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卧云城因是商贸枢纽,人口流通极大,平日商贾云集,比顾小楼来想象中更为繁华。
但她人生地不熟,要打听消息只能找客栈的店小二。这些小二见多了外来的游人商客,给她这样的外地人介绍城中风土是最拿手不过,但想打听到真正有用的,还得要花钱。
她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消息,是故出手相当大方,而她着重打听的,便是整个陇西最好的书院——青山书院。
顾家乃是百年簪缨的书香门第,从不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套。她自五岁起便在顾氏族学求学,夫子曾因她的天资学问比府中儿郎们都好,还叹过一句奈何顾九是女郎?
她深知要想为父亲翻案,自己就不能选择过普通人的生活,必须选一条冒险的路,但她不是男子无法争功名考科举,她能做的就是接近有权力为父亲翻案的人……
虽说大魏门阀世族之势根深蒂固,但寒门学子并非无处求学。如今享誉盛名的七大书院中,除了京城的翰林书院,其他六院之所以备受世人推崇,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便在于它们都能接纳寒门出身的学子,也包括青山书院。
时下风气,寒门学子若要求学,大多会择一个笨办法,那便是带好自己做的文章,日复一日的去敲书院的大门。以期能凭借毅力和耐性让院首看到自己的决心,如果能坚持到将文章递进去,剩下的看得便是个人才能了。
如今她在卧云城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半条门路也无,若想进到青山书院,这还真是最适合的一条路了。
……
青山书院建在城郊三十里外,最初几日,听到她是来给院首裴如海投书,书院外的守卫不以为然,只随意将她打发了。
裴大儒这样的身份,岂是随便什么人去叩个山门就能见上的?但顾小楼并未气馁,仍是每日一趟雷打不变。这青山书院的门一日不敲开,她便一日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书院。
最重要的是,或许是因正值深冬时节,北地气候实在寒冷的缘故,据她这些日子以来的观察,像她这般日日坚持并坚持了这么久的,是极少见的,而越是少见才越容易引人注目,越有利于她达到目的......
连着一月,顾小楼日日不怠。
这天晌午,她赶到青山书院门口时,前面正行了一位风度翩翩的白衣公子。
此人一身白衣胜雪,锦衫墨发,手持一柄折扇,行色间带着几分随性洒脱,气质温润如岚。这样的行止派头,一眼便知,定是哪家的世族公子。
白衣公子此时正走在一身男装的顾小楼前面,见守卫低头哈腰的模样,顾小楼不由放慢了脚步,打算等这人进了门自己再过去。
没想到对方忽然转身朝她的方向看了过来,神色间还多了几分探究之意……
顾小楼视若无睹,依旧是神情自若地将文章交给守卫后便径直离开了。
只她不知,在她离开后这位白衣男子竟回身与一旁的门卫打听起了她来:“此人是来求学的?”
“回程公子,那位公子每日都来投文求见院首,至今已有一月。”
“哦?有趣,那此文便交与我吧”。
“是。”
待白衣男子进门,守卫也长长舒了一口气,实在是日日相见,他难免对这位容色颇佳又知书达理的“小公子”多了几分香火情。
自己不是没有帮她递过文章,可递进去了也不过是压在成堆的文章里,根本上不了裴院首的桌案。
但方才的程公子不同,此人名作程少谦,乃裴院首座下门生且颇得看重,这文章若得了他的青眼,八成能送到裴院首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