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孩子叫小佳,是个六岁的男孩。看见他的第一眼,商海就觉得他简直是心心的翻版:虽然他是被从病床上抬进来的,但是他的那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却始终灵动地左顾右盼,精气神十足的样子根本不像是一个重病的患者。
悠悠的病房还没有收拾好,小佳被安排进了一直空着的糖糖的房间。小家伙被放在床上躺好,大人们正在旁边忙活着,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笑声,小佳竟然笑了。
“你笑啥呢?”小佳的妈妈操着口音浓重的普通话问他。
“这地方太好啦!妈妈,我再也不想走啦!”小佳说。
大人们面面相觑,被小佳的情绪感染,也都露出了笑容。小佳的妈妈趴在他旁边,摸摸他的小脸,问道:“小佳,还是这里好,对吗?”
“嗯!”小佳奶声奶气地回答。
“再也不回以前的病房了!”
“再也不回了!妈妈,千万别把我送回去!”小佳用双臂抱住妈妈的脖子,他的手背上还安放着留置针。
小佳的爸爸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年纪,非常年轻,带着黑框眼镜,穿着格子衫,话不多,但神情举止处处透着温柔体恤。
“兰姐,看来我们是来对了,小佳才刚到这里就这么喜欢。”他对兰姐说。
“孩子喜欢这里,心情才会好!这是很重要的!”兰姐得到认可,满脸的骄傲和自豪。
商海把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却满是不真实的感觉。眼前的这一幕如此温馨幸福,无论如何无法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可他还是压抑不住本能的疑惑:这孩子真没救了吗?送到这里真是最好的选择吗?
安顿好小佳之后,小佳的爸爸从一个行李中拿出了几包红枣和金银花,硬是往兰姐和商海的手里塞:“这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希望你们别嫌弃寒酸,收下吧!”
兰姐和商海坚持不收,小佳的妈妈说:“我们家虽然是农村的,但是原本条件也不差,只是为了给小佳治病才没了钱。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家老人的一片心意,你们就收着吧,要不我们心里也不安宁!”
听到这话,兰姐和商海才终于不再推辞了。
当天下午,兰姐带着小佳的妈妈到外面的菜市场逛了逛,回来在家里做了顿丰富的晚餐,算是庆祝这次特别的“乔迁之喜”。小佳的妈妈对于这里生活的便利度赞叹不已,小佳的爸爸也一直赞同附和,这对夫妻俩惊人的态度一致,和悠悠的父母形成了鲜明对比。
吃过晚饭后,小佳的爸爸就走了,这让商海有些惊讶。小佳的妈妈说,他在一家科技企业上班,那里不养闲人,为了保住这份工作,他不敢请假,只能拼命加班换取假期,千里迢迢从南方赶过来陪他们母子几天,然后再赶回去工作。
“他以前可胖了,自从小佳生病了之后,人都瘦脱相了……”小佳的妈妈心疼地说。
小佳很早就睡着了,发出平稳的呼吸声,看样子这个环境让他很有安全感。小佳的妈妈感到很欣慰,一边轻轻抚摸着小佳的头,一边和兰姐商海聊着天。
“自从小佳生病后,我常常哭,眼泪都没停过,他们都怕我把眼睛哭瞎了。可是后来我发现哭也没用,不能解决问题呀!我们为了给小佳看病,全国的医院都跑遍了,我把工作也辞了,我老公的工作也差点丢了,外面还欠了不少债,结果最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我不是没有埋怨过老天,特别是小佳在医院里受罪的时候,我恨不得指着老天爷骂。但是后来我看见还有你们这样的地方,可以让这些孩子不再受罪,舒舒服服地走,我突然就不那么恨了,甚至觉得老天爷还有点仁慈,故意让我找到你们。唉,我的小佳这么可爱,可能老天爷想把他带走,又不想让他受苦吧!”
听到这里,商海忍不住插了一句:“可是我看小佳的状态挺好的呀!”
小佳的妈妈听了,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商大哥,你慢慢就知道了。我的小佳他只是坚强,却不是在享福……”
她转头看向小佳,小佳的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似乎对遭受的一切苦难全不在意。
商海这一天都没有见到沈大夫,本以为她今天不会来了,没想到在很晚的时候,她还是来了。她看起来满身疲惫,跟兰姐和商海解释说今天医院有几个病情比较复杂的孩子,她组织多学科会诊,忙了一整天。
“您怎么不直接回家休息呢?明天再来也是一样。”商海忍不住说。
“不行,这边都是病重的孩子,情况随时可能有变化,我必须每天过来,才能保证治疗和用药没问题。”沈大夫说。
她刚刚从小佳的房间出来,在一楼办公室和兰姐商海交待病情。
“小佳得的是淋巴瘤,已经发展到晚期,呼吸、中枢和消化系统都收到牵连,情况很不好。”沈大夫在接收小佳来到“天使之家”前已经完整研究过他的病历,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