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阿布多吉:“这就是传说里格萨尔降服女妖的地方?”
阿布多吉点头,回答道:“是的!大掘藏师南木扎就是在这里找到格萨尔王的天授伏藏。”
数百年前,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正在上演一场神魔大战。如今站在传奇故事中心,我能感同身受的唯有“这里的风确实很大”这一点。
刚才在温泉边上的时候还好,风凉丝丝的,比较柔和,吹着还挺舒服的。
越靠近山脚下,风就越大,风噪声非常响。明明我们每个人都相隔不远,但是说话必须要扯着嗓子喊,对方才能听清。
阿布多吉指着山体上一个狭小的洞穴,对我们喊道:“快点进去,这里的风太大了,要是吹感冒就糟糕了。”
在高原上一旦感冒就有很大概率引发高原肺水肿,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是会死人的。而离卡玛寺最近的诊所,远在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多玛乡,开车过去都需要一天的时间。
听了这话,本来还在到处拍照的三个大学生立马老老实实地跟在阿布多吉身后往山洞里爬。
山洞的入口非常狭窄,只够一名成年男性勉强往里挪动。
轮到我的时候,我没有急着往里走,而是先伸头看了一眼,发现里面黑漆漆没有一丝光亮。如此看来,洞里大概率没接电线,甚至没有应急照明设施,。
通往山洞内部的是一条又窄又陡的楼梯,我几乎手脚并用才爬上去。
楼梯的尽头连接着一条通道。我刚准备起身,就听见走在前方的赵磊“卧槽”一声,接着喊到:“上来以后千万别抬头!”
想必他已经中招了。
我伸手触了一下顶,这高度别说低头了,就算把脑袋摘了我也走不进去。
我只好弓起身体,维持着半攀爬的姿势勉强行进。
完全黑暗的环境下,通道似乎无限向前延伸,没有尽头。我不得不腾出一只手来,举着手机探路。
一行人中只有阿布多吉带了手电筒,但也不是什么专业装备,就是保安巡逻用的塑料小手电,只够照亮面前的一小段路。
其余的人进洞之前压根没做一点准备,装备全扔在僧舍里,眼下只能用手机电筒照明。这点光线想要照清楚前面人的后脑勺都勉强,基本上算心理安慰。
借着这点微弱的光,我打量起周围的环境。
这条通道的两侧有很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当时的工匠做工还比较细致,甚至给墙面进行了简单的打磨,抛平了大部分的凿痕,但是犄角旮旯里还是能够看到刀刻斧凿的痕迹。
我问阿布多吉:“现在走的这条道是寺里开凿的吗?”
阿布多吉的声音从前面传了过来:“不是的,通道是和伏藏一起被发现的。走到最深处有一个天然形成的石洞,是卡玛寺最殊胜的禅修洞。”
我继续问:“你们直接在石洞里禅修?”
“那肯定不是,”阿布多吉立刻否认,“最开始的洞穴很小的,只能勉强容纳一个人。我们现在要去看的禅修洞是经过了扩建之后的状态。到了,就在这里。”
阿布多吉用手电照亮了他面前的洞穴,指挥着大家依次参观。我跟随着他的指引走进去看了一圈,很快就出来了。
虽说禅修洞已经进行了扩建,但实际面积依旧小得可怜。内部比通道高一点,我好歹能够站直身体,可也不富裕,一伸手就可以摸到洞顶。
洞里面除了一张窄短到没办法躺人的木床和一排开凿出来的浅洞之外,没有多余的布置。
我指着浅洞问阿布多吉:“这是干什么的?”
阿布多吉探头看了一眼,回答道:“这是前人扩建时特意设计的,用来放蜡烛的地方。”
我贴近岩壁观察,没发现任何壁画或者文字。
有了来时的经验,我很快就顺着原路返回了通道口,又连滚带爬地从石阶上出溜了下去。
阿布多吉是最后一个出来的,他一冒头,李衡明就迫不及待地问:“这就结束了?照片里的壁画呢?里面什么都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