块钱,这位开口就要十块,属实是狮子大开口了。
“我家也四扇玻璃呢,怎么都得八块钱。”
“还有我家......”
老吴头死猪不怕开水烫,不管对方说什么,只一句:“不是我家干的。我家大锤和建国都出车了,半个多月都不回来,你们要找,去井上找去。我没钱,我家钱都是我儿子管的,我就是一个老鳏夫,没钱。”
“这热闹,不看也罢。”姜楠和程改改挤出人群,感慨了一句。
“咱们楼可在作业处出名了。”程改改来了一句,说完噗嗤笑出声,摇了摇头。
虽然心情不错,但今儿两人的运气却不好。姜楠和程改改转了一上午,啥招工通知都没看到,还被好几个门岗大爷用看傻子的眼神,上上下下打量个遍。
这年头,招工还用通知?只要有影儿,早被大家抢光了。
程改改今天没事儿,就陪着姜楠到处乱转。两人转了一上午,最终在供销社买了两个冰棍,蹲地头儿歇凉。
当然,姜楠出钱,怎么也得感谢程改改同学的陪伴不是。
姜楠吃着冰棍,眼神却望向不远处。前面的人影儿,怎么像村里的二赖子?她和程改改现在可是在炼油厂的供销社,距离她们第十作业处的一号院,步行也要半个小时了,距离西河岸大队就更远了。二赖子没事儿来这里干嘛?
“小楠,裘盼儿跟了咱们一路,她想干嘛?”程改改睨了一眼身后,语气有些不善。任谁被跟了一路都不舒服啊。
“还能干啥,要是真有招工的,想着占便宜呗。”姜楠回过神,也有些不高兴,转头对着裘盼儿重重哼了一声。
“她可真是。”程改改一副不知道说什么好的表情,很有些一言难尽,她皱着眉头,“你说她咋想的,从小你穿啥,她准得再穿一遍,还必须比你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吃错药了。”
姜楠耸耸肩,她是明白裘盼儿的想法的,就单纯羡慕嫉妒恨呗。可明白不代表理解,任谁被模仿了七八年,心里也不爽气的。
就说今儿吧,姜楠上身穿了一间米白色碎花小衬衫,下身军绿色长裤。她长得高,穿裤子衬得腿愈发长。
裘盼儿也是这么一身打扮,她只有一米五六,在这个时代也不算矮了,但是得分跟谁比啊。她一心跟姜楠攀比,可不就根豆芽菜似的嘛。
她长得也不差,虽说没姜楠白,但也是很耐看的。就是带着些苦相,没有姜楠身上的青春元气。
此时裘盼儿缩在大树后,心比泡进了黄连还苦。她吸吸鼻子,一屁股坐在地上,眼睛仍是死死盯着前面的两人,嫉妒得差点咬碎了一口牙。
要说裘老太把姜家当成对照组,还真不是碰瓷儿。两家确实是有些像的。
首先姜满城和裘向东都是西河岸大队的,算是老乡。两人同时招工进入油田,成了石油工人,在村里那可是被仰望的存在。
再说两人的家庭,都是双职工,女方条件比男方好,还都只有一个女儿,确实常被人拿来对比。裘盼儿她妈虽然也是西河岸大队出来的,但因为是职工家属,但因为裘向东入职早,也被安排了工作,算是在小家庭上打了个平手。
但要是再往上数,那就另当别论了。裘向东老丈人是大队支书,也算是正式干部了,每月拿工资的,裘向东家则是最普通的老农民。姜满城呢,虽说他家都是农民,但架不住人家老丈人是油田高级工程师,两个大舅哥也是工程师,这怎么能比。
这不,裘向东为了表示他更孝顺,更疼爱闺女,愣是接来了裘老太,扬言让老太太享享福,顺便照顾裘盼儿。
真的就是顺便。裘向东这个人要面子,自打搬到筒子楼,他媳妇儿和姜满城媳妇儿都只一个闺女,都伤了身子不能再生。姜满城放出豪言,说这辈子只要一个女儿就行,他裘向东能怂吗?那当然不能了,不仅不怂,裘向东这不直接将亲妈接过来,说是照顾年幼的闺女。
这可是个稀奇事儿,这年头谁不重男轻女?
正因为如此,裘向东和姜满城的事儿,一时传遍了整个作业处。
作业处妇联一看,多好的宣传材料啊,愣是联系油田总报,给两人写了一个礼拜的宣传材料,夸得人都不好意思听。
不好意思归不好意思,可好处是实实在在的,裘向东顺利当上了副队长,姜满城顺利调整工作,从前线石油工人,变成了档案室管理员。
当然,打的旗号是为了更好的照顾闺女。嗯,姜满城可没少拿自个儿闺女做法子。
如今,裘盼儿和姜楠都高中毕业,都没工作,也都不用下乡,这不,又被人对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