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谢芜蹙眉,握紧了拳,一指队列,怒道:“征兵乃是大事,边关战乱岂可玩笑?你们……”
“谢千户,”知府这时候一脸温和开了口,“耽误了时间,陛下可是会问责,这些年一直都是这样,千户快快带兵启程吧。”
问的可不是他们的责,而且就算谢芜上书他们也不怕,陛下不会管的,一个小小千户的折子,送不送得到还不一定。
谢芜也听明白了,怒火中烧,还是压下了。
“那便希望知府大人得偿所愿了。”谢芜朝那大人拱手一行礼,语气似祝福,却又难免带着怒意。
主簿把名册递了过去,“一共二百三十二名。”
谢芜接了过去,老弱病残他一圈看下来预估就有一半了,马匹算上毛驴也是不够数的。
领着这群人回了营帐,谢芜愁眉不展。
这群当官的环环勾结,欺下瞒上,偏偏上面那位根本也没睁眼管过。
林奉辛跑了进来,“老大,我们带一群老弱病残去打仗啊,那老的看着都撑不到地方。”
“把你的乌鸦嘴闭上!”
林奉辛捂住了自己的嘴。
想不到怎么办,谢芜脑袋砰砰砰磕了三下桌子。
“啊啊啊啊啊!烦死了!”
抬头发现林奉辛惊恐地看着他,对方迟疑地开口问道:“老大?”
谢芜心烦的厉害,想把人打发走,“我写道折子,你先出去吧,行李收拾好,待会就走。”
跟祖父说肯定来不及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我给我爹写一封吧。”林奉辛支支吾吾道。
他看出谢芜为征兵的事发愁,这么多年惹了什么事都是谢芜帮他摆平解决的,林奉辛突然有一种使命感。
他报恩发挥作用的时候来了!
谢芜停下笔,对啊,林奉辛平时太蠢以至于他常常忽视了对方的身份,兵部尚书的儿子,这人偷偷跟来的,那知府都不知道。
就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
谢芜把人按着坐下,林奉辛起笔。
“怎么说啊?”他问,不知道怎么下笔。
“说委屈一点。”谢芜在一旁指导,“你先认错,不该偷跑,对不起爹,再说知府欺负你,非常过分,哭诉一下。”
“我一个大男人,这样写也太矫情了,”林奉辛不肯,“我爹昨晚派人送的信还说不认我呢!”
“这有什么,亲父子,哪有隔夜仇的,他现在肯定很后悔,非常想你,你就这么写,再写惨一点。”
“我不要!我又不想他!”林奉辛红了一张脸。
“别嘴硬!你不想你今天眼睛肿的跟核桃一样?快写,再磨叽我揍死你!”谢芜敲了他一记脑壳。
对待林奉辛,软磨硬泡不如揍一顿。
一刻钟不到林奉辛就写完了。
谢芜拿过看了看,点点头,点评道:“内容勉强可以吧,就是字还是丑,这些年也没长进过,严太傅还是脾气太好了。”
林奉辛敢怒不敢言,谢芜中途辍学的!
但他的确字比自己的好看。
一封信加急送了回去,石坚通报说有个老人求见。
东西都收拾好了,谢芜起身出去见人,确实看到那些他认为不能带走的老弱病残站在面前,看他出来在一位老人的引领下一起跪下了。
“求大人给我们一条活路。”
“这是做什么?我已经派人上书京城,不会带你们去边关的。”
谢芜快步上前扶人。
老人却是反抓住他的手:“大人!我们不能留在这了啊!”
谢芜怔然,“老人家,您这是什么意思?”
“大人,您带我们走吧,我们能吃苦,求您了。”
“是啊,大人,我们能撑住的。”
“大人,救救我们吧。”
谢芜脑海里又浮现那位知府温和笑着的样子,看来对方还威胁了这些百姓,如果有不想去反抗的念头,可能会祸及家里,老百姓被逼无奈,这下弄得他也进退两难。
“传令下去!二百身强力壮的先行,其余人随我在此等陛下回复处置,后续一切责任,我谢芜一人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