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月亮掉线 > 第17章 玉碎无瓦声

第17章 玉碎无瓦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的目光终于舍得从画像上移开,看起了梁有鹤题的字。

“目如深潭,波澜不惊,纵有雷霆乍起,亦不过睫羽微颤尔。衣冠皆简,夏葛冬裘皆十年不易,然浣洗如新,褶痕如刃。”

祁悯盯着这行字沉吟半晌,“老师似乎是有所不知,师兄虽不喜豪奢,但也不至于十年不易衣冠,或许老师认为师兄衣服浣洗如新的缘故只是因为师兄素日的衣物颜色样式都差不太多而已。”

这点小差错如今只显得十分有趣。

祁悯每翻开一页,便或雀跃或遗憾地同季识青讲起这些人的往事。

其中有的人踏过了历史的长河,直到今日名号也响彻四方,有的已经湮灭于时代的洪流之中,后世已经没有了他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这是乐增。”祁悯面上有追忆之色,“乐增素来是极乐观豁达的,同窗出游时,忽逢大雨倾盆,正极叹极惋之时,闻他大笑,称此乃天公同乐。”

“后世传下来他的一首诗。”

季识青拿了纸笔写下来——

“生年不满百,怎怀百岁忧?不若春风酿,醉卧山林丛。”

祁悯笑出声。

“他竟是如此写,好似他本身便是个酒痴一般,但乐增其实是个一口倒的家伙,向来是要以茶代酒的,偏偏他还颇爱尝试,几个师兄每每划拳决定由谁把他拖回家。”

只此只言片语,季识青恍若觉得小龙山那棺椁主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是我。”张乐增的下一页便是祁悯本人。

季识青凑近了些看题字和祁悯的画像。

目光刚一落在画像上,季识青便明白为什么梁玉林甫一看见祁悯本人便认定他不是临亲王。

画像上祁悯青丝绾素绸,眉目不嶙峋而含秀骨,唇未启而含笑窝,双眸澄澈如秋潭初霁,天然一段春风相随。

季识青看着画像,挑剔地想着,简直没画出祁悯一丝风采。

批字为:

临亲王悯虽年少,然天地灵气、诗书精魄涵养入骨,望之如临古玉生烟,近之若沐春风化雨。得之乃人之幸,而非国之幸。”

前面的那几句季识青都十分认同,唯有最后面那句:“得知乃人之幸,而非国之幸”季识青颇觉此乃偏见。

“没有你大周早几个月就没了,你这老师也跟着周一块儿埋了,他怎能还说这种话?”季识青不满,替祁悯鸣不平。

“无妨,先生或许自有他的道理。”祁悯神情看不出什么转变。

这副模样倒像是画像中的祁悯,也就是梁玉林所说的那样——是最为温润谦和的人物。

可无论是刚刚祁悯雀跃地与自己谈及往事还是先前在月光下肆意奔跑,季识青都觉得,祁悯似乎真的像梁玉林那个神神叨叨的疯子所说的那样,热烈,张扬,明艳,意气风发。

“啊,老师竟然讲左肃画得如此端严持重。”又谈及了册子上的几个人后,祁悯翻到一页,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左肃?”季识青的语气有些不对,不过此时祁悯沉浸在讶异中,没有注意到。

那画像上的小少年青衫落拓,眸光跳脱。

“他是辅国公幼子,曾是我的伴读,只不过和名字正相反,他是个顶顶活泼的性子,因着过于热衷嬉闹,屡屡遭先生训斥,不过他一向当作没有听到,依旧会带着我们翻墙出去玩,被逮住了总是第一个溜走,有趣得紧。”祁悯轻触那画像,笑说。

“他日后如何了?”

“……”

见季识青不语,祁悯抬起头,不再去看梁有鹤的册子。

“投雍了。”

祁悯怔了一下,不过很快便回过神,依旧是淡笑的模样,道:“也罢,阿肃顽若脱兔,狡似灵狐,一向是识时务的。”

“近些年来,他一直是饱受争议的人物。”

“因为投雍?”

“并非,他在雍朝起初直言上谏,是有名的言官直臣,后官职直升到地方巡抚,但据一些史料说他升任巡抚后欺男霸女,私吞民田,放任流寇,残害忠良,既无政绩又无私德。”

“怎么会……”祁悯喃喃。

季识青所说的那个人,是于祁悯来说完全陌生的人,祁悯不愿相信那会是他记忆中似乎永远乐观自在的青葱少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