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头又对韩夕温声道:“夕儿,要不要娘帮你添把柴火?”
见韩夕摇头,柳秀兰也不恼,反而饶有兴致地蹲下来看她煮蚯蚓。
她总是这样,几个孩子无论做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她都不拦着着。这不韩夕无论是折腾酸菜还是小鸡,她都不约束,反而给孩子打圆场。
等小袁氏走了,韩大祝凑过来闻了闻锅里的味道,立刻做了个鬼脸:“小妹,这味儿也太冲了!”
“你懂什么。”韩夕往火坑里添了把柴火,“等晒干了就没味儿了。到时候鸡吃了长得快,你也能早点吃上肉。”
她忘了在哪个视频里看到过,鲜活蚯蚓携带多种寄生虫,直接喂食会导致鸡感染寄生虫病。煮了晒干后磨粉喂养,则既能保留蚯蚓的高蛋白营养,又能避免寄生虫危害,所以她才不厌其烦如此弄。
而韩大祝一听有肉吃,立刻来了精神:“那我来帮你晒!”说着就要去端罐子。
“别动!”韩夕赶紧拍开他的手,“烫着呢!等我煮好了再叫你。”
晒蚯蚓粉是个细致活,需要把煮好的蚯蚓铺在家里的板车上,摆在太阳底下晒,时不时还要防着村里的猫来偷吃,每日费了韩夕不少精力。
“颜儿,这得晒多久啊?”柳秀兰出门时问道。
“阿娘,得晒得干透才行。”韩夕擦了把汗,“我去把昨天晒的收起来磨粉喂鸡,中午给您送饭来。”
现在家里午饭都是韩夕做。煮点黍米饭,猪油闷个青菜,趁热送到地里。母女俩就在地头吃,省得柳秀兰来回跑,可以专心开荒,所以韩夕就接下来午饭的活儿,这又是她忙的第四件事了。
好在中午就她们母女二人吃,菜色也简单,做饭倒是不算累。
柳秀兰点点头后离开,韩夕则低头开始磨蚯蚓粉。
手下的石臼是花五文钱从张家杂货铺买的,加上买鸡的钱,这一块已经花了四十五文,她还急着看收获呢。
韩夕挽起袖子,一杵一杵地捣着。袁小妞跑来看热闹:“一、二、三......韩姐姐,这比挖矿还累呢!”
“现在辛苦点,小鸡才能长得快。”韩夕喘着气说。
五岁的袁小妞听懂了,回家就缠着大袁氏也要养鸡。大袁氏心里发苦,家里还欠着债,哪有钱买鸡?只好哄她说以后再买。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韩夕的蚯蚓粉就剩余攒了小半罐。五只小鸡也长得油光水滑,比别家的都壮实。
柳秀兰看着稀奇:“这法子还真管用?”
“那当然,梦里奶奶教我的。”韩夕得意道,“等天气暖和后,我想多养几只。”
现在她常把特别的本事推给“梦里的奶奶”,柳秀兰倒也接受,毕竟女儿都有神奇空间了,婆婆多教些也正常。
“养那么多干啥?够吃就行了。”刚进来只听到多养几只的韩大祝插嘴道。
韩夕神秘地笑笑:“养好了,说不定能拿去集市卖呢。”
韩大祝眼睛一亮,立刻算起来:“一只鸡能卖30文,五只就是150文......小妹,我去帮忙挖蚯蚓!”说完就往门外跑,也不管天都快黑了。
韩大庆也来了兴致,去西边的桦树林砍树枝,说是要给鸡栏加固。
柳秀兰看着孩子们忙活,无奈地摇摇头,眼里却带着笑。
等孩子们走远,韩有福低声道:“管事的说让我去送煤,能去外头转转。”
“会不会有危险?听说煤会被抢。”柳秀兰忍不住担心。
“现在明抢倒是少了,有官差押送。就去隔壁小单县,单程三天,加起来六天左右就回。”韩有福挺想去的。家里还有两包粗麻布没卖出去,正好去出去看看行情。
柳秀兰只得叮嘱他小心行事,然后给准备路上的行李和干粮。
第二天,韩有福父子三都加入了押送煤队伍,带上家里最后的十来个油饼就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