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金口玉言,赐婚的圣旨第二日便下来了。
人到底是从万寿宫出去的,事已至此,太后也不愿多余同德王过不去,自是要留下看着两人成完婚再离京。
皇帝提前派了人来问太后的意思,太后想了想,将德王的婚期定在了六月初,算算日子,堪堪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筹备。
阿梨不在乎这些,哪怕明日就成亲她也是愿意的,她只会庆幸终于同时解决了太后和梅贵妃两桩大麻烦。
可是心里始终还是有事情压着。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他会后悔吗?
德王已经搬回了德王府,阿梨也找不到机会同他当面相问。
这一日,万寿宫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北国迎亲使团只在京城待半个月,即将离开故乡的春枝公主想要最后再多看几眼故国山河,近日多在京城和京郊游山玩水。
明日春枝公主打算去的是京郊千灯河,千灯河风光甚美,夜景更是一绝,是乘游舫、赏夜景的绝佳去处。
因要在外头过夜,宫里头的妃嫔们自是不便同往,太后娘娘年事已高,也经不起折腾。
春枝公主挑了一圈儿,挑中了她即将过门的弟妹——准德王妃。
公主性子天真活泼,太后也有几分疼她,她亲亲热热地抱着太后的胳膊撒了个娇,太后便点了头。
第二日一早,春枝公主便派人将阿梨接到了自己的宫里,宫门口早有马车等候。
“你与我同乘一辆马车。”春枝公主生得张圆圆脸,眼睛又大又圆,瞧着不像是比二皇子还年长,倒像和阿梨年龄相仿。
那日接亲宴春枝公主不便出席,是以这还是阿梨第一次近距离见这位公主。
她眼神和善,笑起来眼眸弯弯,打量自己也是光明正大的,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阿梨也露出两粒酒窝,回以友好的微笑。
春枝公主眼睛越发亮了起来,抚掌道:“哎呀,怪道宫里都在传,那日四皇弟在宴席之上舍父皇一诺求娶美人。那日桃花轩中我就觉得这女孩儿真好看,今日近看更是越看越美。”
她特地绕开了宫女二字,阿梨在心里默默领了情,本有些忐忑的心情也慢慢平复下来。
阿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公主称呼我为阿梨便好,德王殿下心善罢了,公主就莫打趣阿梨了。”
“行,那我就叫你阿梨了。”春枝公主颇为自来熟,挽上阿梨的胳膊,从善如流地叫了一声阿梨。
皇家马车出行,自有差役清道引路,马车一路通畅行驶,至晌午时分,便到了千灯河畔。
千灯河虽以晚间的河灯游舫闻名,但白日里也自有一番不同的别致美景。
两岸杨柳青青,绿草如荫,紫色和粉色的小花在草丛中摇曳,小团小团的柳絮和蒲公英随着微风在阳光下飘荡,树叶花瓣和飘絮落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随水流飘向远方。
她们来到的这个码头今日已经清场,并无其他游客,几艘大小不一的游舫画船停靠在码头边,船上的丝竹歌舞声依稀可闻、远远还能看见船上各处走动的侍者们。
春枝公主拉着阿梨登上了其中最大的一艘游舫,这艘游舫船头挂着一排形式各异的彩鸢风筝,在河畔微风中轻盈舞动,明媚热闹,看得人心情都好了几分。
上船后春枝公主对着侍女们挥了挥手:“你们先上去。”
“是,公主。”侍女们低眉敛目,恭敬行礼上了二楼。
“跟我来。”春枝公主神秘一笑,拉着阿梨绕着一楼外侧的甲板往另一侧走。
阿梨没有出声,心中已明白,春枝公主今日找她出宫恐怕并不简单。
行至拐角处,春枝公主才停下脚步,往前抬了抬下巴。
阿梨顺着春枝公主的动作望过去,瞬间愣在原地。
游舫的另一侧,一艘比她们所在的游舫稍矮一些的画舫比邻而停,德王殿下着一袭宝蓝衣袍,明媚春光之中更显出眉目俊朗,正立在画舫边望向自己。
“阿梨,我只能送你到这儿啦,日后你们成亲之时我虽已离开万国,但也不要忘了我这个红娘哦。”
春枝公主眨眨眼,转身离开。
方才阿梨见到德王的一瞬间,眼睛分明亮了起来,可见也是对她这个四皇弟有意的。
希望德王殿下心情一好,给自己挑的暗卫质量更上一层楼,说不定还能多送自己两个。
春枝公主心情颇为愉快地上游舫二楼听曲儿去了。
阿梨看了看春枝公主消失的背影,又回过头看了仍望着自己,微微露出一点笑意的德王,什么都明白了。
难怪公主今日突然要带自己出宫,原来是受人之托。
对面画舫上那人身形一动,一道宝蓝影子闪过,人便落到了自己跟前。
阿梨这才反应过来,屈身行礼道:“奴婢见过德王殿下。”
胳膊被人轻轻抬了一下,这礼到底是没行下去。
“我同你说过,若无外人在侧,不必多礼,也不必自称奴婢。”谢长佑微微皱了皱眉。
还不待阿梨回答,这人便小声道一句:“冒犯了。”
语毕,阿梨只觉腰间一紧,便被搂进了一个淡淡松木香的怀抱里,眨眼之间便已落到了对面画舫的廊柱之后。
“方才有人过来了。”德王依旧是那副清冷无波的表情,语气平稳,耳后却红了一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