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132章 各方反应

第132章 各方反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摆手示意刘郁离、马文才坐下,桓冲回到首座之后,开始询问起二人行事经过。

刘郁离落座后,稍作思索,朝着厅堂内的众人,说起了此行经过,当然为了隐藏朱序身份,只说假借他的名义骗了杨安。

当听到一代名将杨安竟是死于这种闻所未闻的食物相克,众人一时间感慨万千。又听闻韩夫人以身入局与杨安同归于尽,无不面露悲戚,为之折服。

再听到杨安死后,刘郁离被刺史府五百精兵包围,一时间提心吊胆。

听到刘郁离现场开招聘会,不费一兵一卒轻易将石渊等人收归名下,一个个先是瞠目结舌,然后啧啧称奇。

城墙之上,兵不厌诈,计杀杨迟,硬抗千人攻击,所有人心潮澎湃,热血上涌。

相比刘郁离的曲折离奇,马文才这边倒是简单了不少,在得知钱多多一时间无法召集这么多人手时,他想起了刘郁离平日里所说的氪金大法,当即决定开挂。

虽然马文才身上没多少钱,但豆蔻阁有,为了营救刘郁离,钱多多会吝啬吗?直接将襄阳城豆蔻阁的所有财物交给了马文才。

钱多多在襄阳城数年,自然清楚哪些人能为马文才所用。

他带着豆蔻阁的员工一一登门拜访,终于凑够了千人。

马文才知道若是让这些民众进攻刺史府,他们必是不敢的,于是想了一出围魏救赵,安排众人到处纵火,逼迫刺史府的人出兵。

此时,刘郁离终于明白为什么偌大的一个刺史府在杨安遇刺后,派出的竟是石渊这种二五仔、杂牌军,原来精兵强将全被马文才钳制住了。

至于为什么先去了刺史府,而没有直接想办法打开城门,迎大军入城,马文才则是用了春秋笔法,描述为希望能擒贼擒王,顺便借刺史府补给,全副武装对上守城将领才有一战之力。

听完,马文才的经历,刘郁离忽然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他们都救了彼此一命。

既然如此,那先前的救命之恩扯平了,豆蔻阁的那些钱必须一文不少地还回来。

听完刘郁离、马文才的经历,不少将领心中的嫉妒之情烟消云散。战功虽好,也要有命拿,换他们上,真不行。

桓冲问道:“韩夫人的遗体已经安顿好了吗?”

虽然朱序叛国,但韩夫人为拿下襄阳牺牲了性命,如此巾帼英雄,葬礼绝不能草草了事,至少要停灵三日,择定良辰吉日再入土安葬。

刘郁离点点头,同时说道:“小韩夫人连同两个孩子,末将已经将他们从密室接出。”

昨日那般混乱的状况,韩夫人对于计划能否成功并没有万全的把握,做好饭后,她借着换衣的名义回房,将韩瑶母子三人安排进了衣柜后的密室,并叮嘱三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出来,除非晋军收复襄阳后。

桓冲:“韩夫人巾帼不让须眉,老夫会上书朝廷为她请封。”

闻言,刘郁离想起远在秦国的朱序,下意识想拒绝。但发现在不泄露朱序卧底的身份前提下,很难解释为何要隐瞒韩夫人的功绩?又想到桓冲的折子必然会经过谢安之手,谢安知道内情,为了保护朱序,想来为压下这道请封奏折。

在复盘完此战的得失后,桓冲提起了另一件事,“不知诸位对于进攻樊城,有何良策?”

此话一出,众将领一个个低头沉思,许久没有回话。

襄阳是偷袭加上里应外合才拿下的,经此一战,樊城早有防备,除了硬攻,再无二法。

桓冲对此心知肚明,只是例行性询问,又问道:“有谁愿意主动请战?”

不少人将视线投向了刘郁离、马文才二人。

刘郁离:“韩夫人因我而死,末将心存愧疚,自请守灵。”

儿子朱序不在,孙儿年幼,单靠韩瑶一人,无法撑起整场丧礼。

此战,韩夫人才是真正的首功,如果不是她,杨安根本不会中计。酒席之上,韩夫人替她开脱,有救命之恩。

死生大事,古人格外重视,无论是家国大义,还是个人恩情,她都该为这位可亲可敬的长辈披麻戴孝,守灵三日。

马文才:“韩夫人大义,末将钦佩不已,也想送她一程。”

此战,他们已经出尽风头,拿到最大的军功,若是再同桓家军其余将领争夺攻打樊城的机会,未免太不识好歹。

自己吃到肉了,总要给别人喝汤的机会。

刘郁离、马文才二人的识时务进一步得到了桓家众人的认可,军中是一个讲究勠力同心的地方,再有才能的人,若是只想独占鳌头,终究走不长远。

六万士兵,昨夜一战死伤万人,如今还剩五万余人。拿下襄阳城最直观的好处是再也不用为了防范腹背受敌而分兵合作。

留一万镇守襄阳,还能出动四万人进攻樊城。想到此处,桓冲当即下令,“后日,桓石虔、桓修,你二人各自领兵五千,从沔北诸城两翼包抄……”

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断了桓冲剩下的话,众将领面上浮现出一抹忧色。

“无碍,只是好久没打过夜战了,不适应。”桓冲饮下桓修递过来的温水后,继续说道:“桓石民领兵一万于北门进攻樊城,剩余的人由本将军亲自带队。”

桓石虔、桓石民、桓修三人相视一眼,都想说什么,却碍于桓冲一直以来的说一不二,一时间不敢轻易开口。

刘郁离知道桓冲没剩几个月的寿命了,忍不住为他担心,顾不得合不合适,劝说道:“杀鸡焉用牛刀,一个小小的樊城,岂能劳动您亲自出马。”

桓石虔立马附和道:“是哩!叔父,你就放心将此事交给我们三兄弟吧!”

桓修:“父帅,若是实在不放心,可以在后方为我们压阵。”

其余人也是一个个出言劝解,桓冲知道如今秦晋决战在即,他绝不能倒下,于是应允了。

临走之时,刘郁离回头,欲言又止,终是忍不住说道:“是药三分毒,五石散这东西,将军还是少用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