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人家 > 第1章 第一章

第1章 第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庆林县里有一户人家姓许,家里嫡亲的四口。家主许知观现做着青云府的知府,正四品的大员,家里只有一位奶奶一个妾室和两个儿子。大儿子许继仁是柳氏所出,今年十八岁,刚娶了亲。小儿子许继忠,今年十二岁,今年刚中了秀才,把个许知观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许奶奶的娘家是这庆林县人氏,妾室柳氏却是青云府人氏。青云府与庆林县虽然属于两省,却只隔着一百里地,快马跑着一天倒也能打上一个来回。许知观选上了青云府的知府,最高兴的莫过于柳氏。

柳氏祖上也曾做过翰林院编修,致仕还乡之后柳家渐渐没落了,到了柳氏这一代,家里只剩下了两房,其余亲朋故旧都不大来往了。因为去年柳氏的堂哥柳延年选上了灵海卫的指挥佥知,大女儿玉姐儿在大皇子跟前格外得宠,柳家又重新抖起来了。柳大爷不大管事,随行出入待人接物也还是从前的惯例,只是乡宦人家,谁不奉承着。倒是柳二爷,借着侄儿的名号,在乡里也摆起了乡绅老爷的派头,无所不为的。

柳家大房和二房虽然分了家,但是来往十分亲密。柳二爷家中原本只勉强过得,趁着侄儿的东风,如今也住着一所五进的大宅院,管着几个铺子,也置办了一处庄子,趁着几十间的房子。家里使着几房家人媳妇,只是儿子年纪小,今年才十五岁,学业上也不大的意,现请了个师傅在家里教习着,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柳二奶奶四十上才得这么个种子,怎么不爱,凡事由他的。如今听说许家新选了青云府知府,只高兴的把嘴裂在脑袋后,恨不能一时就让许家一家人搬来,早日与女儿相见。

许知观六月初八上任,也吃了五六天的贺酒才堪堪歇住。转眼到了六月十五,柳氏心里要家去看看自己的母亲,走到前面来与许奶奶说话。衙门里房舍整齐,虽然比不上家里的宽敞,但是也颇能住得下。许家兄弟各自一个院子都住在前头,后头正房住着许奶奶,柳氏在正房旁边一个小院儿里住着。

柳氏顺着回廊往正房走,一进院子,先看见许奶奶的大丫头青黛正端着个铜盆出来,柳氏笑道:“奶奶睡了么?”

青黛端着盆子站住,说道:“这会儿刚洗了脸,正坐在里间歇凉。”

柳氏一头说:“我去看看”,一头掀了帘子进了屋子里。先觉着一阵的凉气扑面而来,知道是用了冰。过了明间,走进去,果然看见许奶奶正坐在里间一张椅子上。穿着半新不旧的一件蓝素罗褂子,下头穿一件茄花色素绢裙子,头上稀疏两件首饰,旁边桌子上放着一个莲花铜盆,里头搁着冰,两个小丫头在一旁打扇。

许奶奶见她进来,微微一笑,说道:“大热的天,你又来做什么。”

柳氏行了个礼,站在面前,笑道:“我家里让人捎信来,说明日要我家去看看。”

许奶奶说道:“我也正想让你回去看看,前儿我得了两匹料子,你也一并带去吧。”说着叫了丫头紫苏过来,从衣服上解下来一把钥匙,递给她说道:“床后面箱子里有我搁着的两匹布,都拿过来。”

紫苏接过钥匙,答应了一声出去了。

柳氏笑道:“奶奶自己穿吧,还想着我们。”

许奶奶说道:“这还是前头任上得的,一共也没几批,我见它花样子好就留下了。想着给大媳妇两匹,我见她时常的穿着,也都是这样样式的衣服,也没给她。白放着也可惜了,不如给你们吧。”

柳氏笑嘻嘻得福了一福,许奶奶又让她坐在下面椅子上,两人说话。

不一会儿紫苏回来,手里抱着两匹布,后头两个小丫头手里也抱着两匹。紫苏将料子给许奶奶和柳氏看了看,一匹大红妆花的,一匹葱白织金的,一匹绿素沙,一匹银红绸的,花样果然是江氏常穿的

柳氏笑道:“好鲜亮颜色,我先头见仁哥儿媳妇穿着,也没好问她。”

许奶奶说道:“她家开着恁大一个绸缎庄子,什么没见过。你留两件,剩下两件你明日带过去吧。”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柳氏见许奶奶乏了,也就出来了。

第二日一大早,柳家派了轿子来接。柳氏坐了轿子,后头跟着丫头,抱着东西,往家里去。进了巷子,走不远先看见一所黑漆大门,一溜儿的粉墙占了半条巷子。门前站着一个才留头的小厮,一双眼直望着巷口。柳氏将轿窗帘子掀开一条缝,不住的看,一头在心里思量,莫非这就是我家新置的宅子,也有几分气象。

那轿子看看走到跟前,小厮开了门,轿子进去直到仪门前才停了下来。就有一个媳妇子上前打轿帘子,赶着叫大姑娘。柳氏下了轿,见是个陌生的女人,容长脸儿,白净面皮,稀稀几个麻子,长条身材,惯说是非的婆娘。

那女人不等柳氏许询问,先说道:“二奶奶在里头念了半天了,可把姑娘盼来了。要我起来也在前头看了七八回,前头奶奶还说姑娘要半晌午才来,叫我说,大热的天,姑娘也赶早凉儿才来。”

一头说,一头扶着柳氏进去了。

穿过两层院落,才看见正房,柳二奶奶正站在院里廊子下头,看见柳氏进来,也不等柳氏上前,就走下来,拉着柳氏的手,先从头看了一遍,说道:“比先时候胖了。”说着就要掉泪。

柳氏总也有十来年没见过她娘,这时候心里也难免酸酸的,忍不住也掉了泪。两人一时都说不出话,柳氏拿着帕子按了按眼睛,勉强笑道:“妈怎么见了我就只管哭。”

那媳妇子在一旁说道:“娘俩儿好些日子不见,奶奶该让姑娘进去坐坐才是。”

柳二奶奶慌忙擦了擦泪,笑道:“看我高兴坏了。”说着就拉着柳氏的手往正房里去。

母女俩坐在明间,说了许多阔别的话。柳二奶奶将家里这些年的事都说了一遍,一时哪里说得尽,哭一会儿说一会儿,也说得过去差不多了。

柳氏说道:“家里靠着大哥有这样光景也是造化了,不知道贞姐儿说给了哪一家?”

柳二奶奶说道:“去年十月里过门,三月里害了一场病,五月里就没了。”

柳氏吃了一惊,说道:“什么道理,怎么就病死了?”

柳二奶奶说道:“说是得了血涝,多少人看了,吃了那些药,一点也不见效验,不上几个月就没了。为这事,你哥和你嫂子也生了恁大一场气,两家险些不曾打官司。”

柳氏说道:“年纪小小的,不想就得了这个病,这都是命。”

柳二奶奶说道:“先时候你还埋怨你大哥不肯把贞姐儿说给仁哥儿,姻缘都是命定的,也强求不来。”

柳氏说道:“谁埋怨来,不过想着知根知底儿,又是亲戚,亲上加亲罢了。”

柳二奶奶说道:“说起来,仁哥儿媳妇家里也尽够了,不说那铺面,就是家里的房子、地几辈子也吃不完的。”

柳氏一笑,说道:“也不过趁几个钱,我还嫌她家里没个戴头巾的,不大相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