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繁露春秋 > 第13章 全计

第13章 全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是。”祁韫恭敬向前,那俯首垂眸、平直沉稳的体态,丝毫看不出曾是瞬息间为瑟若挡住火光,又匆匆将御寒衣物交予她手的那个祁韫。

瑟若说不出心中是什么滋味,只想着,果然此人不过迎合我权势,趋利而来,以求登天吧?心中似安稳,因为如此便回归她熟悉擅长、轻松掌控的领域,却又似失落,就像遗落了一件还未看清便悄然飘飞的珍迹。

“草民所献,共有三物。”祁韫说着,示意高福将所捧之匣呈给内侍,“一为火器图三卷,乃鸿胪寺主簿徐常吉手绘,取工尺墨斗,依黄衍古制,标注分厘不差;既载器形制,又明其结构脉络,凡机括、轮轴、簧钩、点火诸法,悉绘于图,观之可明,按之可用。”

万岁台中随侍诸臣稍稍耸动,皆引颈细观祁韫手中火器图。

“二为此匣中物,请陛下先一观。”祁韫又说,内侍便将匣打开,呈于御前。

林璠巡视神机营前已恶补了火器知识,一眼便认出:“是击针。和寻常可有不同?”

击针是火器击发机制中的核心部件,通过击打点火装置来引燃火药。祁韫所献击针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形状修长,前端锋利得仿佛一根微型的矛。直径不过三毫,轻巧而不失刚毅,令人想象到它在发射时瞬间穿透火药的力量。

“陛下圣明。”祁韫答,“击针虽小,乃火器之枢。徐常吉参考洋法,改以百炼钢锻成,坚韧数倍;又将针体微作扁削,锋钝相济,击发更稳。其所创‘集击一体’之法,将簧片、击针、传力杆合而为一,久用不损,风雨不误,虽寸许之物,关乎全局。”

这下不仅是大臣们,附近听见祁韫对答的民众也十分轰动。祁韫微笑自袖中取出最后一物,是一枚铅制弹丸。

“此弹为徐常吉所制,锡铅合铸,夹以铜屑,重心居中,飞则直进不偏。其身刻细螺旋,发时自转稳势,五十步贯甲,百步不失准。虽寸丸之物,胜负系焉,可谓‘一丸中魄,一器定威’。”

祁韫说罢,拂衣跪地叩拜,朗声道:“草民身虽贱微,愿竭寸心,以应国用。愿我大晟风烟永清,铁骑如云,兵精器利,邦基长固。”

她声音虽不高,却清润沉定,宛如金石落地,久久回响在万岁台前的旌旗与人潮之间。

小皇帝大喜过望,只迸一字:“赏!”于是内侍将金银之物呈给祁韫,由她双手接过,高举过头,再度跪谢。

“祁卿所言,声如清泉,理若珠玉。方才一拜,忠诚可鉴,辞旨沉着,不减旧时名士风采。”

始终一语不发的长公主突然开口,语调轻柔,却隐隐透出几分冷意,语锋骤转:

“然本宫有一疑未解——你所献之法,皆出徐常吉之手,图纸非卿所作,器具亦非卿所造。祁卿此来,所言何异代人邀功?又凭何自称‘应国之用’?”

长公主话音未落,四下一时沉寂。

她声色温婉,却字字如雪中寒针,轻巧一引,已将功劳归属之辩推向祁韫面前。

祁韫却毫无惧色,沉静如初,俯首应道:“殿下所疑甚是,然草民所献,并非徐常吉手中之策,而是将其化为实功之全局。”

她缓缓起身,目光平视前方,语声愈加清晰:“徐常吉善构图纸、设机理,然其所需之铜铁、硝砂、煤油、炉灶、工匠,皆须金钱调度。此番所用器物之工坊,皆由草民出资建造,器械原材,亦多由草民私下筹采。”

“更不止此——草民已联络京中数家票号、商社,愿共同出资设火器之专库,以商助国,用息金之法,为朝廷筹款调用。”

她拱手一揖,声音不疾不徐,带着从容的冷静与分寸:

“草民所值,正在于此。能使技者得用、匠者有资、朝廷得利,使一纸图策成万里劲兵——此乃草民今日敢立于此、敢应国用之由。”

这番话一出,台下低语四起,不少朝臣面色为之一变,而小皇帝则已拍手叫好,满面欢喜。

瑟若静默半晌,眼底一瞬若有光焰流动,不知是喜是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