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反派她被宿敌收房后夺了天下 > 第42章 走水

第42章 走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鹊抬步上前,从腰间取出事先备好的钥匙。

“咔哒”一声,锁开了。

周鹊眸光微沉,忽然有瞬间的犹豫,也许现在回头,未必不是最好的结果。

周鹊轻轻吐了口气,还是打开了铁门。

“吱呀”的推门声,在寂静的地道中响起,显得格外清晰,甚至带着几分刺耳。

入得暗室,内里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书架,地上却是杂乱飘散了一地的碎纸屑。

周鹊蹲下身子,拿起一张被扯坏一角的纸书。

送至——平澜公?

自太祖开国,萧家领命平复南方之乱,自那以后举族迁至岭澜府,多年镇守。

如今萧家已占据岭澜多年,渐成长为一方藩镇。

萧家如今的当家人,萧势起更是广纳贤才,将岭澜府当地治理的安定富足,其野心早有显露之势。

父亲生前竟与平澜公有联系?

萧势起一向对京城势力避之不及,唯恐为人发现,引起帝心猜忌。

周鹊迅速捡起地上散落的书信,其中一张纸张色泽泛黄,一看便已过去多年。

她将碎纸屑收集起来,点起四面墙壁上的蜡烛,让昏沉的暗室更明亮了许多,也便于她察看这些书信。

四周一片寂静,唯独蜡烛燃烧的“滋滋”声,在室内清晰可闻。

约莫过去半柱香的时辰,周鹊终于从一堆乱七八糟的碎纸屑里拼凑出了一张完整的书信。

寄平澜公:吾已归,君可安。满朝积弊,各自为营,圣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吾愿助之。

她尤记得,早年父亲随军出征南方,不慎落入敌手,在敌营中度过了三年的艰苦生活。

因平澜公竭力相助,这才在三年后换得父亲安然回京。

父亲回京的那一年,正是宣安十年,同年她于京城出生。

也就是说,二十年前,父亲便已与平澜公有了密切联系。

周鹊倒吸了口凉气,又急忙去翻阅书案上的其他书信,却无意中找到一沓未有送寄,也没有题款的书信。

宣安元年,新帝继位,根基不稳,执吾手,恳求吾与其上下一心,共谋救世之道。臣得君心,不甚感动。

宣安五年,新政改革已有见效,旧部氏族纷纷龟缩,朝堂上下欣欣向荣。

宣安七年,新政中道崩阻,老贼里应外合,挑动外乱,吾速往南方,愿止戈息战。

宣安十年,老贼虽死,千万人步其后尘,新政杀不尽世道人心,杀不尽贪婪之辈。

宣安十五年,吾广结党羽,诱其美色,利其金银,兴民之政推行顺利,国库充盈。

宣安二十年,忠犬露其锋芒,欲取我而代之,愚众追随拥趸,岂知尔之所得,乃吾授之!

宣安二十五,氏族凝聚,合力对抗,痛斥吾数典忘祖,吾不惧骂名,愿为社稷尽吾绵薄之力,以旧贵族之血喂养万民,举国安居富强,乃平澜公之志,亦为吾志。

宣安二十八,圣体病弱,恐时日无多,昔年立誓言犹在耳,不敢食言。羡王献策主兴兵,削弱南方藩镇,颇得圣心,吾与平澜公多年筹谋不可毁之一旦。

宣安二十九,楚军粮草辎重被吾调换,楚家兵败,万千将士死于战场,岭澜府终得喘息之机,吾亦日夜难安,多年兴政四面树敌,若无平澜公兵马为吾撑腰,他日周家势弱必为旧氏族分食。

宣安三十年……即是今年。

宣安三十年,自古争斗便是流血牺牲,愿为毕生理想,毁这朝纲又如何?这满是蠹虫,人不人鬼不鬼的人间炼狱,怎么就不能清洗一番?他们所见的我,亦不过是这苍茫世道的冰山一角。

最后一封,字迹潦草,收笔处不慎滴落一大团浓重墨渍,似也预见了执笔人最后的结局。

没有下一封了。

周鹊轻轻吐了口气,心底有震撼,可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人这一生到底为什么而活?旁人她不知,但父亲这一生都在追寻理想中的政治格局。

也许在外人眼中,他错的离谱,可周鹊知道,他的理念超脱于这个时代,更先进也更有前瞻性,但又不得不束缚于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无法更进一步。

周鹊起身走至一旁书架,上面摆放着各种藏书、典籍。

周家祖上便是世家,这些藏书更是周家历代留存给后世的宝藏。

可惜了!周鹊带不走它们,不仅带不走,她还要将这一切通通毁去。

周鹊手执火把,将这满室纸书点燃,狭窄的暗室瞬间被火光填满。

跳动越发肆虐的火光将她清冷的面庞照的异常决然。

周鹊走出铁门,渐渐起势的火光在她的眼底闪烁,她将手中的火把抛进暗室,转身大步离去。

……

周鹊从地道中爬出来,身后房屋已渐渐有火光闪烁,青烟从门窗缝隙之中钻出,越发猛烈。

马车绕了一大圈,又绕回来了,周鹊飞身窜上马车。

车夫无声无息地继续往前走去,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

待出了长长巷道,拐角处,一道黑影迅速窜进了车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