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摘明月 > 第1章 归京

第1章 归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万昌六十四年春,因万国皇帝唯一的女儿春枝公主即将和亲北国一事,在西南封地呆了四年之久的太后特地回京。

母子久未重逢,皇帝又素来以身作则,推崇孝道。

在太后到达京城的当日,亲自领着文武百官步行出城,在京城南门外恭迎太后归京。

阔别四年的母子二人执手相看,泪洒南郊,群臣无不动容。

这番母慈子孝的场面在当日下午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无不称赞皇陛下的孝心仁德。

京中最负盛名的酒楼八宝楼中,一楼靠窗坐着的两位年长食客正一边饮酒一边议论着今日京中刚发生的新鲜事。

“都说天家无情,要我看咱们的陛下就是例外,谁不知道当年太后本是想推另一个……”

“嘘!你不要命了!”

高瘦那位大爷啪得一声忙将已喝得脸色通红的好友嘴捂住,面色慌张地扫了周围一圈,扔下酒钱便匆匆将好友拽出了酒楼。

一位戴着帷帽,身形娇小玲珑,着一袭粉绿色衫裙的女子从两人方才坐着的那桌窗前经过,径直走向柜台。

虽然看不清脸,但其行走间袅袅婷婷,一身出尘气质已足以令人见之忘俗。

连急着拽走好友的大爷也忙中抽空多看了两眼。

两人匆匆融入了八宝楼门口繁华的街市之中。

阿梨虚望了一眼二人的背影,想到那人方才的话,心里只觉得感慨。

皇上到底是皇上,利益和美誉,一个都不落下。

“掌柜的,两份八宝碗糕,带走,食盒用最好的,装稳当些。”

八宝楼发家的绝活就是这八宝碗糕,京中无人不晓,连素来吃惯了珍馐佳肴的太后娘娘每年也要吃上一回。

这次四年未归京,还在路上时,太后就念叨过两回这八宝碗糕了。

上午一回了万寿宫,阿梨便和桂嬷嬷打了招呼,马不停蹄地来了八宝楼。

掌柜的早就练就了一双利眼,老远就瞧出来这位姑娘身上的料子是宫里出来的,忙赔着笑道:“您稍坐一会儿,我去楼上给您取最好的食盒来。”

八宝楼常年宾客盈门,就算是楼里头现食,也是要等上一会儿的。

阿梨点点头,到大堂角落里一张桌子上坐下。

这张桌上只坐了一位着淡绿衣袍的公子,独自饮着面前的茶。

阿梨微微福了福身,绿袍公子也礼貌点头,陌生食客拼桌很寻常,互相打个招呼也很寻常。

那位公子隔着帷帽朦胧的白纱看了对面女子几眼,抿了抿嘴角,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将面前另一杯盖着盖子的茶盏推到了对面。

阿梨端起茶盏,借着帷帽和袖摆的遮掩,迅速将茶杯里头的东西攥到了手心。

掌柜的不敢怠慢这位宫里来的贵客,东西上得比平日快许多,并亲自提着一个大而精美的双层红漆木食盒送了过来。

那位绿袍公子已经离去了,此时这桌只有阿梨一人独坐。

“多谢。”帷帽后的声音带了笑,清脆又柔和,让人很容易想象这帷帽之下是怎样一位娇美女子。

顾名思义,八宝碗糕,一份有八色八味不同的糕点,造型也各有特色,用八只巴掌大的小碗装着,拼成一朵牡丹花的模样。

装着两份八宝碗糕的食盒还是有些份量的,阿梨双手拎着食盒,行走时仍稳稳当当,保持着一种得体的仪态,显然是提惯了的。

待慢慢走到候在街边的马车边,先将食盒放进马车,才在扮成车夫的小太监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马车迅速驶向皇宫的方向,片刻后,对街另一辆马车里的绿袍公子才放下车帘一角,吩咐车夫驾车离开。

————

万寿宫西暖阁中,下人皆退了出去,只有太后和皇帝相坐对弈。

西暖阁被落日余晖烘得暖洋洋,屋子里的瓷器家具都染上了橘红,瞧着好不温馨。

然而凭窗对弈的母子二人面上的表情却都有些冷。

“母后,先皇后当年犯下如此大错,朕能留谢长安一命已是看在您的面子上,被幽禁的已废皇长子岂还有再放出来的道理。”皇帝落下一颗黑子,语气淡淡,眼神中已隐有不耐。

“皇帝不必拿先皇后那事来堵哀家的口。”太后忍了又忍,终于还是没有撕破脸将话彻底说破,今非昔比,如今这天下已无她戚家说话的地方了。

太后深吸一口气,放缓语气道:“安儿秉性良善,无论当年你对母后,对戚家有何怨怼,可安儿终究是你的亲儿子。更何况,哀家只是想让安儿可以在西南行宫里能够自由行动,并非让你直接将他放出来。”

太后此话已算主动让步,是在拉下老脸来求和。

皇帝年近中年,华发已生,威严感甚重,听到太后如此说话,也毫无波动。

“母后,朕的儿子不止他谢长安一个。何况,朕方才已经说过了,当年能留他一命已是看在您的面子上。”这话里已暗含杀意。

太后心里又惊又怒,却已无计可施。

或者说,自十年前戚家倾覆,她手里的棋子就已经下完了。

这棋是彻底下不下去了。

良久,太后捏了捏眉心,疲惫叹道:“罢了,哀家年纪大了,下不动棋了,皇帝政务繁忙,不必陪着。”

“那母后好好休息,儿子过些日子再来看您。”

皇帝的御撵浩浩荡荡地离了万寿宫。

太后闭目靠在榻上,桂嬷嬷在一旁轻轻替她按着头。

“阿梨呢?”太后有些突兀地问了一句,又似是无意。

“回太后,梨姑姑去宫外的八宝楼给您买点心去了,还未回呢。”

“叫她回来后来见我。”

“是,太后。”

太后闭着眼睛,一粒一粒转着手中的墨玉佛珠,面上虽又恢复了平日里的高傲威严,心里却已经将皇帝恨透了。

皇帝啊皇帝,既然你如此狠心,那就莫怪哀家非要让长安留一个后了。

阿梨在晚膳之前赶回了万寿宫,太后平日里用膳都得要她在一旁伺候,今日也不例外。

这日的晚膳,太后格外和气,晚膳用的不多,话却说了不少,饭罢又留阿梨说了会儿话,将几道未曾动筷的御膳赏赐给了阿梨,才放人走。

阿梨提着食盒回到房间,背靠着门重重松了一口气,背后贴身的那层衣衫已然被冷汗浸湿了。

今日晚膳时太后三句话不离幽禁在千里之外的前大皇子谢长安,话里话外还是那个意思——想让她去给谢长安做侍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