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清滢受惊般缩了缩肩膀:“嬷嬷吓着我了,清滢哪知姐姐食南瓜会起红疹。”
李嬷嬷见这腻腻歪歪的模样更是气个倒仰,她又不是老爷们,在她面前歪缠个什么劲!
柳清卿伸手拍拍李嬷嬷手背示意她不要急,这么多年被这对母亲这般恶心,早已习惯了。
“嬷嬷去问问母亲的嫁妆单子可理好了?若理好了我今日先带回去比对比对。”
李嬷嬷咬紧后槽牙匆匆离去,柳清卿与柳清滢相对无言,柳清滢眼含泪波时不时瞧她一眼再用帕子擦擦眼角,仿佛受了大委屈。
没一会儿,小应氏身旁的嬷嬷随李嬷嬷一道回来,进门后一直垂着眼不敢四处瞧,紧声道:“大小姐,夫人留您吃晚食,厨房那边已经做上了,待老爷和少爷回来就开席。夫人说了,大小姐有些日子没回来,老爷和少爷都惦记着您呢,今儿可得好好聚聚。”
说罢未等柳清卿应声,就跟身后有鬼追似的白着脸行礼后匆匆疾步离去。
这明摆着借老爷少爷在压小姐呢。
李嬷嬷面色依旧不好,柳清卿安抚看她一眼,“既如此,便再等会吧。”
柳清卿也没遮掩什么,拿出她手里那份嫁妆单子又过了遍眼,柳清滢不知在打什么主意左瞧瞧右瞅瞅,没出声,也不走。
正屋里安静极了,除了簌簌风声,就只有柳清卿翻阅纸笺的声响。
还好没多久,就有下人匆匆前来禀报老爷和少爷快要归家,马车已行至街坊外。
柳清卿起身,柳清滢连忙跟上,两人一道往正门走,刚走过花园长廊就与小应氏遇上
小应氏笑眯眯迎过来,瞧瞧柳卿卿,又点点柳清滢的鼻子嗔道:“你呀,又去缠你姐姐了罢。”
正到影壁后,马车也刚巧停下,小应氏示意她俩在此处等,而自己则快行几步绕过去迎人。
笑意盈盈地说道:“老爷,可有好事,今日清卿回府比对嫁妆单子,我整治了一桌好菜,咱们一家人好好正好好好聚聚叙叙话。”
柳许今日本在朝堂上被摄政王的人训了话就不爽利,一想柳清卿回来就想到前些日子小应氏与他说他这大女儿还未与谢琅圆房,心中颇为窝火,强嫁去侯府又如何?如此不堪大用!种种传闻令他面上无光!不仅没为父分忧,还有脸回来要嫁妆!
于是一甩长袖没好气地冷哼道:“她以为嫁进侯府便上天了?!如今这架子倒大,来这吃个晚食还要父兄作陪,她是我爹不成?”
说罢颇为厌烦地朝嫡子柳元洲摆手,“我今日与人约好赏兰,我一当朝四品命官,哪有这般闲工夫陪她?你若有这闲心便去陪罢。”
本来柳应洲听妹妹归家刚有喜色,但听父亲如此语气便低眉轻声道:“我也与同僚有约,怕是无法陪妹妹。”
柳许听到这话面色舒展开来,赞许道:“合该如此。”
柳元洲身形顿住,而后向父亲与小应氏行礼,连门都没踏入就转身离去。
柳许并未压低嗓音,如寒风般不好听的话语卷着钻进四周下人的耳朵里。四周陷入诡异尴尬的寂静,而影壁后的柳清滢也悄悄打量起嫡姐的神情。
嫡姐垂着眼,不动如风地立在那,好似没听到刚刚这番落人脸面的话。
而那边柳许说罢越过影壁,余光瞥见藏在后头的人影后止步,眯眼望过去,脸色又红又白,最终黑着脸一甩袖子又抬步就要走,却又停住微微侧脸看向柳清滢,“在这做什么,还不跟上来。”
又瞥了小应氏一眼,“还有你。”
柳清滢左瞧瞧右瞧瞧,在父亲不耐提步要走时连忙追了上去。
小应氏倒是不急,待他们父女二人走远后才满脸歉意与她说,“你瞧你父亲这脾气,真是一日不如一日,你莫往心里去。”
挥手招呼下人过来,“快将好菜给大小姐送去一份,可不能让大小姐空着肚子走。”
回头又看眼父女俩离去的方向已看不到人影,急急道:“那嫁妆单子我已经理好了,等一会儿我便让人给你送去。”
说罢不等柳清卿回答便匆匆追去,独留她在此处。
不远处的下人窃窃私语,就算听不清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李嬷嬷气的浑身发抖,揽住小姐后背就护着她往院子走。
晚食已摆在旧院中的石桌上。
不远处的新正院传来他们开怀的笑声,隐隐约约似近似远。
一如曾经,这柳府好生一家人,只她一个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