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繁露春秋 > 第15章 琢玉

第15章 琢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俞清献为绍统帝自幼故交,早岁以才识入仕,刚正不阿,号“铁面御史”。光熙帝被俘后,胡骑南下,直犯京师,俞清献与绍统帝力主固守而非迁安,一役振社稷,中外称颂。他奉命巡抚山西时,设关堡、屯田、练兵,贼寇辄不敢犯。既还朝,迁兵部侍郎,进尚书,参机务。平生大义凛然,刚直仁爱,凡有利国事,虽千万人吾往矣。

瑟若初监国时,虽因侍奉父皇朝夕在侧,耳濡目染,略通政务章程,然其天资所钟,本在翰墨烟云、律吕丝桐之间。十四年来所历,皆是丹青砚畔、琴书香中之境,忽而肩负社稷重任,顿觉如履巨山。

内阁首辅俞清献遂领帝师之衔,表面为辅导瑟若膝头的幼主讲授经义,实则于殿中设讲,一问一答,皆为引导瑟若开蒙政务、启其经国之思。

新帝初登大宝,顾命重臣俞清献仍居中枢,而破格监国的长公主亦未遭掣肘。梁述一党竟异乎寻常地安之若素,连一纸弹章也未上;民间虽有“牝鸡司晨”之讥,然不过几句微言碎语,风未起,浪已平,况瑟若理政日久,才声日著,更无由置喙。

唯一令瑟若痛彻心骨的,是当夜力护她的石震庭将军旋即为梁党所清,司礼监江振主使其事,以“护驾不力”之名灭石氏满门。男丁皆斩,妇女入籍,幼子流徙边荒。

自举刀向梁党的那一刻,石震庭大概已知结局,卸任禁军首领前最后一次当值时,还特意往长公主所居瑶光殿道别,留一对家传金锁软甲与她和小皇帝,言她忠君守国,无愧天地,已是万邪不侵,此物仅是他一介粗人的一点念想罢了。瑟若当晚掩殿痛哭,翌日高热难退,仍扶病强朝。

就这般苦苦支撑至次年开春,她原以为风浪已平,朝局可安,不想梁述的第一步棋终于发动了。

那日原是俞清献入宫讲课之时,忽遣人来言“偶感风寒,需在府中静养”。瑟若初闻略觉意外,因俞先生素性刚劲,哪怕微恙亦未尝缺席。转念又听司礼监传言,说是俞先生亲自布置了讲题与习作,言明日必来详讲,她便放下疑虑,照旧温书习字。

未料这一“偶感风寒”,竟是病进了诏狱。江振忽然发难,罗织“擅权误国”之罪,将俞清献罢官削爵,家中仅存老母、一妻、两子,却重兵封府,阖门禁锢,无人可出。

瑟若早朝时,只觉殿上诸臣言辞锋利,章疏奏对如风刀霜剑,字字皆指向她心头。满朝竟无一人敢为俞清献分辩,昔日门生故旧,俱作噤声之状。

退朝后,她站在丹陛之下,望着天光如洗,却觉脚下浮动,耳中轰鸣,仿佛这整座朝堂,都随之一并倾塌。

或许是梁述恶趣味,俞清献监斩之日定在瑟若十五岁生辰当天,嘉祐元年五月初六。

端午那日,瑟若乔装改扮,进了诏狱。

俞清献闭目坐于石榻之上,神色从容,衣襟却早已血迹斑斑,指节处一道道血痕已渗入骨缝。他受的是东厂的“剔骨刑”,不伤性命,却叫人生不如死。角落一盏青灯,半碗剩菜,数道铁锁悬梁,滴水如泣。

听得细微脚步走近,他睁开眼来,看见那张熟悉的清丽面庞,瘦削憔悴,目中血丝未退,却强抑哭意,只低声道:“俞先生。”

俞清献缓缓起身,仍撑得一身笔挺。他朝她深深一揖,竟是伏地一叩,叹息道:“老臣无能,这世间风雨,无缘再伴殿下一程了。”

瑟若泪如雨下,惨笑道:“先生一去,真不知这江山,我如何守得住。”

“殿下本怀烟霞之志,若生于寻常人家,当可纵情山水、琴书自适,终岁无尘。”俞清献含笑低语,却带三分感慨,“然玉质良材,亦是因时而琢。殿下天性虽风雅浪漫,今拘于庙堂之上,反更光焰夺目。先帝拣人如拣玉,果然未曾错看。”

他语音微顿,复道:“臣此生所习所悟之‘大经大法’,已尽数传与殿下。至于政务万端,细故纷纭,还需殿下亲履其境,自探其理。”

瑟若执弟子礼,跪地三拜,泪水盈眶,起身时却眼神坚定:“先生,我此来,非单为见您最后一面,更是托先生……办一件事。”

“先生民望深厚,明日行刑之时,必是人山人海。”她微微咬唇,心如刀绞,强迫自己说出接下来的话,“我请求先生,亲自揭露梁述之罪。”

俞清献望着她,竟露出且感且佩的微笑:“我本担心你仁心有余,刚断不足,如今看来,是我多虑了。先帝若泉下有知,也会安心的。”

次日巳时,午门之外,万民聚观,铁骑森列。

朱红午门前设高台,左右竖“枭逆巨奸”之牌,牌下一人披枷跪地,发已斑白,身着囚衣,背脊挺直,眉目间却凛然如昔——正是前内阁首辅、帝师俞清献。

阳光炽烈,百姓汹涌如潮,皆群情激愤,掩面垂泪,满城屋檐悬挂白绫,遥望如六月飞雪。

俞清献逆着光亮抬眼,依稀看见人群尽头,一个素衣蒙面的女子默默立于市楼之上,未言未动,唯目光如炬。

他蓦地起身,纵声高喝,声如洪钟:

“吾俞清献,受先帝知遇,受今上托孤,甘为国尽忠而死!然今日蒙冤受戮,非因私过,实为奸臣当道、朝纲崩坏!”

人群哗然,守军大乱。

他厉声指天,发下痛陈:“梁述,外恭内忌,擅移圣旨,图谋废立;陷害忠良,清洗朝臣,欲使天下无人能制其手脚!今又蔑杀帝师,欲覆本朝血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