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人在三国,日日签到打卡 > 第37章 张昭来效

第37章 张昭来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荀彧在一旁看着,脸上也浮现出欣慰的笑容,说道:“恭喜主公再得良才。”

“子布兄,日后我等定要同心同德,竭力辅佐主公,成就大业。”

“得卿等相助,我之幸也。”王镜轻笑。

随后,君臣相谈甚欢,融洽和谐。

交谈正酣之际,张昭不经意间瞥见桌上摊开的画稿,好奇心顿起,不禁开口问道:“主公,方才见您专注绘制此物,不知这画中所绘究竟是何物?”

王镜微笑着将画稿轻轻递向张昭。

“这是我新构思的曲辕犁,正要与先生和文若一同探讨探讨。”

张昭双手接过画稿,先是被那纸张吸引。只见这纸洁白胜雪,光滑细腻,触手生凉,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质感,与寻常蔡侯纸相比,显得格外与众不同,饶是见多识广的张昭,也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

紧接着,他的目光被画中内容紧紧锁住。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构造独特、前所未见的农具。不同于当下普遍使用的双辕犁和单辕犁,这曲辕犁造型十分新颖。只见犁辕呈弯曲状,犁架也更为轻便灵巧,各个部件的设计似乎都暗藏玄机。

王镜见状,走上前,耐心地为王镜介绍起来:“此曲辕犁之要,在于其可调节之犁箭与犁评。移犁评,则能控犁箭之上下,进而灵活调整犁铧入土之深浅。且曲辕之制,令犁身回转更为灵便,无论小块之田,抑或复杂之地形,皆可从容驾驭 。”

张昭越听越激动,心中暗暗惊叹。

在农耕社会,农具的改良意味着生产力的飞跃。曲辕犁的出现,无疑将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减轻农民的劳作负担,进而增加粮食产量,对民生的改善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想到这儿,张昭不禁对眼前这位年轻的郡主肃然起敬。

王镜关心民生,爱民如子,如今又展现出如此卓越的才华,竟能构思发明出这般神奇的农具,实在当得起“天人之姿”的赞誉。

张昭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此次投奔王镜,当真是无比正确的决定。

他抬起头,看向王镜的眼神中,满是崇敬与信服,态度也愈发恭敬。“郡主之才,实乃苍生之福!昭定当竭尽全力,追随郡主左右!”

王镜笑着说道:“今日能与二位畅所欲言,实乃快事。不如留下一同用午膳。”

张昭和荀彧欣然应允。

席上菜肴,皆为王镜特意准备,食材大多取自土豆和红薯。王镜笑着对张昭说:“这些都是用神农赐下的种子长成的作物所制,子布,快尝尝合不合口味。”

张昭望着满桌琳琅菜肴,顿觉新奇,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这时,侍女在一旁介绍起来。

金紫双色蒸饼,是把蒸熟捣泥的土豆和红薯,分别混着黍米面揉成面团,用陶甑蒸熟后切片,蘸豉汁吃;

龙骨薯粉汤饼,是用红薯干磨成的粉代替麦粉做成面条,在猪骨浓汤里煮好,撒上野葱提香;

琥珀拔丝薯,先把红薯切块炸至金黄,再用蜂蜜熬糖浆裹上,趁热装盘,搭配冰镇梅浆解腻;

八珍土豆盅,将蒸熟的土豆挖空,填入雉鸡、鹿脯、松子等食材,淋上羊脂膏后炙烤;

姜薯养胃羹,把红薯丁和小米同煮,加入生姜汁和大枣;

旋煎薯酪是红薯磨浆沉淀得淀粉,在铁鏊上摊成薄饼,卷蜜渍枣泥或咸肉末吃。

张昭大开眼界,吃得畅快淋漓。临走时,王镜还让他用竹筒装了五香薯干、炙土豆团,带回去给家人当零食。张昭满心感激,千恩万谢地告辞离去。

荀彧与王镜相视一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