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了快一个时辰的路,郑江北到了上桥村。从村口进去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几个大娘夫郎在说话。
郑江北本来就不是个话多的人,只是简单地向几个人问了好,就赶着骡车继续向前。
李四秀家在上桥村靠里面一些。
骡车走得快,他也没听到那几个人说道。
“这李家小幺的未来夫婿,真真是个懂事的,逢年过节就来这边送东西。”
“是啊,每次带的东西可不少,那李母哪回不炫耀!”
“这俩人娃娃亲吧?能说得过去。”
“那你是没听说,这孩子父母都去了,就剩一个人了,可不得懂事点!不然上哪找媳妇啊!”
“瞧你看不起人的,我听说这俩人虽然是娃娃亲,李家的一听人家父母都没了,就想上门去把婚事退了,啧啧。”
“那这咋没退啊?”
“我听李家那个大儿媳妇偷偷说的,不退了,看着人可怜,说不能成那薄情寡义之人,说李母和未来亲家关系好啊。”
“那你没听全吧,李母光聘金就要了20两呢!”
“老天爷啊!那咋找了李家的啊,那秀哥儿,可不是个勤快的人。”
“谁说不是啊。”
“可可,可是,前几天,我在县城看到李母和秀哥儿,看他们的样子有点奇怪,偷听了几句,人家说是去相看!”
众人:“……”
“这话可别乱说,回来李母到你家门口撕烂你的嘴。”
“好了好了,说些别的,说些别的。”
到了李四秀家附近,郑江北下了车,牵着骡子往前走,正好看到李家大哥李大郎。
郑江北上前喊了一声:“李大哥。”
“呦,江北来了啊。”
“嗯,马上中秋节了,我过来看看。”
两个人都是话不多的,郑江北跟着李大郎向着李家走去。
到了家门口,李大郎推开院子大门,对着堂屋喊着“娘,爹,江北来了。”
“来了,来了,快进来快进来。”是李母的声音。
李母从堂屋出来,笑得可开心了。
“来了,江北,咋又带东西了,大郎也没个眼色的,赶紧帮江北,把东西搬下来。”郑江北想着,我不带东西,怕是也进不去门。
“三郎快,牵着骡子到后院,给它喂喂草,喂喂水。”今天是中秋,一家人也没下地干活。
“咋没上午来啊,正好能趁着中午吃个饭啊。”郑江北没回话,能不知道李母是什么人吗?还 让自己吃饭?哪回不是说,还没成亲不好多留的,好几次饭都不让吃,就让自己走了。
“这不巧的,我刚让秀哥儿去他小舅家送东西了,来来来,江北,快,屋里坐。”整个院子都是李母的声音。
到了堂屋,郑江北找了个凳子,在靠门的地方坐下。
“叔婶,这次来我是想看着定个日子,今年我都19了,想早点成亲,听别人说今年的年份好,日子也都好,我家没大人,你们看看什么日子定下来。”郑江北先说了句。
李父李母对视一眼,还没说话。
“阿爹,阿爹,你在哪?”