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救助医馆众人那次才意识到只有护院守门是不够的。
次日清晨,裴石便带着护院出府瞧看荣府正门情况。
所幸府门表面虽有灼烧之痕,整体框架并未有大损。只是府门上掌印遍布,触目惊心,很是不雅。
当晚被裴石和倪二砍断的手臂,粗略算下来光是挤在门缝的活尸就有至少十几具。
若非当时裴石与莫云果断关门,众人及时退守,只怕荣府早已被尸群占领,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黛玉决定修筑哨岗,确保能对府外情况一目了然。
为此还留在议事堂的,便是专做木工的匠人父子。
“荣府除了与宁府相邻的一面,其他三面府墙都需要修筑哨岗。府邸广大,需要修筑的哨岗过多,只怕府中竹料恐不足。”
房姓父子面面相觑,他们虽说是木工,但毕竟素来做的是家具、雕梁画栋,搭建防御工事还属头一回。
“二奶奶,若是要我们搭建一个高台,自不为难,雕梁画栋的也需要搭建高台。但要估算高台几座,间隔几何,是何高度……实在不是我们受益人所擅长的。”
“也是为难你们了啊……”黛玉微微颔首,沉吟思量。
这时,房家小师傅忽然灵光一动,插嘴道:“若能寻高处测量四方所及之地,再依目测推算哨岗间距,便能略得个章程。”
黛玉闻言,当即问道:“你们所筑的高台,可高过府墙?”
房老师傅拱手道:“贾府外墙约一丈高,我能保高台不低于荣禧堂后楼。”
黛玉唇角含笑,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后楼可是两层高呢,房老师傅莫要夸海口。”
小师傅以为是质疑他们父子的本事,急得耳根微红,忙道:“奶奶放心,只要竹料结实,我们定可筑得起!”
黛玉微一思索,便吩咐紫鹃去叫人来。不多时,平四带人跟着进了堂。
黛玉打量着平四含胸驼背的瘦弱身板,不由莞尔一笑。
平四瞧奶奶欲言又止,小心翼翼地问道:“奶奶,可是有事吩咐?”
丈量这种事可不就是要善于算数的人做嘛。
“你们账房平日闲事颇多,倒也该派上些大用处了。……平四,你……畏高吗?”
平四没想那么多,只道:“小人……倒也不算怕……”
可他没想,黛玉直接叫他爬上了后楼楼顶。
黛玉站在荣禧堂外的仪门处,仰头看着平四战战兢兢地半跪在后楼屋顶上,一边挥着手,一边对着远处的跟班扯着嗓子喊话。
风大声浮,平四的声音被吹得七零八落,喊一句顶多飘半句过来。
黛玉跟雪雁低声耳语了几句,便见雪雁抬起手做喇叭,冲着后楼大喊:“平四!能看见我们不!”
平四跟小账房说好了,只顾着按照约定方向,只确认瞧不见小账房的位置了,怎样都能交差。
可突然有人喊他,而且他还听出了是奶奶的丫鬟雪雁的声音,忙左顾右盼半天,就是瞧不见人影,急得连耳根子都红了。
雪雁看得直摇头,回头恹恹向黛玉抱怨:“才这点距离就瞧不到人了,看来目力也就这么远了。”
黛玉失笑,摆摆手:“行了,别逗他了,他虽是家生子,但慌神摔下来便不好了。”
雪雁喊人下楼,可不过一会,便见平四兴冲冲地挥手大叫:“二奶奶!能看到啦!”
雪雁“啧”一声,便要把人喊下来。
黛玉转身吩咐一旁的房小师傅道:“便就拟这个距离吧,麻烦小师傅丈量清楚了。我这便叫账房们算算,三面府墙得设多少高台哨所,你们也一起核一核所需竹料,好叫管事们早做准备。”
房小师傅忙应下,心中却有些担忧,试探着道:“奶奶,若要修这么多高台,只怕得耗费不少人力啊……”
“这你们不用操心。你们父子只管督工,建得结实耐用便是。至于调度人手,我自有安排。莫云嬷嬷若有调度不过来之处,你们便来找紫鹃或是旃姑娘,她们自会回禀与我。”
黛玉微微一笑,朝房氏父子颔首,他们这才放下心来,应下差事。
黛玉拍了拍裙摆,心里已在盘算接下来事宜,想着兰哥儿还等着她批改文章。
甫一进后楼,便见卜旃在二楼书房前急得团团转。
两人隔空一对眼,卜旃便像见了救星一般小跑着下楼来。
卜旃下得飞快,眼看着就要撞到人。幸亏紫鹃机警,一步抢到黛玉前头,护住了自家姑娘。
黛玉微微偏头,笑着问:“这么慌张,做什么?”
卜旃气喘吁吁地道:“环三爷把我哥打了,逃了。”
连紫鹃都有些担心,可黛玉听了,只挑挑眉,闲闲转身朝房里走去。
她边走边问:“怎么不是小红来通报?”
脚步微顿,回头又问:“卜大夫伤得重不重?”
卜旃撇撇嘴:“不过摔了一跤磕了头,早便醒了。”
她一直跟进了书房,只见贾兰正埋首案上写着文章,卜旃不敢多言,只得悄悄跟在黛玉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