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战山河 > 第564章 第五六|四章 远定西川(12)

第564章 第五六|四章 远定西川(1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五六|四、远定西川(12)

三天后,“富河援粮”的消息就透过三百里长关,以迅雷之势传遍西北全境。西川军“徒漠东征”的传言长期以来弄得当地人心惶惶,如今亦如散落的雪片,洋洋洒洒,一朝尘埃落定。

西川百姓一旦确认战事要起,纷纷奔走相告。于是,从西川出走的逃兵陡然间激增,全都拖家带口地往东北方迁。陈维昌自然不允,为防大战之前西川军溃散,索性将抓回来的百名逃兵送上了刑台,当作叛徒枭首。

然而此举只会激起坊间更深的民怨。

西川军内部“不愿当亡臣叛兵”的声音越嚷越大,沿西川雪带筑起的战垣修缮一次,就会被不断南下的逃兵撞破一次,他们宁死不屈的决心一丁点没用在徒漠东征的信念上,倒是引得整个西北雪脉动荡。陈维同在世时好不容易为老陈家树立起的军心一朝瓦解,恒镇西北的陈氏军府一夕之间丢尽民心。

可惜无论陈维昌再如何阻挠逃兵南下,横贯东西的西川雪线始终是一道无法跨越的天赐山墙,高原成脊,雪路交错,只要人们想逃,单凭熙熙攘攘的西川守军是堵不住的,再加上此时富河粮城开出了“凡西川难民来者不拒”的条件,于是越来越多的西川难民拼了命地要往北疆逃。

终于,西北全境大乱,这股妖风很快也刮到了恒城。

早在十天前,恒城军府就开始整备布兵,城防守军严阵以待,早早就对城内实行了严格清查。先前太平教作乱的事情在坊间传开后,恒丘矿山上的石工是最早一批被官军控制的,只留了后山一哥小门供人进出。

可惜没过几天,这个“小门”也叫人神不知鬼不觉地给端了。

那是一个大风夜,不知道突然从哪里冒出一群乱匪,一点道理不讲,矿兵拦路一句话都还没说完,就被这些人二话不说缴了械。紧接着一人赏一根绳子,逼他们自己动手,三五成群地绑在一起,谁叫得欢就先灌他一碗蒙汗药,喝完倒头一栽,连累捆着的几个人一起叠成人垛,最后统统攒进矿丘的石洞里。没用半宿,恒丘矿山就被这帮凶巴巴的土匪给霸占了。

消息旋即传入恒城军府,知道恒丘矿山出事的陈维真立刻调兵四城门,恒城开始实行整日宵禁。

一夜之间,恒城怒风灌耳,如泣如诉。

老百姓几乎都躲进了自家的地窖里,街上只见飞卷的狂沙,还有城门楼上那面吹烂了一角,正摇摇欲坠的陈家军旗。

清晨未明,第一筒响火震彻恒城夜空。

陈维真让人一打听才知道,这群突然冒出来的乱匪竟然是从云州过境烛山,快马折入西北境的。因为他们走的不是寻常官道,而是沿着西沙土辙一路趟过来的,太快了,所以信兵根本没来得及往回传。

陈维真大惊不已。由于恒城的位置紧临西沙,早年不断在恒关一带作乱的沙匪近些年早就被自己收拾乖了。如今虽然明里还挂着“沙匪”的头衔,实际上每年都要给恒城军府“上贡”——粮辎、药材、打通雪路……出钱、出人、还得出力。但凡西沙那边有什么风吹草动,根本不需要他陈维真张口,沙匪的鸣镝立刻就会响彻恒关,五十里外的恒城兵防就能提前接到御敌的战信,比风还快。

然而这一次,乱匪的刀都已经架到矿兵的脖子上了,恒城守军甚至还没醒盹。

陈维真这才明白过来,西沙沙匪已经降了……

而恒丘矿山是云州乱匪打通恒城的第一道“门”,紧接着便是自己坐镇的总军府。好在,他手里握着足以制胜的筹码——也就是原本帮忙来立州掠阵,却被自己用亲情骗到恒城的侄子陈寿平,和他父亲在世时留下的所有立州军旧部。

为了尽快夺控陈维真麾下的恒城守军,云州乱匪先下手为强,率先将长期以来与之狼狈为奸的恒城官府占领了,并一举制住了恒城知府,杜奂。

于是,以“马啸沙头”那座矗立恒城百年的地碑为中界线,乱匪和守军将恒城一分为二,静默对峙了三天三夜。

期间无兵动、无人乱、无战声。

因为横碑而立的恒城军府手握陈家人质,云州乱匪不敢妄动。

就这样又过去三天,西北全境大乱的消息终于传进城门,不肖半日就传遍了全城。胆大一些的百姓开始探头,眼看恒城灾战将至,纷纷蠢蠢欲动,萌生出携全家往富河粮城躲战的心思。然而紧闭的城门楼上架设着连排重弩,一旦谁有撞开城门的举动,保不准那些曾经用来抵御外敌的重弩此时不会弩心向内。

所以,有人敢想,没人敢动。

直到两日前的午夜,突然有一群穿着丧衣的百姓冲向“马啸沙头”的地碑前,挂起一件件带血的囚衣,跳起了高原上祭奠亡魂的丧舞。这些囚衣上统统挂着名牌,胸前贴着被斩首时的罪板,上书“太平教秽斩无赦”七个大字。

——原来这些人就是前日因恒城官军勾结,被迫为犯案的太平教余孽顶名赴死替罪羊的亲眷。

他们叫嚷着冤屈,喊着死人的名讳,围着地碑点燃起一圈火。耀眼火光中跳耀着的身影,与烧烂成灰的囚衣一并葬尽,送孤魂野鬼上了九天,送恒城官军下了地狱。

黄垆之火再是凶恶,烧不尽广袤沙垣上最后一缕温风。

总有业卒冲破牢障,敢将真相公之于众,纸是包不住火的。

僵持多日的战局被一阵火风挑破,火簇“扑簌扑簌”地冒起来,以燎原之势席卷荒垣,彻底烧干了最后一瓢用来“载舟”的水。

蒙蔽多日的众人终于得知真相,人群中怒火高涨,几个胆子大的跟着喊了一嗓子,带人撞开木堑,一路打到恒城的南城门下。

恒城守军果然将城墙上的重弩转向朝内,对准了势将冲破南城门的民众。正当两方对峙,战局突然峰回路转——由陈维真坐镇的恒城军府在城民与外匪的双重重压之下,也终于被滚木撞破,彻底决堤。

陈寿平和他的立州旧部被陈维真用上了千斤锁,牢牢困在军府地下七层的封闭死牢内,足足关满了一个整月。等他们被解救出来时,南城门已经快叫城民撞开了,守城将不得已将重弩架膛,朝围堵在城门口的众人射|出了第一箭——

“咻”的一声,重弩|弓弹!

重箭划破夜空,发出刺耳金鸣,闷头扎进人群里,一个倒霉鬼正跟几个兄弟正在奋力开门,被重弩从背后一箭贯心,向前推出数丈,直接钉在了城门上。

他睁着眼,浑身可怜巴巴地剧烈抽动,血从嘴里喷出来,浇了跟前那兄弟一脑门,把他熏成了个冒着泡的血葫芦,最后蹬直脚背,一动不动了。他的妻子在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凄厉惨叫,恨不得把心扯烂。

众人惊叫之时,忽见一匹快马撞开火墙,冲过人潮。

陈寿平怒焰冲天,随手抄起一把硬弓,对准城墙上正要射|出第二支重弩的城门将满弓震弦——“咻!”

箭簇破雪断风,精准地扎透城门将的胸口,将他钉透在身后那面战鼓上!

紧接着,陈寿平向城墙上连射十二箭——箭箭穿心。

“开——城——门——”

夜空的星簇被他这一声断喝震出了彗尾。

墙头的旌旗落了,踩成一团烂泥。

今夜岁星当空,萤火溃散。

南城门告破,人们纷纷涌出恒城,朝着北境的方向奔逃。

不出片息,混战的噪声就在这座城里彻底消失了……

陈寿平脸色灰白,撑着一口气翻下马背,以弓撑地,吃力地撩开袍襟一角,摸进侧腹,握紧露出的一截锁钉,咬牙狠狠一拔,将一小段链子猛拽了出来,连皮带肉。

“呃……”

三截铁环环环相扣,一个月了,早就跟里头的肉长在了一起。

可大将军咬紧牙关,死活没吭一声。

他们老陈家相杀至此,身为陈家后人,他错信佞亲,万死无以谢罪。

银三料理完战民的事,喘着粗气跑过来,扶住他的手臂,“陈大将军,二爷让我,让我……”

话还没嚷完,就见陈寿平那满是鲜血的指骨无意识地攥住他的手臂,闷喘一阵,腹部的伤口似乎是喷了几股血出来,衣襟一瞬间全红了……

“大将军!!!”银三大吼着叫人,“我的老天,快点找大夫,快!!”

陈寿平短促地喘了几口气,人一沉,跌在了银三身上。

紧接着,被释放出来的立州军旧部迅速带人控制了整个恒城。

收拢旧部、安置难民、统算伤亡……忙得不可开交。

黎明时,大雪纷纷扬扬,沙丘一夜白头。

两名大夫搓着手,缩着脖子,前后搀扶着跑上总兵府的二层小楼,在露台上找到了静等他们回话的人。

“两位老人家,大将军怎么样?”二爷转过身问。

其中一名老大夫连忙道,“回您的话,连着千斤锁的链子是为了防止他跑,被人一锤一锤钉进去的,早就长在一起了,大将军大约是盛怒之下,直接拔了出来,差点、差点穿了肠子……”

另一名大夫跟着唉声叹气,“旁人要是遭了这罪,早就不成了,大将军这样子,竟然还能跑到城门口拉弓射箭……”

二爷扶紧围栏的指骨再次缩紧,“您直说,怎么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