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我于城外郊游,途中遇到几位乡人,便随手给了他们几两银子。他们对我盛情款待,还容我到此处垂钓,实在是一番美意。”
王镜笑道:“我也是来庄子里踏青的,说明正是我们有缘。”
她在贾诩身边坐下,放好鱼钩,也学他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
看着王镜从容的模样,贾诩不禁想起近日听闻的事情。
“还未恭贺女公子升迁之喜。”
他听闻郭汜曾对王家进行勒索,当时本打算从中斡旋,却没想到王镜竟能从中巧妙翻身。尤其是在董卓的宴会上,她更是技惊四座,从此名声大噪。
然而,眼前的王镜还是一如既往的气质,眼神清澈,单纯得如同不解世事的少女,周身散发着清冷脱俗的韵味,仿佛这世间的喧嚣与繁杂都与她无关。
王镜闻言,手中的动作微微一顿,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贾诩,反问道:“先生是真心为我感到高兴吗?”
“先生觉得,我应该去做这个宪德宫令吗?”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试探。
贾诩听出了其中深意。
他微微皱了皱眉头,陷入片刻沉思。
“宪德宫令乃宫中女官,天子近臣,手握实权,身处政争要津。”
“然而,若局势一旦混乱起来,那也是首当其冲之地,祸乱将至,危如累卵,瞬息间便有倾覆之虞。”
稍作停顿,他轻叹一声,语带忧虑:“女公子出自王氏名门,今又蒙董太师赏识重用。
王氏与董氏,权势各异,立场有别。
女公子周旋其间,犹如舟行风浪,稍有不慎,便陷两难之境,腹背受敌,危机四伏 ,不可不察啊。”
王镜抬手拱手答谢道:“先生金玉良言,镜铭记于心。”
彼此都是聪慧过人、心思通透之人,有些话不必说得过于直白,只需稍稍提点,便能领会其中深意。
她微微仰头,目光望向远方那一片被春风拂动的绿野,缓缓开口:“照君虽愚钝,却也知道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
王镜心中早有自己的筹谋和想法,但还是想听听贾诩的意见。
“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已然身处其中,诸多掣肘,只能等待一个好的时机才可脱身。”
“早些抽身为好。”贾诩目光专注地盯着水面,手中稳稳地握着钓竿,待感受到鱼咬钩的动静,手腕轻轻一抬,一条活蹦乱跳的鱼便被钓了上来。
他将鱼放进鱼篓里,声音低沉却透着笃定,“这局势犹如一个巨大的漩涡,越陷越深便越难挣脱,一旦深陷其中,便再难自拔。”
王镜提前知晓这段历史的走向。
董卓会被王允所杀。董卓死后,王允独揽大权,日渐膨胀,最终也难以逃脱死于人手的悲惨结局。
她如今在这复杂的局势里,每多牵扯一分,就多一分危险。
若不想被这乱世的洪流吞噬,就得在合适的时机果断抽身,寻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安宁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