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中国远征军优秀参谋小林 > 第55章 狭路相逢

第55章 狭路相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参谋们神情凝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杜聿明身上,等待他的决策。

罗又伦低声道:“军长,腊戍已经被日军合围,如果继续坚守,部队怕是……”

李参谋也站在桌前,目光死死盯着地图,眉头深深皱起。他缓缓开口:“军座,如果新38师全军覆没,南坎的防线也撑不了多久。但如果我们能争取时间,把11集团军拉上来……”

杜聿明看着地图,沉思片刻,终于缓缓点头,“腊戍已是死地,不能再守。”

罗又伦微微抬头,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什么,最终却没有开口。他知道,杜军长已经做出了最理智的决定。硬守腊戍,无异于找死,唯一的出路,就是让孙立人自己想办法撤回来。至于能不能撤回来,那就看他自己了。

正当杜聿明准备下令调整部署,电报员快步冲进作战室,将一封电报双手递上:“军座,重庆来电!委员长的紧急命令!”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封电报上,杜聿明接过电报,展开,目光一扫,脸色骤然一沉。

——电报上的命令清晰得让人无可辩驳:

“杜军长,命第11集团军全速增援,务必确保新38师撤出。”

作战室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罗又伦下意识地看向杜聿明,李参谋的手也微微攥紧了地图的一角。这可不是小事。他们本来已经做好了放弃腊戍的准备,而现在,□□的命令却要求他们在这条已经摇摇欲坠的防线上主动出击,这简直是要他们顶着刀锋往前撞!

杜聿明的眼神沉了下去,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

从南坎到腊戍,整整100公里,这一段路上,日军的封锁已经形成,11集团军即便倾尽全力,也至少需要两天时间才能赶到。而两天后的腊戍,还能剩下什么?新38师是否还能撑住,或者是否已经被歼灭,谁也不知道。

校长这封电报,等于是让他带着整个远征军,去赌一个极小的胜率。

一旁的罗又伦忍不住低声道:“军长……我们本来已经打算让孙立人自己突围了。如今让第11集团军强行突破,风险太大。若是连11集团军也被拖入战场,我们整个防线……怕是会连锁崩溃。”

杜聿明缓缓放下电报,脸色没有丝毫变化,然而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早该想到的。

他了解校长的性格,不会容许任何一支主力部队被全歼。哪怕为了救援一个师,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调动一个军,甚至赌上整个战局。

只是,他杜聿明并不想赌。

在他心里,孙立人已经是弃子,让他自己突围,是最好的选择。可现在,□□的一纸命令,让这局已经被计算好的棋盘,瞬间变得不可控。

他沉默了片刻,沉默的时间,长得让所有人都开始屏住呼吸。

然后,他缓缓地开口:“命令第11集团军——”他停顿了一下,“全速进军腊戍!”

—————————————————————————

第11集团军开始紧急集结,全速向腊戍挺进。

杜聿明的决策已经下达,新38师主力必须立刻撤退,而第113团将留守腊戍48小时,为整个战线的调整争取时间。与此同时,第11集团军在南坎开始紧急集结,全速向腊戍挺进,希望能在新38师撤退途中提供支援。然而,日军除非是傻子,才不会抄新38师的后路。

事实上,日军高层很快察觉到了中国军队的意图,并果断调整部署。近卫师团与第48师团加快攻势,试图以最快速度突破腊戍,同时调派一部分机动步兵与骑兵部队,准备绕行南坎至八莫之间的山地,封锁新38师的退路。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新22师要吃,新38师也要吃,如果再来个11集团军,好,也要吃!

腊戍的街头,新38师的部队正在悄然撤离。孙立人身穿尘土染黑的军服,亲自站在撤退队伍的最前沿,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他深知,此次撤退的难度在于如何隐藏行踪,避免日军提前察觉,否则他们将在撤退途中遭遇围歼。

“通讯组,把所有无线电通话减少到最低。”孙立人低声命令,“信号一旦暴露,日军的侦查部队会立刻发现我们。”

传令兵点头,迅速跑向各部传达命令。与此同时,侦察排派出了多个小组,在前方勘察日军动向。很快,侦察兵带回了一个坏消息:

“报告团座!日军的骑兵已经开始绕后,预计三个小时内就会封锁滇缅公路方向的撤退路线!”

孙立人听到日军开始封锁南坎方向的消息,立刻意识到——南坎已经是死地,不能走。他深吸一口气,看着地图,果断下令: “全军立刻向西北撤退!进入山地,拉开和日军的距离!” 他知道,进入山地行军会极大降低速度,但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日军的主力仍然在围攻腊戍,没有完全合拢包围圈,如果他们能够抢在日军部队完成合围之前突围,通过山地直接绕到南坎以北,就还有生路。

夜色下的紧急撤退 新38师的部队在夜幕掩护下迅速向西北方向行军。他们没有使用公路,而是沿着山地间的小道前进。士兵们压低步伐,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孙立人亲自走在最前沿,目光死死盯着前方的黑暗。

如果日军侦察机发现了他们,或者骑兵部队抢先封锁山口,那么他们将会陷入真正的死局。

与此同时,日军的摩托化步兵正在公路上快速前进,试图截断可能的撤退路线。

时间,是双方真正的战场。

—————————————————————

1942年7月2日凌晨,八莫司令部

杜聿明站在沙盘前,目光锐利地扫过那片即将吞噬他的部队的红色箭头。日军的胃口比他想象得还要大,他们不只是想吃掉新38师,还想顺势吞掉新22师,并彻底围歼整个第五军。

分割包围,这是日军的拿手好戏。在太原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里,日军都尝试过类似的战术。但在缅甸战场,他们的战略更为凶险——他们利用高机动性的摩托化步兵和骑兵部队,配合航空兵的侦查,精确锁定了中国军队的主力,试图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彻底瓦解远征军的防御体系。

在杜聿明眼前,局势已经陷入极度不利的境地:

新38师在腊戍被死死盯住,撤退之路危机四伏。

新22师虽然勉强稳住了八莫战线,但已经疲惫不堪,再也无法承受更猛烈的进攻。

第五军直属部队的三个团、一个装甲团和一个重炮营虽还保有战斗力,但面对四个日军师团的合围,胜算渺茫。

宋希濂的第11集团军虽然正在南坎集结,但他们离战场至少还有一天的路程,能否赶上支援还是未知数。

如果现在什么都不做,第五军将在缅甸战场被逐步吞噬——新38师、新22师将被歼灭,南坎防线一破,整个滇缅公路的北段将沦陷,最后整个第五军都会被逼入死地。

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杜聿明的大脑飞速运转,“命令孙立人,放弃公路线,走山地,哪怕只带回五千人,也不能全军覆没!”

随即,他扫视全场,沉声道:“新22师立刻后撤至八莫南侧高地,准备建立第二道防线。南坎的第11集团军不再强攻腊戍,而是改为向新38师撤退路线推进,接应残部!”

廖耀湘带领的新22师在撤退过程中,开始建立新的防线。他命令部队进入八莫南部的高地,依托河流与丘陵进行防御布置。他知道,他们必须在这里顶住日军的下一轮进攻。

宋希濂的部队终于接到命令,开始全速向新38师撤退路线推进。他们不仅要拦截日军的追击部队,还必须确保新38师的撤离不会变成一次无序溃逃。

日军的指挥部内,森冈少将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他们终于撑不住了。”

但很快,情报参谋递上的战报让他皱起了眉头。

“报告!新38师没有按照我们预计的路线撤退,而是进入了山地!八莫的新22师正在重整防线,第11集团军正在向西推进!”

森冈的笑容收敛了,他意识到——中国军队并没有溃败,而是在有计划地调整战线。

“该死的杜聿明……”他低声骂了一句,眼神闪过一丝警惕。

他知道,中国军队正在做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他们在撤退中组织反击,如果中国军队能顶住接下来的几天,他们的防线就不会崩溃,甚至可能形成反扑。

“命令近卫师团,全力攻击南坎,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森冈下达死命令。

他站起身在司令部踱了几步,“近卫师团和48师团一共四万人,如果还让新38师跑了,可以切腹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