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战山河 >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 弦惊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 弦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三卷·瀚海行将

一○五、弦惊

从幽州返程不到百里路,薛敬并没直接回营,而是用汇军整备的最后两日休沐,在正式启征之前又回了一趟九则峰。

三批募军已相继归山,第一批是由刘贺青和傅声在定县募来的素民,直接交到先遣军的手里兵训;第二批是薛敬在回头岭诛缴的叛军,共计两千多人,已纳进三峰十二寨,二爷已安排了人,针对其兵训;最后一批则是陈寿平在富河平原俘虏的剩余叛军,共计七八千人,都曾是叛将莫音的心腹军,改组后被一艘艘民船送进山门,走的是九则峰断崖下的水路。

这最后一批叛军被秘密纳入鸿鹄,薛敬是二爷走后才知道的。

至此,这一万多叛军,成了不在朝廷名册的“幽灵军”,全都记在了薛敬麾下,先遣军的规模从先前不到两千转眼突破至近两万。

站在生杀帐前,瞧见一批批新军不断重组入伍,殿下百感交集。

他不知临别那一晚二爷是如何说服陈寿平的,又或许根本不是二爷说服的,陈寿平本来就没打算将这批叛军全数上交。既然这批叛军现下已改了姓,成了被销籍除名的“幽灵军”,朝廷派来军中煽风点火的那群人,从此就别再要回去。

“既来之,则安之。”殿下朝着下坠的夕阳爽朗一笑,突然对那位一向看上去刚正刻板,不擅转圜的陈大将军,有些改观。

再往山里走,山坳里不断传出凿石炸山的动静,应是擅制火|药的熟工正在用林竟给的硝石配比加紧试火。

屯粮、整兵、试火……一样样按部就班。

薛敬转身吩咐紧跟着他的手下,“给定县去一封信,让刘贺青即刻回营,三日后启征,募兵的事全权交给傅声。”

“是。”

手下走后,豆子爬上来,他这些天得了靳王的赦,一直留在山上,照看先前抓回来的那个哑巴,今日已听说王爷回山了,立马放下药罐,爬上断崖找他。

“那个阿笙,他怎么样了?”

豆子道,“他大病了一场,今日稍好一些,能自己坐起来吃饭了。”

“是你的故友,还遭了变故,回营前多陪陪他。”

豆子点了点头,嘟囔起来,“也不知阿笙是怎么从伦州跑出来的,那么远的路,他没马没车的,北鹘的人肉阵连蚊子苍蝇都飞不出来,阿笙是怎么办到的。”

薛敬“嗯”了一声,也觉奇怪,从伦州到九则峰几百里的路,一个少年,全凭脚程,是怎么走到这么远的地方的,二爷还坚持说要留着他,说他有用。

“二爷人可好了,听说他不能言语,便专门请了兵刻棚的那位倪伯伯教他手语,若实在学不会,就学画,把想说的画出来。”

薛敬刚还想说什么,忽然山谷里传出一阵巨响,紧接着人声沸腾。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豆子兴奋地跳起来,“王爷,好像是他们试火成功了!”

不一会儿,量火兵正式前来报喜,新研制出的火|药威力十足,仅用三成,就将断谷的崖壁炸开了一个豁。薛敬终于露出些喜色,没想到不出半个月,这火|药的炼制竟就初成规模,林竟药石配比还真管用。

量火兵嘿嘿直笑,“王爷,再试上一阵子,就能造咱们自己的火器营了!”

“对,造咱们自己的火器营!多屯点火|药!”

豆子也跟着蹦,险些滑进山沟里,薛敬揪住他的后衣领,将他拎回身后,眼看远山豁口冒起狼烟,仿佛点燃的烽火台。

“好样的,”靳王指了指远处,“就是这动静太大了,是生怕外头听不见?你们再往深山里挪挪,火库的地门要朝下挖。哦对了,后山那片野柿子林一棵别碰,秋时少结一个果,本王找你们算账。”

他半开玩笑似的,又极认真,几名量火兵连忙应声,再三保证。

豆子好奇,“王爷,柿子林有什么说头吗?这么宝贵?”

“没什么,他喜欢。”

随即,薛敬返回了石头房。

屋内一切如旧,依稀还飘着旖旎缠绵的雪檀香,他将物事归置妥当,又来到书房,海棠灯还摆在桌上最显眼的位置,二爷没挪地。

这一趟启征北上,不知何日归来,再归来时,他只盼人烟如旧。

见毛笔的墨渍未干透,他顺手便在纸上写了“殊深轸念”四字,等干透了,当做芸编,夹进那人翻阅一半的兵书里,再将书目整好,收回架上。

“待北山野柿红透时,我们就回来。”

“王爷,该启程了。”门外传来心腹兵的声音。

薛敬拾刀出门,心腹兵紧紧跟上,“陈大将军传令说,朝中几位大人均已抵达,正要商量启征北伐的时日,就等您了。”

“回营。”他没再回头。

征程待启,他将所有惦念留在这巴掌大的小院里,不携半分儿女情长。

一夜下山,清晨时终于抵达镇北军设在九则峰下的临时大营。

远远望去,无数旌旗迎晨风而动。

靳王携五十人策马而至,出营接应的胡立深早已等候多时,从靳王手里接过马缰,低声说,“王爷,来者不善。”

随即,就见郭业槐阔步走过来,靳王客客气气地笑了笑,“郭监军,久违了。”

郭业槐如今是镇北军的辎粮监军,已随军征战月余,却不见任何风餐露宿的迹象,人倒还养胖了。

一见到靳王,郭业槐恭敬拱手,一脸堆笑,“王爷,微臣在此恭候多时了。”

薛敬冲他微微点头,波澜不惊道,“有劳郭监军了,前日里幽州总兵卓缙文谋逆叛国之案,亏得郭大人仗义出手,这大功一件,本王还未来得及当面谢你。”

郭业槐哈哈一笑,“王爷过誉了,歼毙逆贼,保卫城池,实乃微臣分内之事,微臣怎敢以功自居,倒是王爷您在回头岭诛剿叛军,一战成名,微臣听下来都觉得浑身振奋,实在佩服得很啊。”

靳王认真听完,客客气气一笑,“您就别谦让了,回头本王定写个折子,好好夸夸您。只不过……监军大人担护镇国之任,这勒裤子的腰带可得选上成的,改日本王让人给大家选条犀制的,结实。”

郭业槐一愣,“王爷,这是何意?微臣这腰带可是西沙那边的上等犀货,好得很呐,不敢劳您破费。”

“是么?”靳王眼皮一抬,眸光一凉,“既然这么紧,那拴在腰带上的调兵虎符,怎么还乱丢呢?”

“……”郭业槐的脸立刻变色。

靳王缓步他面前,压低声音,“中京郡垩阳渡,每年五月朝送贡酒,那是往皇案上送的,本王没话说,可运酒有运酒的兵,哪有运酒不利就转调戍边军的道理?郭监军你是兵部首府,那道调兵令是您下的,以致我幽州存亡危机之际无兵可调,闯了祸后您还敢连夜跑路?”

“殿下……”郭业槐脸已经白了。

“好在我北疆能人辈出,”靳王打断了他,“单凭自己也守住了最后一道天险。可本王怎么听说,您即将上报枢密院的奏疏里细数了林竟五大罪责,还说要将他押往靖天,请刑三司公审,有这回事吗?”

“这……”

“那正好,本王这也有一道折子,是单独送往淮南的家信,父皇亲启,您给一并送走吧,就是不知,郭监军调兵运酒这事,本王要不要一并写进去呢?”

“不要!”郭业槐愕然一惊,立刻赔笑,“王爷,您听谁说的微臣要往枢密院进折,揭林竟的底?微、微臣是要上折子,但那是请旨授封的拜将折,林竟护城有功,与他先前引流民围城之罪全然可以功过相抵,微臣身为兵部重臣,定然说服吏部的计廷章计大人,与他联名上奏,请旨陛下正式授封林竟为幽州总兵。”

靳王这才笑起来,拍了拍郭业槐的肩,“那就好,折子拟好后,递给本王先瞧,省得措辞不精,再将那位计大人绕进去,您老的花言巧语,本王可领教过。”

“是、那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