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果李安意未采用威胁手段,那王氏会签的仅有休妻书。
倘若李安意未选择和离,之后的王氏则会选用拖字决,拖个五年六年,破坏夫妻关系,促使他们关系冷淡,然后寻个由头,将人送入郊外,一了百了。
为何王氏如此对待儿媳?
王氏答,要怪就怪李安意没家世相助,亦没福分。沈澹正妻之位仅能由京中贵女拥有,而不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女。
世家大族肮脏事数不胜数,王氏认为她只是遵守规则罢了。
王氏拿起状纸迈步渐渐靠近烛台。
温暖的火苗一点一点舔舐状纸,焦味充斥整个室内。
李安意面无表情看着她的动作,王氏放心的太早了。
“你为何要吩咐春桃告诉母亲哥哥失踪之事?”
她将心中的疑惑问出。
当初两府结成亲家,理当守望相助,王氏命春桃向身体虚弱的李夫人述说此事可谓是用心险恶。
王氏淡淡道:“不为什么?”
去岁五月六日,她偶然得知李安宸失踪之事大吃一惊,猜测林月瑶得知这事怕是要吐血,晌午用膳时无意透露给前来汇报的春桃,一旁的陈嬷嬷则不慎将王氏猜测讲出,本来仅是饭中闲谈。
哪想春桃这蠢货竟擅自作主偷跑去威武侯府,告诉林月瑶此事,幸好人未蠢成猪,做错事之后知道上报。
王氏拧眉动用关系为她擦屁股,李安意当时未查出问题,除了因为时间过去太久,还有王氏出手的缘故。
经此一事,王氏愈发厌恶这个愚蠢又毫无手段、心机的丫鬟,一年多了连勾引沈澹之事都未办成,遂放弃春桃。
因此春桃被人杀死,王氏也仅有害怕当初之事暴露的可能,急忙清理痕迹,同时心随着春桃的死亡逐渐安定。
至于桃灵说的王氏派遣春桃,仅是她为博得李安意看重添油加醋。
王氏会将一切解释给李安意听吗?
当然不会,没必要。
她又不是清白之人。
加上王氏肯定大理寺难以给自己定罪,缘由是即使李安意状书写的完美,一个丫鬟加一个白身的证词无法撼动诰命在身,被朝廷封赠为恭人的她。且状书虽有理有据,然无法直接证明是她王云梅害死林月瑶,更何况春桃已死,连接断裂。
她怕的是那张状纸被驳回的过程。有李安意的手印在,大理寺官员必会秉公职守,流程皆会走至少一遍。
那时她卷入命案之事别说洛阳的郭氏,恐怕千里之外的沈清也会知晓。
李安意见王氏未有认真回答之意,打算激一激她,“难道你喜欢威武侯,因爱生恨,恨屋及屋……”
浸染狗血味的李安意很狗血味的提问。
桃灵和余嬷嬷‘刷’地抬头直视王氏,不约而同地想原来如此。
三人眼中闪烁八卦的光芒。
王氏一脸黑线,有病!
她手脚伶俐地穿衣,“走,去雅致阁。今夜将事情彻底解决。”
明天你就可以走了。
子夜深深,万籁俱寂,周遭是难见五指的如浓墨般的黑暗。
陈嬷嬷掌灯,轻手轻脚走在前头。
王氏直脊步子轻快地走在中间,暗暗思忖和离事毕,一年过后澹儿可再娶妻,算算日子如今该决定人选,姚国公府上的姚碧蓉为优,只是澹儿成过婚会遭人嫌弃,不行,倒是洪昌伯府上的五小姐可以,品貌、姿容皆为上乘……
承恩伯府与洪昌伯府联姻,洪昌伯自会利用手上权力相助沈澹,那时父亲再出手,想必澹儿定会官途通畅。
李安意落在她的身后,抬眼注视眼前王氏的背影。
王氏和沈母真是一样却又不一样。
一样的外表,一样的高傲,一样地讨厌她,不一样的手段。
沈母直击要害,快刀斩乱麻,清楚李安意最在意父母,遂利用日记毁坏两人的关系,她成功了,当然这也要有漏洞可钻,沈澹自成婚后确实愈发大意。
目前看王氏出手瞻前顾后,担忧弄僵与亲子的关系,然而估计她留有后手。
今夜李安意原先计划自己去雅致阁劝说沈恒签下和离书,王氏冒然相助令她心生怀疑,可有王氏在场提醒,沈恒签下和离书的概率大大增加。
实话实说,她不愿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
至于王氏间接害死林月瑶的原因,李安意结合余嬷嬷和桃灵的答案推测是嫉妒心作祟,一个商人之女却能与京中正四品官之女平起平坐,互称姐妹,互相联姻,想来以王氏的性子必会不快,一听闻林月瑶素来引以为傲的李安宸失踪,往日的阴暗涌出、喷吐,最终派人下手。
而证人余嬷嬷和桃灵则回博海院整顿,明日一早赶去城门,搭乘最早的水船离京。
李安意答应会放她们走,她信守承诺。
但是,她没应允保护她们的安全,是生是死皆由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